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加强部省合作 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开创产学研结合工作新局面

——在广东省部产学研结合五周年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http://www.gkong.com 2010-09-20 17:07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这次省部产学研结合五周年总结大会,是全面总结五年来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成绩,面向“十二五”谋划部署未来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着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心和信心。会议的召开,必将推动广东省产学研结合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开创建设创新型广东、实现广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我代表科技部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昨天,省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讨论研究了“十二五”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发展规划。刚才,黄华华省长代表协调领导小组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五年来的进展和成绩,提出了今后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娄勤俭同志、陈希同志和周济院长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提出了具有远见的意见,等一会汪洋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各位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下面我就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进展和成效、经验与启示以及今后的创新和突破点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五年来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

  2005年9月,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启动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探索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途径。五年来,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从最初的项目试点,到省部全面合作,再到纳入国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并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广东试点方案》的重要内容,成为广东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瓶颈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通过不断努力,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省部产学研合作在推进机制、保障体系、创新模式等方面大胆开拓,形成了一套很好的做法和经验。一是逐步形成了“三大推进机制”,即省部高层会商机制,省市联动机制和校地、校企全面合作机制;二是建立了“四大支撑体系”,即组织保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多元化投入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三是形成了“五大创新模式”,即组建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服务集群经济、建设示范基地、派驻科技特派员。这“三四五”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成功探索出一条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促进了广东产业的转型升级,完善了广东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对全国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全面推进产生了积极、现实而又长远的影响。

  省部产学研合作有效提升了广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产学研结合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动力,实现了在更大范围内调动科技创新资源,聚焦支持区域优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产生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聚变”效应。一是大幅度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通过省部产学研结合,广东企业提高了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能力,有效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2009年比2007年的利税增长超过50%。

  二是促进了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产学研结合,突破了清洁生产、数控装备、电子信息等一批制约广东优势支柱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技术难题,推出了一批重大产品、重大装备和战略性新兴产品,加快了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三是提升了广东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在省部产学研结合的推动下,广东“大科技、大开放、大合作”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跃升,创新型广东建设进入全面加速时期。

  二、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创造的经验和启示

  省部产学研结合五年来的创新实践,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首先,探索了整合科技资源,集成各方力量,汇聚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两部一省明确提出集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支撑和引领广东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结构调整、产品创新和转型发展的要求。由政府引导,通过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和示范基地等组织形式,促进了全国300多所大学、院所与2400多个企业的对接。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形势提出产品创新的技术需求,高校、科研院所根据企业的需求,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开放科研平台和设计资源,广大科技人员从中找到用武之地。来自于院校和企业的科技人员,不分你我,各发优势,在短短的时间内创造了大量的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了知识与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第二,探索和实践了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五年来,在两部一省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推动下,产学研各方主体依照市场需求,由企业提出创新的要求,投入研发资金,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最好的人才团队和科研资源,集各方优势,联合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效益。据统计,五年来,广东省级政府投入10亿元,地市政府投入70亿元,企业投入800多亿元,创造了7000多亿元产值。企业在这过程中成为了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组织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受益的主体,加快了技术进步和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参与产学研结合,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创造了条件,开辟了渠道,也从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中找到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方向,打开了未来成果的科学空间。

  第三,创造了技术创新的新的组织模式。五年前,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以外包加工和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也无力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通过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各地创建了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和示范基地等创新载体和平台。特别是联盟有效地组织了产业链上的大中小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在创新产品的同时,沿产业链部署推进配套部件的创新,同时建立了产业技术标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规范和标准也不断健全,形成了一个大中小企业之间、产学研之间技术合作不断深化的机制。

  第四,较好利用了国际金融危机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形成的倒逼机制。去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省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广东省委、省政府主动应对挑战,迅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措施,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内生增长为目标,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组织调动了3万多名来自高校院所的科技人员,以科技特派员的形式,带着技术和产品深入企业技术创新第一线,为中小企业摆脱困难、振兴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这一点在广东省的各个地市,特别是在粤西、粤北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

  2009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总结广东省和各地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在相关部门和各地方的共同努力下,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和成效。

  前一阶段工作特别是广东等地方的实践表明,技术创新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要着力在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机制和创新服务上下功夫,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与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产学研用和大中小企业的紧密结合。支持公共科技平台的服务能力建设,突出平台的资源整合与开放服务功能,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确定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示范试点。依托创新型企业,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和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支持创新型企业的研发能力建设。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挥科技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要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推动力。今年5月,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全省开展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的重要决策,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积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产学研合作,建立和完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对于广东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调整产业结构,率先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实现省部产学研合作的新突破

  当前,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需要我们有勇气和魄力去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紧密合作,发挥各方面优势,努力实现省部产学研合作的新突破。

  要拓展合作的单位,形成更大的合力,进一步深化合作。在这里,我要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工程院的加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这有助于把更多的资源集聚到广东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上来。要丰富合作内涵,创新合作模式,开拓合作载体,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把省部产学研结合做实做大做深。要更好地把省部产学研合作融入全国产学研结合的大局,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加快推进我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努力开创合作共赢的局面。

  刚才华华省长在报告中提出了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一是聚焦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二是优化产学研资源布局,三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四是推进国际化进程,五是加强服务保障体系。这些意见对做好下一步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里我也提四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组织工作。我们要组织推动产学研结合从双向对接向多边拓展,从企业合作向全产业链拓展,从产品创新向领域集成拓展。要着力做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织工作,细化产学研之间、大中小企业之间合作的规章制度,使联盟成为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自我运行、自我完善、不断进步的创新组织模式。昨天,我去参观了省部产学研结合五周年成果展,看到一些产学研联盟按照非盈利机构运行,有相对成熟的法律形式,成为了一个服务于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的综合平台。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的创造、共享和保护机制,让知识产权作为产学研结合、产业链贯通的联合创新、共享成果的纽带。要进一步做好技术交易工作。去年,全国技术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3200亿元,比前年增长了15%,广东省在这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成绩显著。我们要进一步理顺产学研结合的利益机制,保障知识和技术的有序转移和扩散,催生经济效益,形成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在创业投资、金融、技术交易与服务等创新的各个环节上,有效地形成更广泛、更深入、更稳固的技术创新保障体系和机制。

  第三,要用好支持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去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如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税率,允许企业研发费用在税前加计扣除,对技术转让收入减免所得税,以及对科研人员给予股权激励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些政策都可以为我们所用。特别是在推广创新产品方面,科技部等四部委实施了一批重大推广示范工程,如推广电动汽车的“十城车辆”行动,推广半导体照明的“十城万盏”行动,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金太阳”工程,以及推进三网融合的工作等。今后在循环农业、数字化医疗等方面,我们还将积极探索推动创新产品应用的长效机制。科技部还将创新国家科技计划的投入模式,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项目中,要优化管理方式,简化工作流程,创新支持方式,使创新活动更加有效,更加能够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要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核心。我们要在产学研合作中努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把培养造就创新创业人才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共建创新平台凝聚人才,共同开展培训锻炼人才,共同实施重大项目培养人才,要把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培养创新团队紧密结合起来。要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凝聚人才的平台作用,完善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和企业服务的政策措施,改革考核和分配激励制度调动国有企业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支持提高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和承载能力。重视发挥企业在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上的作用,促进企业和科研单位人才“双向交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使用、激励措施。加大政策对人才创新创业的倾斜,鼓励人才向企业和重点产业集聚。近期,我们将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抓紧制定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抓紧启动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开创科技人才工作的全新局面。

  广东的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是全国产学研结合工作的重要探索,也是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广东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对深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先导和带动作用。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化管理改革,统筹科技资源,进一步加大对省部产学研结合的支持力度。一是支持广东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创新基地,支持企业积极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二是进一步密切部省会商合作,促进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支持广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三是支持广东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国家、省级高新区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特色产业方面取得新成效;四是支持广东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在政策环境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

  各位领导,同志们,省部产学研合作为我们发挥部门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调动部门和地方两种资源,集成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广东企业的创新资源,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有效和长远的事业平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充分发挥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