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能源装备自主产业地位提升

http://www.gkong.com 2010-09-09 10:13 来源:国家电网报

  9月1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出席第九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开幕式后,马上走进国家能源技术装备展展区参观。

  这是制博会历史上首次举办能源技术装备展,1470个展位、127家企业,其中包括9家世界500强企业、14家能源领域央企的参展团队,使得第九届制博会成为迄今规模最大的一届展会。

  而对于张国宝,在他花费1个小时仔细参观后,他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巨大的展会规模,更是我国能源装备自主产业地位的提升。

  奠定自主产业地位

  进入国家能源技术装备展展区后,从国家电网展区开始,张国宝一行参观了中国大唐集团、中国石油、中海油、中核集团等能源企业展馆;随后折向北,进入另一场馆,参观特变电工、东方电气、华锐风电等能源装备企业展馆。

  能源企业展馆展出了我国在输配电、火力发电、风电、核电、石油化工等领域的最新技术,能源装备企业展馆则展出了对上述最新技术进行支持的能源装备。

  张国宝说,能源要发展,装备须先行。在我国能源产业大踏步前进的背后,是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的不断进步。他评价说:近年来,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行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行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主产业地位基本奠定。

  走在能源技术装备展区,随意查看各个企业的展示内容,人们就会立刻明白,自主地位的提升究竟表现在何处。

  第一个明显表现,是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一些重大基础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东方电气展区,一个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模型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模型内部,一些红色的线条和蓝色的线条不断循环,代表着核电的诞生和传递。东方电气的参展人员介绍说,这台核电机组模型看似简单,却代表了我国在核电机组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它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继欧洲、日本之后,能够成套提供百万千瓦核电设备的几个国家之一。

  第二个表现,是中国装备不但装备中国,还开始走向海外。国家电网展台展示了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在技术攻关、装备研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技术自主创新、设备国产化的快速推进令人振奋。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中,河南平高电气提供了断路器产品。在工程上马前,平高仅能生产55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和252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全封闭组合电器。通过特高压、超高压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平高集团研发550千伏以上产品23项,获得专利30多项,产品还开始向国外出口。

  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电力设备出口容量达到1600万千瓦,出口类型也逐步向超临界燃煤机组、500千伏输变电设备等高端产品类型转变。

  产品结构得以改善

  走在能源技术装备展区,人们还会发现,很多企业纷纷展出一些原本并非主业的产品。这是展会传递给人们的又一信息:能源装备企业的产品结构正在改善,产业布局亦正在得以优化。

  谈起瓦轴集团,人们想到的首先是工程用轴承;看到上海电气,人们想到的自然是电力设备。但是,它们的展台明明白白告诉人们,它们正向风电轴承、核电设备等更广泛的领域发展。瓦轴集团展台的工作人员认为,研发风电轴承,只是对原有产品结构的延伸,代表企业产品结构在不断完善。这种延伸让企业能够借助原有技术优势,占领新的市场,有利于企业,同样有利于产业技术升级。

  产品结构的完善,对能源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意义颇大。一个例子足以说明:几年前,风电设备市场开始起动,东方电气和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抓住机会,进入风电装备制造业,如今均已成为国内风电整机制造业的龙头,在国际上也排名前列,实现了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

  自主产业地位的提升表现在很多方面,人们尽可以在展馆现场深入体会。但是,正如中海油展台的一位工作人员所期待的那样,人们在感叹之余,也应该从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模型背后,了解深藏其中的许多故事。

  以核电为例。我国核电技术从二代向三代发展时,业界在如何发展上产生分歧。有人坚持自行研究发展,有人倾向采用法国阿尔斯通的三代技术路线,还有人倾向美国西屋公司的技术路线。一番争论和权衡后,西屋公司因同意向中国企业转移AP1000技术最终胜出。同时,设备国产化同步展开,内容涉及从核岛到常规岛的几乎所有设备。

  了解里面的故事,再回头看这些成果,人们必定会进一步发现,张国宝的“能源设备自主产业地位基本奠定”,究竟是一句多高的评价。

  [ 展望 ]

  能源装备制造面临六项任务

  华锐公司的巨幅宣传单挂满展馆顶棚,单上的“风电”字眼分外醒目。参观者走在各个展台间,低头看展品,抬头看宣传单,不禁惊喜于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体现出的活力。

  华锐公司是新能源装备的代表企业,但不是展馆内的唯一。新能源装备是展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样不是唯一。传统的火电、水电设备,新型的核电、煤层气开采设备林立馆内,述说着各自的宏伟计划。

  这是关于能源装备未来的展示,而不仅仅是现在的成就。它们共同展示了我国能源装备制造的六项任务:

  火电装备,核心部件加快国产化,扩大火电装备出口。目前我国火电整机装备虽然实现了国产化,但很多核心部件还依赖进口,必须加快火电装备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步伐。我国的火电装备市场重心应向海外转移,扩大火电装备出口市场。

  水电装备,提升企业制造能力。今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而为了满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在2020年达到15%的要求,水电装机容量还有可能大幅提升,这就要求水电装备企业提升制造能力。

  新能源装备,控制整机厂数量,以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为重点。去年以来,风电机组制造、太阳能光伏部件制造均出现过剩局面,但零部件制造等方面的研发仍然薄弱。国家在控制制造企业数量过快增长的同时,将把重点放在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上。

  天然气相关装备,加快天然气液化装备、输送设备的发展。我国天然气资源有限,但需求量很大,有较大发展空间。如何将近海及海外天然气进行液化和运输,是重大装备国产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国天然气管线建设任重道远,对装备的需求非常大。以西气东输二线为例,干线长度4843千米,支干线3918千米,还有13个省市的支线,仅加压气站用压缩机就近百台,全锻焊球阀4000余个。

  煤层气开采设备,急需建造煤层气和页岩气的开采和集输装备。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探明储量达1700亿立方米,煤层气和页岩气将是我国能源补充的重要途径。目前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已经占到了整个天然气开发的10%,而我国几乎为零,因此急需建造煤层气和页岩气开采和集输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国产化的一个重点。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无论是近海油气资源还是远海的大陆架海洋能源开发,都对海洋工程装备提出了更多要求,包括海上平台和一些输油、输气装备。

  [ 观 点 ]

  能源装备制造业要有前瞻性

  第九届制博会期间举办的2010中国(国际)能源装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能源领域专家、学者探讨了我国能源装备发展情况,两个重要观点获广泛认同。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 张国宝:

  能源装备制造业要有前瞻性

  在“十二五”期间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是能源工作的主线和能源行业的首要任务。装备制造业要抓住能源科技革命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有前瞻性地支持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技术装备,抢占发展的制高点。要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孕育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2008年9月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遭遇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面对危机,世界各大经济体都希望通过绿色能源革命,抢占全球科技和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带动经济复苏。美国提出了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争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突破。欧盟宣布在2013年以前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日本也宣布了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可见,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全球发展的主导模式,也是新一轮技术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有可能是信息革命以后再次重塑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政治经济格局的产业革命。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市场竞争和市场争夺同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能源装备制造业更是如此。广大能源装备企业,要有全球化视野。无论是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生产经营中的重大决策,还是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分析,都要有全球化的眼光,否则竞争就会失败。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会长 隋永滨:

  我国能源装备过剩已初显

  我国能源装备产能过剩已初步显现,且有不断扩大趋势,能源装备企业必须广开思路,避免产业趋同化。

  近年来,我国能源装备自主化取得重大进展,成为支持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10年,先进能源装备仍是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三大主要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的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生产能力将过剩。目前,国家按照规划已形成东北、上海、四川三大核电装备制造业基地,核岛大型铸锻件、压力容器、主管道、核级泵阀、吊环等关键设备已有规划布局,并形成适度竞争。但仍出现另起炉灶、一哄而起的现象。又如天然气长输管线大型全焊接球阀,国家已安排三家企业投入巨资研发生产,但现在至少有十几家企业买设备、上能力,四处开花。

  能源装备企业要避免产业趋同化现象,就要提高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目前,为核级泵阀配套的优质铸锻件供应严重不足,成为发展核电和常规火电的瓶颈。石化加氢阀门、火电高参数阀门进口率高达90%。对这种优质铸锻件、核级仪控系统、石化加氢阀门、火电高参数阀门等产品,应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使之早日自主化,结束依赖进口的局面。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