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重申科技创新举国体制 抢占战略产业制高点

http://www.gkong.com 2010-10-07 22:15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举国体制最常见于体育界,可以简单理解为:在竞技运动中,为了组建高水平的国家队,而在一定的体制内集中优势兵力,并动员举国力量协同作战。举国体制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只是在后危机时代,这一战略的再次重申,被赋予了更加厚重的时代内涵。

   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抢占战略产业制高点上,各方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近日,我国再次重申探索完善科技创新的举国体制,令全体国人为之振奋。可以认为,再次强调举国体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提供了制度保障。

  与市场经济兼容

   科技举国体制是整个国家经济体制的一个子集,科技领域“局部计划配置资源为主”与国家“整体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并不矛盾。

   我们通常所说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独有的体制安排,与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不相悖。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梅永红表示,美国在实施曼哈顿计划、登月计划、核能计划、导弹防御系统方面,都是采取的举国体制。最近,日本为攻克电池方面的关键性技术,建立了开发高性能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的最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共22家成员单位参加,联盟单位每家出50名以上专业人员从事合作研究,也是一种举国体制。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尖端和领军人才匮乏,更要在重点领域形成协调统一的举国体制。特别是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中,能不能把举国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起来,将直接决定着最终的成败。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钟书华教授自2008年开始研究科技举国体制。他认为,科技举国体制是实施“大科学项目”的必然选择。“大科学项目”对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科学项目”属于国家职责范围,具有公共品性质,政府有责任负责组织“大科学项目”。由政府主导,通过科技举国体制组织实施“大科学项目”,反映了“大科学”时代科研管理的内在要求,与意识形态无关。实例表明,西方国家组织“大科学项目”时也采用科技举国体制。

  钟书华告诉记者,科技举国体制是整个国家经济体制的一个子集,科技领域“局部计划配置资源为主”与国家“整体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并不矛盾。同时,科技举国体制内部也存在部分市场机制,能采用一些市场手段。科技举国体制强调计划,但也与市场兼容。

  而且,在“大科学项目”实施中,可采用市场手段完成部分工作。从实践看,市场手段主要是任务外包和筹集资金。钟书华认为,科技举国体制应配套科学、严格的管理方法。在科技举国体制中,“大科学项目”可采用系统工程方法、模块化方法、项目管理方法。而科技举国体制内部则应采用更多的市场手段。

  宽容失败

  实施科技创新举国体制,要有失败的风险预期和不怕失败的精神。

  事实上,在绝大多数人坚持“以成败论英雄”的当下,对举国体制的质疑,更多地来自于人们害怕失败的畏难心里。专家认为,实施科技创新举国体制,要有失败的风险预期和不怕失败的精神。

  科技举国体制的风险主要来自项目风险,即“大科学项目”面临的失败风险。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1971年,美国实施了“攻克癌症计划”,耗资上百亿美元,最后以项目失败告终。1970年,日本开始研究高清晰模拟电视系统,并最后在与数字电视的竞争中败北。

  对一个国家而言,“大科学项目”

  的失败影响深远,除了巨额投入无回报的经费损失外,还延误了国家的科技发展进程,降低了未来的创新预期,消减了社会的创新动力。因此,很多人对举国体制存在畏难情绪。

  对此,钟书华认为,“大科学项目”风险的实质是一种探索风险,如日本研究“第五代计算机”遭受挫折,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在科技发展史上,探索失败是常态,探索成功则是非常态。探索失败是推动科技进步必须付出的代价。换言之,期望“大科学项目”零风险是不可能的。

  如果借用奥斯特多姆在《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政策透视》一书中采用的绩效评估方法,对科技举国体制绩效进行简略评估可以看出,科技举国体制强调高度计划、强调集中资源进行“科技攻关”或“科技会战”,从而有望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在国家资源存量有限的情况下,科技举国体制可提高关键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可通过组织的协同作用放大资源效能,可避免同类“小科学项目”的重复研究,从而具有规模科研效率。

  事实上,探索风险普遍存在科研项目中。“大科学项目”有风险,“小科学项目”也有风险。从理论上讲,“大科学项目”和“小科学项目”的失败概率一样。科研项目失败使得之前的科技投入成为无效成本。如果将“大科学项目”成本与“小科学项目”成本进行“一对一”比较,显然“大科学项目”的成本大于“小科学项目”。但这种比较不合理,因为全社会同一选题的“小科学项目”不止一个。由于无法确定全社会“小科学项目”数量,也就无法计算“小科学项目”的成本总和,进而不能证明实施举国体制的“大科学项目”成本一定高于分散竞争管理的“小科学项目”成本的总和。

  中国的实践表明,正是依靠科技举国体制,我国才能在整体科技、经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取得了“两弹一星”、核潜艇、洲际导弹、人工合成胰岛素等重大科技成果。

  选取重点突破

      新的技术变革,对未来世界经济格局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必须乘势而上,积极作为,牢牢把握住世界产业格局重构的历史机遇。

  在我国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重点发展包括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在内的16个重大专项。

  专家认为,重申科技举国体制,应该围绕这些重点领域进行技术攻关。也有专家提出,应该从中选取重点,并结合我国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涉及的关键领域,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技术攻关与重点突破。

  此前,科技部多次强调,实施重大专项是推进自主创新的突破口,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是强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要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建设一批重要的研发基地,培养一批优秀的创新人才,探索面向市场的产学研用新机制,探索部门、地方参与的统筹协调与合作机制。

  梅永红表示,要把推进自主创新转变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需要统筹协调经济体制与科技体制改革,统筹协调科技资源配置,统筹协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梅永红提出,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共同选择。比如,美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产业,欧盟“经济复苏计划”提出要实施“绿色汽车伙伴行动”、“能效建筑伙伴行动”和“未来工厂伙伴行动”等。此外,生物产业、材料产业和信息产业也都在孕育着新的技术变革,对未来世界经济格局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必须乘势而上,积极作为,牢牢把握住世界产业格局重构的历史机遇。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目前我国已经在众多前沿技术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和人才积累,有些领域已经站到了与发达国家相同或相近的水平上。当务之急是如何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和行动,在应用中率先突围。比如发展新能源汽车,这是我国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现实需要,也是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制高点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已实现小批量进入市场,部分领域实现了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但在基础设施、商业模式、技术标准和配套政策等方面都明显落后。类似的问题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面对这场“输不起”的产业竞争,我国迫切需要打破部门和地方利益格局,在国家层次上形成协调一致的行动。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