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探索和实践

——东风汽车公司的自主创新之路

http://www.gkong.com 2010-10-07 22:06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改革市场化、开放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雄厚资本和先进技术、国内廉价资源和广阔市场四要素的结合催生了中国制造,创造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奇迹,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资源日益枯竭,价值逐渐回归,中国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旧有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主创新必然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非常迅猛,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之一。客观地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未来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对促进汽车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环境和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总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去年我国乘用车的销量也在政府主导的政策刺激带动下,首次超越1000万辆大关,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汽车产业进入结构调整时期,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和产业格局。

  汽车产业面临的格局变化和发展选择。一是汽车市场由原来的城市市场和国际新兴市场向国内城市和农村市场、国际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级市场转变。金融危机和汽车产业政策调整以后,中国市场发展成两级市场,一个是成熟市场,一个是新兴的蓬勃发展的农村市场。同时国际市场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方向集中在总体利润偏薄、国际品牌相对不太重视的中东、东南亚和非洲地区。金融危机后,大部分欧美家庭消费能力下降,一些国家开始鼓励使用小排量汽车,这给性价比较高的中国自主小排量汽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因此我们现在面对着“2+2”的市场,就是国内城市和农村市场、国际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级市场。

  二是资源价值逐步回归。伴随着能源约束、环境约束以及高成本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国内企业必须将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由廉价资源过渡到以技术和文化为代表的较高层面,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实现由粗放型企业向集约型企业的转型,由“全球制造中心”向“全球技术中心”的跨越。

  三是自主创新的知识积累仍然不足。在汽车产业里面,通过合资合作中的产业技术转移,在品牌、研发、制造、供应链和营销五个重要环节里面,我国汽车产业在制造和营销这两个环节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我们自主创新的知识积累不足,国内的大多数自主品牌目前在核心技术上仍有很大依赖性,如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大多仍靠国际品牌供应。

  四是汽车产业积累了一定的发展资金,融资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资本实力。

  中国汽车产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一是产业发展模式导致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缩短与世界先进汽车生产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中国汽车工业采取了以建立合资企业为主的技术学习模式。客观地说,汽车产业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但是,良好的市场绩效使合资模式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一直以来,中国汽车合资的道路都一直在引进、消化的过程中徘徊,合资公司很大程度上被定位成一个生产基地和制造工厂,而非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的公司实体。企业研发人员缺乏通过创新实践提高研发能力的机会,使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日益萎缩。这种技术依赖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缺乏可持续研发能力。由于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开发经验的积累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同时也缺乏迅速发展所需的巨额资本。在此阶段的中国汽车企业,一般都会面临着模仿、外包、收购等选择。由于信息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广泛运用,以模仿创新为主的汽车研发设计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技术“搭便车”的无障碍性和更低门槛,以拆卸模仿为主的“逆向研发”,便成为中国汽车业主要的研发方式。

  虽然事实上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工业也是在模仿和借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单纯的抄袭与模仿,不仅仅会招来法律上的问题,而且对于自身来讲,也无异于饮鸩止渴,使整个汽车行业轻视基础性的创新工作。也有的企业通过外包来加速推出产品,但是作为自主创新能力基石的研发流程和数据库依然缺乏,获得的是“有产权无知识”的产品。国际知名汽车企业每个成型产品的演变过程都有完善的演变资料和数据。与之相比,我国的汽车企业缺乏自主的产品开发经验积累和产品工程开发数据库,模仿和外包等都难以形成可持续研发能力。

  三是缺乏汽车产业核心技术。近几年,我国新上市产品中自主开发的重型载货汽车、各种客车、皮卡和专用车已经占车型总量的60%以上,微型汽车占到了 100%,表明我国在商用车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但底盘和系统集成能力还相对较弱,发动机、变速箱、动力系统等核心技术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发动机总成和电子控制技术仍然是我国汽车中最薄弱的环节。

  在轿车领域,内资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轿车车身开发设计能力,能够在原有平台基础上进行产品局部改进并推出“年度车型”。不过,我国自主开发产品的整体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内资汽车企业尚不具备成熟的、较高水平的整体轿车开发能力,很多技术来源于国外,对研发流程也未完全掌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零部件,特别是电子技术零部件,比如空调、电动转向、电子制动、悬挂系统、发动机控制等,仍基本由外方独资企业或合资企业控制。

  东风自主创新的探索与积累

  各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汽车企业才能具有自主发展的主导权,才能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中国汽车行业骨干企业之一——东风汽车公司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提供了一个战略样本和范例。

  东风汽车公司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骨干企业,东风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自主创新支撑和引领企业发展的实践史。近年来,东风公司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市场导向、活用资源”为指针,围绕新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复合式开放型研发体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综合研发能力位居全行业前列。特别是随着东风风神轿车的开发、上市,东风汽车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在乘用车领域完成了历史性跨越。

  开放合作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多年来,东风汽车公司在自主创新上坚持“两条腿走路”,一面逐步加强合资公司技术创新的本土化导向,一面则大力推进以自主品牌建设为核心的体系优化。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东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李绍烛认为,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中,自主创新必须坚持开放模式。东风公司在坚持市场导向、盈利性准则和开发的模式下,一是通过研发资源的聚集,加快集团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与标致—雪铁龙、日产、本田、起亚、康明斯等跨国汽车公司组建了多家中外合资企业,引进、吸收合作伙伴的先进技术。

  例如和标致—雪铁龙集团合资成立的神龙汽车公司,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的研发成果。在富康N平台基础上,由中方主导完成了前期研究、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性分析、试验、定型、工业化等工作,完成了爱丽舍车型的开发。该项目获2003年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时在标致—雪铁龙二号平台基础上,专门针对中国市场,与标致—雪铁龙联合开发出东风标致307和东风雪铁龙凯旋。中方参与了开发全过程,并在造型评审定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合资公司部分拥有车型的知识产权。

  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合资合作,东风汽车公司充分利用技术溢出效应和培育自身创新能力,企业规模不断地扩大,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零部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工队伍,先进的技术标准和经营理念得以引进,企业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主创新奠定东风行业地位。作为汽车行业骨干企业,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探索,东风汽车公司以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为依托,立足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开发,多方整合合资合作资源,通过技术创新渐进式升级,提升了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构建起以我为主、比较完备的自主创新体系,拥有雄厚的技术开发力量和技术积累。

  在商用车领域,具备了从整车匹配、车身开发、发动机开发和到部分关键零部件总成的开发能力,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领先水平。在乘用车领域,东风形成了国产化开发、适应性开发、部分零部件开发的能力,并逐步掌握了在平台基础上开发整车的技术。在清洁能源汽车领域,东风汽车公司在清洁燃料发动机、混合动力汽车两个方向掌握了国内一流的研究开发技术,是中国汽车行业中唯一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企业。专有技术拥有的数量与质量保持行业前列,累计申报的专利数以及汽车行业科技进步奖获奖数量居行业之首。

  已经建立起来的复合式开放型的研发体系支撑着东风汽车公司不断向前,推动着东风汽车公司跃升到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自主品牌结出累累硕果。“自主创新,最终的目标是控制价值链的核心部分,建立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徐平坚定地说。建设一个在开放中自主发展的企业是东风汽车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定位之一,发展自主品牌是东风汽车公司多年来不懈的追求。

  东风汽车公司在过去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自主创新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具有传统优势的商用车、军车领域,东风汽车公司始终坚持以自主开发为主导,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大提升。以“东风天龙”、“东风大力神”为代表的新一代重卡成批量地出口中东等地区。“东风天锦”作为东风中卡的全新替换产品,以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低排放及人性化设计等优势被誉为中国中卡的价值标杆。2009年,东风“猛士”1.5吨级高机动性军用越野汽车开发项目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中国汽车行业22年来获得的最高科技创新荣誉。

  特别是东风汽车公司按照“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发展步骤,致力于自主品牌由商用车向乘用车的延伸。2009年东风汽车公司自主品牌乘用车——东风风神S30、H30相继推出。这是东风汽车公司在开放中自主发展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东风汽车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在乘用车领域完成了历史性跨越。

  东风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

  肩负着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梦想,东风汽车公司积40年造车实践和20年合资合作所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厚积薄发,开创了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开始了东风的第二次创业。虽是后手入市,东风汽车公司在乘用车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不骄不躁,步步为营,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构建了全价值链业务体系。

  作为东风汽车公司自主乘用车事业的掌门人,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东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李绍烛立足于多年的实践与思考,系统地提出了“1+3”的技术发展模式、“1+4”的研发体系和“1+5”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长策略,明确了东风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方向,确立了自主创新路径。和国内其他自主品牌轿车相比,东风汽车公司在乘用车事业上的自主创新正在开创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一种全新、可资借鉴的模式。

  正确处理传统汽车与新技术之间的关系,抢占技术制高点。东风汽车公司在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方向上,根据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判,确立了“1+3”技术模式:AT(AUTO)+IT、ET、CT。也就是在充分消化吸收传统汽车技术的基础上,大量运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能源技术和环保技术、低成本和低碳技术,不断提高产品性能,满足节能、环保以及消费者在安全、价格、耐用等方面的需求。

  “1”就是在传统汽车的性能指标上继续提升,进一步优化技术。东风汽车公司在乘用车的发展上紧跟国外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动态,及时掌握最新信息,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由此带动企业技术进步和升级,逐步缩短国内汽车企业与世界领先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

  “3”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能源技术和环保技术、低成本和低碳技术。

  一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东风乘用车在企业硬件资源建设和体制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建成了包含产品数据管理(PDM/BOM)、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等在内的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运营插上了“隐形的翅膀”。在汽车产品中大量运用了行车电脑、电子导航、发动机芯片防盗、倒车雷达等诸多先进的汽车电子装置,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二是运用新能源技术和环保技术。东风汽车公司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重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重视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在着力提升传统汽车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开展具有革命性和跨越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开发了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节能、环保的产品,瞄准领先,着眼自主,整合资源,加速技术储备,力求掌控核心技术和产业化关键资源,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产业化步伐,以及相应的商业模式创新。

  三是运用低成本和低碳技术。运用价值工程等分析方法,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推行技术降成本,广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推行轻量化等技术,不断降低车辆自重和制造成本,提高燃油效率。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实现制造成本、使用成本和社会成本综合降低的目的。

  正确处理内生性增长与外部资源汇聚的关系,推行集成创新。东风汽车公司多方汇聚各种资源,构建“1+4”的研发体系,着力建设融创新执行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创新要素于一体的系统。

  “1”就是市场导向。自主创新的起点和终点是实现创新技术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任何企业不能“闭门造车”。东风汽车公司开展自主创新,首先对产品的用户进行调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对产品的要求,研究不同用户的需求差异,有针对性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同时,兼顾技术发展和社会要求,密切注视技术发展趋势,创造市场和引导消费者需求。

  “4”就是加强数据积累、实现人才聚集和成长、变革体制机制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加强数据积累。东风汽车公司依托众多研发项目,对产品定义、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工程设计等产品开发实践中所获得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推行知识管理,将汽车设计开发数据归整起来,积累了大量的乘用车开发经验,掌握了轿车研发的关键难点,实现了轿车开发瓶颈的突破,以点滴的积累实现了自主研发的跨越。

  二是实现人才聚集和成长。东风汽车公司采用“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法,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研发团队。首先采取了多种措施快速地聚集全球人才,重点引进海外人才,尤其是国内稀缺人才。建立人才特区,给特殊的人才以特殊的政策,完成在多个整车平台系列的人才覆盖,提供人才发展的舞台。引进海外先进理念和思维,以项目为主线,通过内外部资源的合理运用,协同运作,激发人才的整体创新活力。其次积极开展内部人才调研,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和人才库,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优秀专业人才成长开辟快车道,通过内生人才的培养,形成人才梯队。

  创新高层次人才激励体系,打造研发人才创新驱动力,东风汽车公司采用“3+1”的“激励+津贴”的组合激励模式。“3”是指薪酬激励、项目激励和股权激励,从而促成内生人才的快速成长和长期发展。第一个是薪酬激励;第二个是项目激励,推动项目参与人才从市场的角度来开展项目策划和运转;第三个是筹划实施股权激励,构建让人力资本参与每年增量价值分配的机制,用市场化手段集聚、评价、激励和管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是加快体制机制的变革。加快使研究机构向有专业、有项目、有资源支持的项目性的结构转变。创新研发运行模式,以项目为核心组建技术创新管理团队,探索新时期中国汽车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形成从用户需求洞察、市场机会分析、立项、研究开发、试制、转移以及生产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创新流程、规范。

  四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基础设施是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为加速发展自主乘用车事业,东风汽车公司新增投资约8亿元,新建了乘用车研发中心。中心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设计中心、造型中心、试制中心、发动机实验室、传动装置试验室和汽车电子试验室。到2015年全部工程完成时,将具备 6个产品平台、两大系列多个机型发动机的设计开发能力。

  正确处理自主与引进的关系,在开放中自主。东风汽车公司在坚持自主创新中,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并确立了“1+5”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长策略,也就是基于项目实践的自主开放、借用平台、联合开发、品牌借力和供应商协同的能力成长策略。

  “1”是搭建实践平台。技术创新能力是内生的,需要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和产品开发实践才能够获得。东风汽车公司利用自主研发平台整合全球资源,主导研发全过程,进行联合开发、“干中学”和“研发中学”等有组织的学习和产品开发实践,通过高强度的技术学习不断积累研发知识、经验,不断提升组织内生技术能力。

  “5”包含自主开放、借用平台、联合开发、品牌借力和供应链协同。

  一是自主开放。自主并不意味着关起门来开发。东风汽车公司充分运用国际合资合作的平台,在开放的环境中继续利用世界汽车工业的技术、人才、信息,加强资源集成和整合,为我所用,加速自身研发能力的提升。

  二是借用平台。汽车平台,就是在开发过程中,采用可以同时承载不同车型开发及生产制造的相同底盘和车身结构,通过同一平台能够产生出外形、功能都不尽相同的产品。东风汽车公司通过这一措施降低研发成本,加快新产品推出的速度,同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缩短与国际知名汽车企业的差距。

  三是联合开发。东风汽车公司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特别是在乘用车领域,联手国际知名的汽车设计公司,吸取国际设计经验,整合利用世界优秀的人力资源,实现自身能力的快速成长。

  四是品牌借力。培育一个世界知名汽车品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塑造和积累。东风乘用车通过整合国际资源,运用国际知名设计公司、国际知名企业总成和技术,借助国际知名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

  五是供应链协同,同步开发。东风乘用车事业和供应商从新品研发、引进、投产的早期就加强供应链协作,并在量产后持续不断地优化。通过选择并扶持国内供应商的方式,不仅培育并发展了国内的供应商网络,为国产化奠定产业链基础,缩短了产品产业化的周期。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实现“中国创造”

  制定自主创新战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东风汽车公司根据自身内部技术能力现状,选择了适合自身的创新路径和制定了相应的自主创新战略,并把自主创新规划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同时,建立了动态评估和调整机制,不断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规划。

  从东风汽车公司自主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来看,为了能够在未来竞争中获胜,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必须集中力量在未来的市场建立正确的自主创新战略。

  目前,大体上有这样几种战略选择:合作创新、创新平台、产业集群战略。

  合作创新是在汽车生产企业没有能力或很难实现自主创新时所采取的创新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合作创新积累技术实力、培养技术人才,为尽快实现自主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是自主创新的有益补充。为此中国汽车产业应采取有利于实现上述目的的合作创新方式:一是联合国际汽车研究机构及企业合作创新,中国汽车生产企业通过与国外汽车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 R&D联盟,不仅可以获取技术,也可使自主创新成功的机率增大。二是与国际汽车集团进行整体战略合作,分享跨国公司的技术平台和技术资源,积累大量的技术经验,全面提高自己的研发能力。三是联合国内关联产业协作开发,整车企业提出创新思路和技术标准,可把创新系统中的各部分技术难题交由协作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全面结成联合创新体系,以带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

  创新平台是指通过产、研、学、政府大联合,集成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和能力,构筑和完善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平台,从而与产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以支持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国际竞争力。

  产业集群战略是指以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为基础,通过大型汽车企业并购、重组以及联盟的方式,充分发挥价值链整体协同效应,共同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立足正向开发,积累自主创新能力。一般车辆的产生,要经由项目策划、概念设计、产品设计工程、样车试制试验、生产准备、批量生产等阶段,这必然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

  汽车技术具有高度的系统性、渐进性和延续性,技术能力的累积性发展特征决定了企业必须由模仿、借鉴走向正向开发之路。因此,东风汽车公司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立足正向开发,一开始就完全按照符合汽车发展规律的汽车研发路径,严格按照整车开发路径进行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工程设计、制造和自主品牌的打造模式。这一战略选择首先就着手解决技术能力累积问题,尽快吸收借鉴并掌握先进的研发技术和手段,缩短了技术能力累积的时间。同时,通过自主创新,东风汽车公司细化了开发流程,掌握了同步开发手段,锻炼了研发队伍,积累了宝贵的自主研发经验。

  控制价值链的核心部分,打造国际知名自主品牌。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尤其是乘用车行业的主要产值仍然集中在资金和劳动密集型的整车制造环节,而在技术和管理密集型的研发、服务环节方面较为薄弱,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处于中下游,关键研发环节基本上被跨国公司垄断,国内企业为技术与核心零部件付出了高昂的成本。汽车企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占领价值链中附加值最高的战略环节,构建由自我主导的汽车产业价值链,不断提升自己所处的环节和价值增值能力,创建国际知名汽车品牌,逐步改变“高端产业低端制造”的现状。

  同时,拥有自主品牌是汽车企业自主发展的重要标志,无论对于一个汽车企业,还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拥有自主品牌,才能真正谈得上实力与可持续性发展。国内外的经验证明,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与自主品牌相结合。自主创新是品牌的支撑,同时也需要通过品牌走向市场并获取品牌溢价。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犹如企业双翼,二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实现企业飞跃式的发展。

  已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国汽车工业,急需像东风汽车公司这样的在激烈竞争和合作中成长起来的大型汽车集团,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几代汽车人乃至国人强盛中国汽车的梦想。

  (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企业发展与自主创新调研组)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