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方之熙:预测未来不如创造未来

http://www.gkong.com 2010-08-03 15:51 来源:中国电子报

 

   IT不会被取代

  ●未来,学科本身、各个产业之间将发生融合、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我们预测未来还不如去创造未来。

  记者: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工业革命,电的发明带来了电气化时代,计算机的发明带来了数字时代。你认为未来具有“原子弹能量”引爆产业革命的创新会在哪些领域发生?

  方之熙: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大家对于新能源、新材料、新生命科学、新海洋科技的关注越来越多,未来这些领域都将越来越重要。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在这些领域进行重点投入非常正确。但要预测哪一个领域更为重要,哪一个领域会成为引爆产业革命的“原子弹技术”,哪一个会成为主导产业?我觉得比较难以断言。

  无论未来怎么样,IT产业都会存在,而且还会继续增长。也许在未来,某个产业有突破性、跨越式的发展,但应该不会取代信息产业。在未来,学科本身、各个产业之间一定会发生融合、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我们很难预测未来,很难精确地指出未来某个产业将会如何。计算机刚刚问世的时候,有人说全世界只要4台计算机就够了,谁也没有想到计算机会像今天这样普及。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学家总结的一些规律,可以作为未来社会的参考,但是历史总结很难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准确的预测。从现在开始,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产业的人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推动产业向前发展,这才更有意义,更值得关注。我们预测未来还不如去创造未来。

  记者:你认为在芯片领域,未来哪些部分或哪些维度会成为关注的焦点?摩尔定律会不会走到极限?如果摩尔定律还能够继续存在,未来会在哪些维度获得突破?

  方之熙:在计算机这个行业里,摩尔定律是一个能够预测产业未来的很好实例。它不是自然界存在的规律,而是基于对物理界、工艺技术、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有深刻理解后提出来的,是从半导体研究的角度预测未来。

  半导体工业的快速发展让芯片制程技术越来越精细,制作出来的电路小到某种程度,比如说分子、原子,从这个角度看芯片有一个物理极限。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新材料科学的发展,又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性,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每个元素以及不同元素的组合都有可能带来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比如我们开发的高K金属栅极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突破现有材料的物理极限,继续缩小电路,同时可以维持或提高性能。新技术、新材料总是不断涌现,在一个方向上的方法接近极限,其他方向上的新方法又会被探索出来。摩尔定律就是这样基于技术的发展而保持其有效性的。比如说现在的芯片上的半导体电路基本上是平面的,在有限的芯片面积上想多做点电路已经很困难。最近有一种新技术 SiliconStack,可以把半导体电路做成立体的,提升电路密度的前景一下子光明了许多。摩尔定律依然有效。除了提高芯片上的电路密度,英特尔还在研究如何把其他先进技术集成到芯片上,从而提高计算机的整体处理性能。

  嵌入式特性是产业合作

  ●英特尔在嵌入式领域需要做很多改变,包括技术层面和业务运作模式。

   ●在嵌入式领域,今后的主流是产业合作。

  记者:英特尔把嵌入式系统研究院放到了中国,你认为在未来嵌入式领域,除了关注性能、功耗等的平衡,还有哪些维度是关注的焦点?英特尔的嵌入式架构是否也需要做减法或者革命性的变革以适应需求的变化?

  方之熙: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但不同领域对嵌入式系统的要求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嵌入式系统要求功耗更低,功耗是需要考虑的最大问题。另外价格或者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影响价格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设计周期的长短。比如英特尔制造一款微处理器产品,从定义产品性能到整体设计,直到投产,整个过程需要两到三年。而对于嵌入式市场来讲,产品的设计周期只有半年。再者,嵌入式系统需要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条件,对稳定性、可靠性要求很高。

  所以在嵌入式系统领域,英特尔的架构仅仅做减法是不够的,但是说“革命性的改变”又过了一点。英特尔在嵌入式领域需要做很多改变,不仅是技术层面,业务运作模式也需要相应调整,产业合作变得非常重要。

  嵌入式产品的主流设计方法是IP核重用,即把各种专用功能在集成电路设计时模块(即IP核)化,设计新产品时可以根据应用要求组合相应的IP核。一个公司不可能在每一个领域都很强,所以做嵌入式产品就需要借用别家的IP核或者与其他公司合作,把其他人的东西整合在自己的产品里。嵌入式产业将越来越走向合作,大家共生共赢。这就对芯片生产和设计有了新的要求:如何把别的公司设计好的IP核用好,并把功耗、成本等都降下来,优化将是很大的挑战。还有一个挑战是集成,即如何将不同标准、不同公司、不同地区设计的东西整合在一起。产业合作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创新将基于合作。

  记者:英特尔在嵌入式领域将发生很多变化,包括技术路线、业务模式,哪些领域是英特尔要自己做的?哪些是希望与别人合作或是联合开发的?

  方之熙: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在个人电脑领域,由英特尔等硬件厂家提供芯片、微软等软件厂商做操作系统,然后由个人电脑厂商整合,是一种由下往上的模式。如果要使人们生活得更愉快、更轻松,就需要让机器感知周围的环境和用户的喜好,这种产品的设计模式就不能是从底层硬件向上到驱动设计,而是要从应用层、用户体验开始从上往下,需要不同的厂商开展更多的合作。最近英特尔宣布和谷歌TV合作,就是希望在不同的层面与不同的公司合作。这样的合作当然带来很多挑战,但也带来很多机会,未来我们也将和更多国内公司进行类似合作。

  再比如计算机要实现个性化和人性化,就需要获得更多维度的信息,这样才能使计算机听得懂人讲话,理解人的需求。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很多创新。这都需要与很多公司合作,并且这些创新需要在底层的芯片上有所体现,使交给用户的产品达到性能与价值的最优。英特尔要推动和适应这些变化都需要与别人合作。

  在嵌入式领域,今后的主流是产业合作。这种合作模式会发生在各个层面上,合作程度也会更加密切。要适应这些新变化,英特尔也需要自我调整。英特尔的长处在于半导体技术和生产线。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英特尔一直沿袭这样的模式:微处理器产品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测试,所有的一切都自己完成。但是在嵌入式领域,产品设计必须与其他公司的东西整合在一起,因此工艺流程必须作相应调整,从设计到整个工艺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很多创新。这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也是很大的发展机遇。

  创新的关键是公开和竞争

  ●公开和竞争在创新中很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进步。

  ●中国的嵌入式半导体市场,有很多新的需求,有巨大的商机。

  记者:新能源、新材料、新生命科学、新海洋科技、新生物科技、新太空科技等有望成为未来的焦点,英特尔在这些领域不打算有所作为吗?

  方之熙:英特尔关注其他领域有几种办法,比如与大学合作,侧重在研究领域;与公司合作,侧重在产业层面、产品层面;与跨领域机构合作,渗透其他领域。

  目前英特尔共有5个研究院:电路与系统研究院、嵌入式系统研究院(即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互动与体验研究院、集成平台研究院、微处理器与编程研究院。另外还有一个学术项目与研究部,这个部门更多是与大学和其他机构合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机界面、先进网络结构、生物芯片等。他们研究的很多课题都非常有意思,比如说无线充电技术,人坐在房间里不需要与墙有接触,手机放在口袋里,墙上的电源就可以为手机充电。还有生物芯片项目,可以把芯片植入人体,这样采集信息会又快又方便。在美国有很多老人独自生活,植入这个芯片后,与医院的信息系统相连,医院就可以随时监控老人的状况。

  记者:有观点说目前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从过去的被动时代进入主动时代,在主动时代,客户将主导软件平台和底层基础架构的构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芯片产业如何才能获得更大突破?

  方之熙:中国现在的形势令人振奋,政策方向也非常明确,在具体做法上,英特尔也一直在探索如何与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需求进行整合。我认为创新必须从市场需求出发,必须有所付出,转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以英特尔的转型为例,英特尔从存储器转到微处理器领域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page_break]

  我认为,面临今天这样一个局面的时候,首先,企业家必须有信念和精神。现在,国家非常重视产业的发展,有非常好的产业政策和应用市场,在企业层面如何做,是企业家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产业创新必须有付出,有可持续的投入,创新不是免费的。其次,创新需要全身心的专注。当年英特尔转型时就有这样一个氛围和精神:必须把事情做成。公司要转型重来,不是因为钱,而是要执著地把事情做好。我们现在做研究,动力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希望每个电脑上都有我们的芯片。目前通用芯片领域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但嵌入式领域的市场很大,机会也很多。中国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嵌入式半导体市场之一,这里出现了很多新的需求,这其中有巨大的商机。再其次,推动创新需要有更开放和更多分享的精神。英特尔有一个软件平台,操作系统的代码是公开的。我刚到英特尔的时候感觉很奇怪:同样一个东西会有两三个小组同时在做。后来才体会到,英特尔认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所以它需要内部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就不能了解自己。公开和竞争在创新中很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进步。最后,不要惧怕失败,要善于在失败中学习。

  企业研究院要做桥梁

  ●工业研究院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影响公司的管理高层。

  ●工业研究院不要去做“原始”的创新。

  记者:你对中国企业如何建立企业研究院,如何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有什么建议?

  方之熙:如何做好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其实是蛮难的一个题目。美国几个大公司的研究院也是经历了数次变动和摸索才形成今天相对成熟的体系。近10年来,中国的很多大企业,比如联想、华为、中国移动等都设立了自己的研究院,这是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如何做得更好,我们也在一直探讨。

  我更愿意把企业的研究院称为工业研究院,与学术研究院相区别。对于工业研究院来说,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第一个问题是,经费应该是由产品部门出还是由公司层面出,这其实决定了研究院的定位。第二个问题是,搞技术还是做样机、原型机?工业研究院有两个基本任务,一个是用技术改进公司现有的商品和产品,另一个是为公司创造新的业务机会。第三个问题是期望研究项目多长时间可以看见结果,也就是课题时间长短的定位。第四是研究项目的风险定位,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投入和产出是线性的,投入越多,回报越多;另一类是投入多少,很难预测产出,有可能回报很好,也有可能什么回报都没有。在资源上如何进行平衡是研究院领导很重要的工作,要真正办好工业研究院,关键是要对公司的文化、商业模式有非常深入的了解。

  工业研究院还需要关注和研究那些吸引人的新技术、新课题,找出那些适合公司的技术进行开发,为公司所用。工业研究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影响公司的管理高层,帮助他们进行战略决策。

  记者:中国正在大力推动的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产业化的效果并不好。你对此有何建议?方之熙:我认为企业里的研究院,或者称之为工业研究院,不要去做“原始”的创新。“原始”创新应该交给大学、研究所或者国家研究机构,他们其实已经创造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技术、成果。工业研究院要做的是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成果里找到适合本公司的技术、有商业前途的技术、人文层次很高的技术,然后把他们转化成产品。另一方面,就是把自己研究的成果转化到生产部门。工业研究院要做的事情是承上启下。

  如果中国企业中大量的工业研究院能够像美国的同行一样,把眼光和精力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中,从大学、研究机构的成果与技术中寻找对企业发展有价值的创新技术,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的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记者点评

  企业研究院要做商业化文章

  佳师

  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率低,一直是中国科技界、产业界心底的痛。如何加快中国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从政府到产、学、研、用等等各个环节一直在积极探索。

  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方之熙的对话,给了记者更多的灵感:中国的企业研究院应该在推动原始创新产业化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第一,中国的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一直缺乏一座桥梁、一个得力的中间环节,而这个环节正是企业研究院(或者称之为“工业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所需要扮演的角色。应该说,中国并不缺乏有突破性的原始创新,尤其是在基础学科领域。

  中国的大学和各类研究机构创造了非常多全球领先的科技成果,但是这些成果的创新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释放,把技术变成产业的系统规划和工程化能力弱一直是中国企业的短板。如何去建立和强化这个中间环节呢?

  按照方之熙的说法,企业研究院其实无须投入太多的精力去做原始创新,所要做的是在已经存在的创新发明中找到,或者剥离出对于自己的产业、产品发展有价值的部分,然后将之工程化、产品化、产业化,因为企业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了解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了解自己企业的生产工艺,了解企业的合作伙伴,了解目前的主要目标客户。他们具备了工程化、产业化的经验,能够将创新成果以最小的投入(包括用户培育、生产工艺调整、产品化等)释放出最大的产业价值。而中国目前有大量的企业研发中心、研究院,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现在的定位尚不清晰,他们的价值还远远没有体现出来。

  第二,需要有专业的团队给创新成果赋予更好的商业模式。应该说,中国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一直缺乏“商业化”的环节。科研成果仅仅进行“工程化”还不够,它只是把成果“规模化”、“流程化”、“流水线化”,还需要把成果进行“商业化”。“商业化”的核心是建立商业模式,而成功的商业模式的建立,需要了解技术,了解市场,了解用户,了解产业生态链。在IBM研究院、在英特尔研究院都有这样的团队,他们的职责就是给新的技术找到最好的合作模式和商业模式。这些团队的成员,需要了解公司的技术、文化、商业模式,需要了解业界的情况、市场的情况,他们应该是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而这一块,正是中国所缺乏的,是短板。

  第三,积极推动来自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反向式创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在中国设立全球研究院,原因就是这个市场有旺盛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正是研究院最好的课题和最大的创新原动力。由于基于需求,基于市场,人们就无须担忧这些成果问世后会脱离市场,而快速、敏捷地适应市场的每一个细小变化和满足市场的每一个细微需求,都能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和技术的突破。也正因为如此,英特尔才把嵌入式系统研究院设立在中国,并且赋予它更灵活、更独立的运作方式和合作方式。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