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物联网:莫将“短板”当“挡板”

http://www.gkong.com 2010-07-23 11:15 来源:新华日报

  “到2012年,江苏新兴产业规模实现倍增,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0%,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新近提出的“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描绘了江苏省新兴产业发展的壮丽蓝图。

  对此,有人担心:发展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是关键,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核心技术一直是“中国制造之痛”,如果不能克服“技术短板”,何以实现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确实,核心技术是新兴产业的心脏。没有掌握硅提纯、超高频射频识别等技术,即便做的是光伏、物联网,也不过是“新兴产业的加工制造业”。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跟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对外技术依存度还很高,很多技术仍需引进。比如,我国光伏企业很多,但掌握多晶硅核心技术的依然是美德日;这几年我们的物联网发展很快,但传感器、超高频RFID技术与国外还有差距,2009全球物联网100强中,81个在北美,18个在欧洲,亚太地区只有一个,而且不在中国。发展新兴产业,必须看到和正视我们的“技术短板”,时刻保持头脑清醒。

  但是,我们也不必因此妄自菲薄,认为“技术短板”不可超越、搞新兴产业是好高骛远,更不能把“技术短板”当作晚作为甚至不作为的“挡板”。事实上,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基础、科教水平、制度环境有了一定基础,开始进入科技创新活动的活跃期。江苏是东部发达省份,2009年,全省区域创新能力首次跃居全国第一,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达2%,越过了国际公认的科技起飞的“黄金拐点”。机遇可抓不可纵,如果等到“兵势已成”,人家都已经抢先发展了再来布局新兴产业,势必慢人一拍。发展新兴产业,就是应该基于自身条件“跳起来摘桃子”,抢先布局,而不能囿于“技术短板”无所事事。

  辩证看待新兴产业“技术短板”,还要看到我们的“短中长”。我们确实还当不了科技创新的团体冠军,但可以做单打冠军。专家指出,我国在一些新兴产业方面已有一定技术积累,少数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到了产业化突破的“临界点”。同理,尽管江苏新兴产业有“短板”,但也有不少“独门秘籍”。比如,无锡尚德有当今世界太阳能单晶硅光电转换率最高水平的“冥王星”技术;泰州医药城在一些生物医药领域形成了先发优势;苏州纳米研究所集聚了320名高层次人才,申请专利73项等等,这些“单打冠军”,是江苏新兴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辩证看待新兴产业“技术短板”,还要看到江苏科技创新的潜在能量。“全省人才资源总量760万”、“高层次人才36万”、“在校大学生177万”、“在校职校生170万”……这些数据反映了江苏发展新兴产业的潜在力量。近年来,江苏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教育的投入,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五年年均增长17.5%,全省各级财政引才资金达到26亿元,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2%以后仍在增长。可以预期,如果能够发挥江苏的育才、引才、聚才优势,能够创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和发展平台,这些潜力就将变成江苏克服新兴产业“技术短板”的现实动力,变成支撑江苏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的强大力量。

  总之,辩证看待新兴产业“技术短板”,就是正确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要看到我们的优势,不断增强发展新兴产业的信心和动力。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