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16大专项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国企潜力有待激发

http://www.gkong.com 2010-10-09 16:29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摘  要: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指出,只有把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巨大潜力激发出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才指日可待。

  舜网讯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下降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这种传统的增长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今年以来,多家企业因工资、福利等引发的“停工”事件,以及东部沿海及中西部地区政府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举措,无一不在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已经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自主创新。近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自主创新是使人民从经济发展所创造的财富中更多受益的根本途径,只有把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巨大潜力激发出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才指日可待,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战略目标,政府还要下大力气。

  自主创新是使人民从经济发展中更多受益的根本途径

  记者:自主创新战略是突破我国自身发展的现实困境和未来科学发展内在要求的必然选择。您认为当前形势下对于理解自主创新战略有什么新的启示?

  郑新立:2005年末,党的十六届五中会提出了自主创新的重大发展战略。当时,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严重的制约,就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

  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绝大部分以加工贸易为主,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贡献了大量的劳动力,但是获利甚微。长期依靠这种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虽然GDP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人民得到的收益却比较少,对国家税收的贡献也不大。

  同时,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以能源消耗为主的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难以持续。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国内投资只能集中投向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而电子信息、精密设备等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主要靠外商投资或进口产品来满足需求,这使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遭到资源环境越来越严重的制约。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被提到议事日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放在一起,就是要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这种提法在中央文件中是第一次出现,是一个突破,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体制问题。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十七大报告代表了我们全党的认识、是全党的指导思想,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这一关系国家兴衰大事的高度重视。

  这次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带来了重创,但也将有力地刺激全球科技进步和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从历史经验来看,真正走出危机的影响,出现新一轮复苏和繁荣,有待于科学技术创新带来新的投资需求,从而形成能够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战胜危机的影响,变挑战为机遇,就必须把自主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由能源资源密集型为主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转变,降低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当前来看,我国传统产品出口大幅下滑,而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却能扩大出口,这充分证明了自主创新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有效措施。同时,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技术基础之上,这是使我国人民能够从经济发展所创造的财富中更多受益的根本途径。况且,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是真正的出路。

  要激发出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巨大潜力

  记者: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它们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更多的优势,也有着更大的责任,它们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更具有引领性,也更可能产生跨越性的技术发展。但现实的情况却不太让人满意。您认为问题的关键在哪儿?

  郑新立:近几年,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努力还是初见成效的。如2009年中石化申请发明专利1529件,比2008年增长了80%。大唐移动专利申请量为842件,比2008年的610件增加了38%,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总体上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2/3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引进经费支出与消化吸收经费支出的比例,大中型企业仅为4.1∶1;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具有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工业企业对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尚未真正走上以技术进步求发展的道路,仍然停留在重引进、轻消化的状态。

  现在,我国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2%,远远低于国际上3%的水平。在国际上,3%已经是最低的比例,到了淘汰的边缘,一般是5%,而高技术企业的这个比例一般在10%以上。现在我们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与国际上的差距如此之大,是很不正常的。

  国有企业之所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不高,与现行的考核体制有直接有关。现行的考核体制只注重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当年利润的实现。这种考核办法,对于激励企业创造效益功不可没。但是也带来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把因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无形资产的增值包含其中,更没有把技术成果列入企业的考核范围,这无形中就引导了企业决策的短期行为,降低了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告诉我们,随着技术进步,企业资产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产技术含量也不断提高。而现在的这种考核制度,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经济价值规律,表现出一种落后的管理理念。

  要调动起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央企的自主创新积极性,就要改革现有的国企考核体制,建立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企业获得的技术成果,应对其市场价值做出评价,列为企业的绩效。对企业业绩的考核,不仅要注重实现利润和资产保值增值,也要注重其技术储备等长期发展能力。在考核企业资产价值时,不仅要看其有形资产,也要看其无形资产的增值,越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越是要注重考核其无形资产。

  国有大中型企业,处在国民经济的关键位置,处在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他们拥有最好的设备,拥有雄厚的资金和优秀的人才,只有把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巨大潜力激发出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才指日可待。

  中小企业要善于利用资本市场

  记者:相比之下,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最为旺盛的场所。有关统计显示,70%的科技创新都发生在中小企业。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郑新立: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上也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像华为公司,创立之初注册资金仅2万余元,而到了2009年销售收入达到1千多亿,成为全球领先的电信公司。

  拥有先进技术成果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要善于借助资本市场、创业板市场以及风险投资资金使自己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政府要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优选机制、筹资机制、以及社会监督机制发展自己。

  优选机制,就是通过专家理财来选择那些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筹资机制,就是一旦这个企业发展前景好,通过资本市场把社会资本迅速集中起来,通过股票增值来筹集大量的资本金,并且不像银行贷款需要付给利息。社会监督机制,就是企业上市要定期披露财务状况,接受媒体的监督。

  通过资本市场的这三个机制,能使小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像美国微软这样的全球软件行业的龙头老大,就是依托纳斯达克市场迅速膨胀起来的。我国有一些企业发展得比较快,也是靠资本市场支持的结果。现在的创业板市场门槛比较高,在创业板上市之前的那个阶段,中小企业需要通过风险投资资金使自己尽快发展起来。

  记者:风险投资资金在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之初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并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了一段时间,但是为什么没有形成气候?

  郑新立:由于风险投资风险性比较大,因此项目经理人非常关键,目前中国还十分缺乏优秀的项目经理人。项目经理一方面要了解技术,另一方面知识面要宽,判断分析能力要强。中国需要更多优秀的风险投资项目经理人。

  深圳自主创新模式最为成功可以复制

  记者:自自主创新战略实施以来,各地争建创新型城市,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引擎。这其中您认为最为成功的城市是哪一个,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郑新立:我认为,深圳是我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涌现出了华为、中兴、比亚迪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

  如果仅从科技资源上来看,深圳远不是全国最好的,国内有许多城市的科研院所、大学和科技人才的数量远远超过深圳。但是,深圳却能成功地培养出如此多的创新型企业,这决不是偶然的,关键在于深圳营造了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

  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让搞自主创新的人能得到资金的支持;研发出来的成果可得到评估。深圳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技术成果评估中心,首开技术成果评价之先河。有了评估制度,成果的价值可以更清晰地体现出来,从而为成果的推广转化敞开了第一道大门。

  更重要的是,由深圳市政府出资兴办的风险投资公司和贷款担保公司,专门对处于起步或成长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予以扶持,现在深圳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90%以上在成长的关键阶段都得到过这两个公司的支持。这两个公司也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扩大了经济规模,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还带动了民营风险投资公司和贷款担保公司的发展。目前深圳全市共兴办了2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曾一度占全国风险投资公司总数的70%以上。正是这样一种激励创新的做法,促进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深圳奇迹。

  有关资料表明,2009年美国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为5万项,而中国为8千项,美国的专利数是我们的6倍,这个数字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同美国在国际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上的差距。而华为公司,仅2009年一年申请的国际专利就有1800多项,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培育出30个像华为这样的公司,我们就能在科技创新上赶超美国。

  我国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如果这些省市,特别是那些拥有雄厚科技资源的大中型城市,能够像深圳一样营造一个鼓励、扶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那么我国就完全有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再打造出一批像深圳这样的创新型城市来。

  在国家大的法律、政策相同的环境下,深圳的自主创新模式成功了,但有的城市却没有成功。这是因为有的城市重视了,有的城市却没有重视。只要各个省市政府都重视这件事,就完全可以复制深圳模式,培育出一批华为这样的创新型企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政府还需花大力气

  记者: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战略目标,未来十年,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在哪儿?

  郑新立:在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这4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然而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战略目标,政府还要做大量的工作:

  第一,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抓好16个重大科技专项的落实。这16个重大科技专项,是经过众多专家精心筛选出来的,如果能够成功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成效,将会给中国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带来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落实好《纲要》,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

  第二,落实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为鼓励自主创新,中央出台了90多项配套政策,对鼓励自主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据有关部门调查,一些政策落实困难,如“技术开发费150%抵扣所得税”政策,仅有38%的企业享受到,有19%的企业由于部门协调不够未能享受,还有19%的企业根本不知道有该政策。所以,应对各项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总结,使之进一步完善。同时建立对这些配套政策的跟踪体系,跟踪其落实情况,使这些好的政策真正能发挥作用。我认为,如果将这些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对中国的自主创新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在各个城市,要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各有其优势,利用好自己的优势,选择一个主攻方向,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在一两个产业技术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那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就有了可靠保证。

  第四,复制深圳模式,培育一批创新型城市。应该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这些科技资源比较好的城市,建立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鼓励和贷款风险担保贴息制度,形成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同时还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五,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加快我国自主创新的步伐。全球金融危机给发达国家的企业带来严重困难,一批拥有较好科技资源的企业,由于受到市场需求和资金供给的影响而陷入困境。对于我国企业来说,通过国际并购,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迅速提升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比如,浙江吉利汽车集团成功并购瑞典沃尔沃公司,使我国汽车企业在中高档轿车生产方面实现了技术的跨越,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第六,积极实行引智创新。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对各个行业的重大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比如,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就是通过引进德国、日本、法国的先进技术再进行系统集成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全套设备的制造能力,成为了全球高铁技术进步的引领者。

  第七,建立吸引全球科技人才的机制,并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战略措施加以实施。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下一步就是中美间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科技人才的竞争占据首位。美国领先世界科技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吸引了全球的科技人才。我们要学习美国的经验,把一些大学办成科研基地,用奖学金吸引各国研究生到中国留学;用重金吸引各国科技人才到中国工作,取天下之才,为我所用。要认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支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同时吸引那些刚刚退休有着丰富经验的大学教授和科研人才,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定期和不定期地到中国工作,为我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贡献智慧。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