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加快走向价值链中高端

――就产业结构调整热点话题访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副所长王岳平

http://www.gkong.com 2010-09-21 14:46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无论是立足于后危机时代的发展要求,还是着眼于我国未来的长远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都已成为我们发展进程中的一项核心内容。这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国产业结构在支撑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明显的不足。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之年,围绕“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战略等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和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岳平。王岳平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实施“突破关键环节、提升价值链”战略,产业政策重心应由过去的“倾斜式”政策为主,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为主、兼顾“倾斜式”结构性政策转变,加快实现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

  辩证观察产业结构“高度化”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即使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冲击较为猛烈的情况下,GDP增速依旧达到8.7%。在这种形势下,您如何评价与之相对应的产业结构的总体情况?

   王岳平:过去几十年,我国产业结构在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过度集中于生产和加工制造环节,而产业链、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滞后,导致“名义高度化”较快而“实际高度化”不足。这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在分享了经济增长效应的同时,协调效应、分配效应和就业效应则不甚理想,环境污染也比较突出。

   记者:您能否详细阐释一下“什么叫‘名义高度化’较快而‘实际高度化’不足”?

   王岳平:翻看过去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36%提高到目前的47%以上,这一比重大大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若要用传统标准来衡量,我国产业结构是朝着“高度化”方向演进的。

   但要是从经济增长质量,尤其是从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来看,就能发现我国基本上集中在价值链中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实际高度化”不足。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就是产业链和价值链内关键环节缺失。

   记者:那么,这种产业结构的危害又有哪些?

   王岳平:这种模式不但使得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下降,进口价格上升,对外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对外贸易额增长完全要靠数量增加来弥补,而且,还使得贸易摩擦加剧。

   记者: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什么”似乎有两种不同声音。一方认为,发展重化工业是工业化中期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而另一方则认为,必须依靠大力发展服务业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王岳平:我认为,服务业的发展并不能独立于制造业升级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外,也不是简单地提高第三产业投资就能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

   同时,初级产品、初加工产品对服务业的需求,与精深加工产品对服务业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异。因此,这些关键环节的突破和壮大,一开始并不一定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大,而有可能首先是在制造业企业内部实现。其发展壮大,最终会导致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大。或者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升级。

   实施“突破关键环节、提升价值链”战略,并不是不发展制造业,也不是只重视制造业,而是要在发展制造业过程中,通过强化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和品牌,以及促进分工深化、增加加工深度,形成高品质与快速响应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突破价值链关键环节

   记者:基于前面谈到的我国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您认为在“十二五”时期,对产业结构调整中央应该重点在哪些方面加以政策引导?

   王岳平: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从主动性、多维性、全局性、规则性、开放性等多方面考虑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具体来看,我认为“十二五”时期至少要在4个方面得到突出体现:

   一是加快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一方面,应通过提高研发、设计和加工制造水平,强化加工制造环节的核心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增加在全球产业链中高附加值产品和环节的比重。

   二是要促进由以价格竞争为主向以非价格竞争为主的转变。如果绝大多数企业都主要依靠价格竞争,那就演变为需要借助国家战略和相关体制与政策进行调整的宏观问题。

   三是促进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向有效竞争转变。对外,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努力形成与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对内,要促进形成经济规模和适度竞争。

   四是加快由“高投入、高排放”向“高效益、低排放”的可持续、低碳化发展模式转变。

   记者:您一直强调要突破价值链两端的关键环节,并以此来提升产业分工层级,那么,突破这些关键环节的途径是什么?

   王岳平:途径之一是要强化研发设计,推进自主创新。通过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形成全社会的创新机制,提高社会创新能力,从而催生出一批能够站在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企业。与此同时,也要强化政策支持,争取尽快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途径之二,是要强化市场分析、营销、供应链管理和品牌培育。支持企业细分市场,建立营销网络,创新营销模式,培育自主品牌,提高响应速度,强化供应链管理,提升价值增长空间。

  产业结构调整是系统工程

   记者:产业结构调整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制度变革,可谓一项系统工程,“十二五”时期应该如何体现这种“系统性”?

   王岳平:“系统性”在“十二五”期间的确应该得到一些体现,对此,我也有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从产业政策的重心来看,“十二五”期间的产业政策应该以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为主,通过多种途径,重点支持研发、设计、营销网络、品牌培育、供应链管理等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以及节能减排等目标,着力改善外部竞争环境和外部条件,着力推进价值链功能的提升。

   从创新体制机制方面来讲,应该完善突破关键环节、提升价值链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降低跨行政区域要素、商品流动成本,着力构建全国一体化的价值链和供应链。另一方面,要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加快建立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创新型企业的投融资机制、市场环境和条件。

   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各类产业实施分类指导,完善市场结构。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