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工业设备更新企业在行动

http://www.gkong.com 2024-05-16 14:41 来源:中国电子报

走进重庆睿蓝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蓝汽车”)装配车间,通体蔚蓝的整车鳞次栉比地排列着,格外亮眼。“从2024年开始,我们将启动重庆基地智能化提升技改项目,计划持续到2027年,总投资超3亿元,将对整车生产冲、焊、涂、总四大工艺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改造。”睿蓝汽车经营管理总监方勇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项目实施后,车辆焊装侧围线/主线自动化率有望提升至90%,大幅提高车辆装配效率及质量。作为吉利汽车2022年初成立的新能源新晋品牌,睿蓝汽车表现亮眼,今年1—4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08.9%。公司希望抓住本轮工业设备更新机遇,提质增效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图为重庆睿蓝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装配车间

无独有偶。近日,江西箭冠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在几名工人的操作下,产品不断地从流水线上产出,公司通过对设备进行更新升级,生产效率提升了3倍;通过专业设备技术改造和智能控制管理,湖北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石东贝”)实现了每年节约用电量120万千瓦时,综合成本降低20%……

随着我国制造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一些老旧、低效、高能耗的设备,成为制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短板。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六部门印发了《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借此东风,企业热情高涨,根据自身情况“一企一策”推动设备更新。

企业热情高涨投入真金白银

工业既是各类设备的供给方,也是设备的需求方。业界专家认为,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当前,借力政策东风,企业纷纷投入真金白银促进政策落地见效。

在河北定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旭阳集团定州园区,氢气、甲醇、硫酸铵等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园区同时还对城市供暖、对周边企业供蒸汽。

图为旭阳集团定州园区

旭阳集团定州园区总经理助理邵长晶向《中国电子报》坦言:“作为新能源行业的综合型企业,公司一直很看重安全环保、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科技创新、自动化信息化等方面的提升。公司预计投资5.4亿元,致力于新型生产技术引进、新型环保和节能设备设施的更新、低能效设备及老旧装置淘汰升级,以及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睿蓝汽车预计智能化提升技改项目总投资超3亿元。”方勇说道。这3亿元如何用?据介绍,睿蓝汽车将对整车生产冲、焊、涂、总四大工艺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改造,新增冲压自制件、车型线体;开发新模具、夹具、检具等专用器具;增设车门分装线、轮胎输送线及机械抓手等智能化设备;改造滑橇、吊具、底盘抱具、侧顶级、升降机等输送设备,从而满足生产市场指导单价13万元以上的中高端睿蓝系车型。

“近四年,兴澄特钢累计项目投资超36亿元进行高质量更新。”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发展部副部长缪亮为记者介绍集团旗下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澄特钢”)设备更新情况时说道。据他介绍,这36亿元的投资主要包括关键生产环节的设备,如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核心工艺设备等,这些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其中,高端化设备更新累计投入22亿元;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兴澄特钢越来越重视设备的能耗和环保性能,在环保方面累计投资约9亿元;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兴澄特钢在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的更新,以及数智化人才、研发、创新等方面累计资金投入超5亿元,将持续推进智能制造、信息化设备的更新,打造特钢行业的一体化管控平台。

图为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生产车间

如上述企业一样,在设备更新方面投资过亿的企业还有很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企业设备更新换代需求不断走高。2023年,全国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70%以上。设备更新空间大、潜力足,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

“未来四年,兴澄特钢将继续投资超35亿元,用于实施高端化改造、绿色装备推广和数字化转型工程。”缪亮说道。

软硬一体提质增效

黄石东贝是一家主营电器设备的精密制造企业,随着企业发展,黄石东贝也面临能耗大、效率低的痛点,且缺少完善的自动托管系统。通过设备更新,黄石东贝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数字化平台实时进行数据上传与分析,实现了站房精细化管控、设备智能化自动控制,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诊断,及时响应、精准定位,实现系统化、便利化。通过专业设备技术改造和智能控制管理,黄石东贝实现年节约用电120 万千瓦时、年节能收益180万元,综合成本降低了20%,整个生产中的能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植于生产设备,其先进性直接界定了生产潜能的边界。在此基础上,七部门印发的《实施方案》结合国家双碳战略,围绕能源转型的核心,明确提出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工业转型升级目标,本轮工业设备更新政策可谓精准而深刻。”神州控股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崔学文向记者表示。

图为旭阳集团定州园区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当前,工业企业不仅重视装备更新也重视软件更新。设备更新换代除了硬件更新外,还包括软件应用、平台系统的更新,多维度助力企业增强竞争力。

作为传统制造企业,长虹通过“智改数转”从多个层面推进智能制造能力提升,长虹智能制造推进部部长顾尚林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长虹在持续开展新型技术应用的探索,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场景,规划更新智能制造设备及对应的软件应用、平台系统,在关键环节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水平。”

崔学文告诉记者,其电子行业客户在生产流程优化实践中通过应用AI技术,优化了日常的配套率检查流程,原本每日耗时9小时的任务缩短至仅需0.5小时,显著提高了货物周转效率,有效降低了仓储成本,累计节省超过千万元,充分展现了技术创新对于提升运营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深远影响。

“新一轮设备更新不是传统的硬件的更新,现在的设备已经变成软硬一体,软件嵌入设备变成智慧的设备。”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录城表示。

用友网络高端BG智能制造事业部总经理叶秀林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是加快数智化转型的关键。新设备往往集成了更先进的技术应用,如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这些技术能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建议企业抓住此次设备更新机遇,实现数据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决策效率。”

根据《实施方案》,我国将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加快建设智能工厂,推动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深度应用,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