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建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地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纪实

http://www.gkong.com 2010-10-09 16:32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国际金融危机以强大的力量催生了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于面临增长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国,是又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出全面部署的同时,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战略。这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一次飞跃,得到了各地和企业的积极响应。而现有的18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则成为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桥头堡和先行军。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为了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带动促进作用,自1999年开始,科技部有选择、有计划、分批次地在30个省区市建立了18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企业集群和创新集群为工作对象,在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成长、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政策体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盘点18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内的特色产业,基本上涵盖了我国将重点发展的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科技部在“十五”初期启动了西部新材料行动,在中西部地区集中建设了一批以新材料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之后,全球IT产业飞速发展,国内涌现出一大批软件、数字多媒体等以信息产业为特色的产业化基地。进入“十一五”以来,围绕气候变化等新焦点,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深度转型,国内集中出现了一批以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产业化基地如新能源产业化基地、新型轨道交通产业化基地等。近年来,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催生了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出现,现代服务业、创意产业等新兴业态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国内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逐步增加,在我国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

    从空间布局上来看,已建立的这些基地基本兼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形成了产业化基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统筹发展的格局。187个产业化基地的具体分布情况是:西部地区52个,东部地区50个,中部地区39个,京津冀环渤海地区28个,东北地区18个。

    中西部地区依托当地矿产资源和自然优势,形成了稀贵金属材料、新能源等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产业化基地。如攀枝花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包头稀土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石嘴山国家稀有金属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东部及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则凭借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新材料、信息、交通、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如邢台国家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青岛国家数字化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天津国家民用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

    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近年来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找到了重要的承接产业,如阜新国家液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抚顺国家精细化工产业化基地、吉林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

    从产业特色来看,基地内的产业基本覆盖了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领域,其中材料领域88个,能源领域11个,信息领域45个,先进制造24个,现代服务业10个,交通领域9个。数量最多的材料领域产业化基地,涵盖了半导体照明、金属材料、高分子化工材料、陶瓷材料、碳纤维、纺织、液晶、玻璃等多个细分领域。这些材料特色产业化基地,不仅在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基础和先导作用,也为国家重点行业、重大工程的节能环保提供了关键的技术保障。近几年,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深度转型,能源、交通、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基地建设更加突出了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特点。

  蓬勃发展 成效显著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鼓励技术创新政策的实施,各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比较高,基本保持在10%以上,部分基地在20%—30%,个别基地甚至达到了40%—50%,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湖南国家新材料基地2009年实现产值1260亿元,占湖南省新材料产业的80%,其株洲示范区新材料产业规模从2000年的8.9亿元发展到了2009年的241.9亿元,增长速度达到了26%。2000年批准的“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上海产业化基地”,2009年IC设计业销售额(不包括境外销售)达67亿元,同比增长46%。武汉国家光电子技术产业化基地2009年光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总收入835.6亿元,同比增长了27.3%。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培养和发展了一批研发和产业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如中关村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拥有近百万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留学归国创业人员数量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吸引的创业投资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数量占全国的近一半。

    一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引导产学研相关机构共建了一批公共研发平台,攻克了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为基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如唐山国家高速动车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立了河北省高速动车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了特邀院士工作站,为高速动车组产学研合作搭建了更高的平台。

    一些基地以当地优势产业为基础,发展方向由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向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延伸,形成特色产业链,提高区域配套能力,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如包头稀土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现有稀土企业66家,79%企业从事稀土新材料和应用深加工产业,形成了产业链。园区出现了包钢稀土、华美稀土、瑞鑫稀土、和发稀土等一些龙头企业,带动了园区稀土产业整体规模,通过产学研结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稀土强国的转变。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成为我国新兴产业持续涌现的发源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源头。如东莞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截止到2009年底已有从事LED照明技术及产品研发、生产及应用的企业70多家,年产值超过40亿元,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保持30%以上增长。芜湖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掌握电动汽车整车集成及关键零部件开发、生产等技术,四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列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浙江长兴国家绿色动力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内40家规模以上绿色动力能源企业2009年实现产值103亿元。

  面对未来 任重道远

    由资源依赖型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转型,是决定能否后来居上的重大转折,它直接影响未来国家的命运。我们已顺利走过了经济起飞的初级阶段,正处于向创新导向的发展阶段迈进的重要关口。从国际经验看,这是经济发展阶段升级最难过的一道门槛。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为了跨过这道最关键的门槛。

    全国政协十届常委陈清泰指出:把培育新兴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步骤。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契机,将形成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的新形势,使我国工业化走上一个新的阶段:一是工业化的技术来源将由引进模仿为主,开始走向自主创新为主;二是经济增长由主要依赖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创新实现效率提升;三是由产业链的低端制造,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延伸;四是由产业跟踪,转向在一些领域开始挑战领先地位。

    在这过程中将创造更具前景的新投资机会、创造新就业岗位,特别是大量较高收入的岗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将大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我国由一个“技术消费国”转变为技术创新国;将大大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提高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还将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出一批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质性提高国际竞争力。

    但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协调发展;加大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基地持续创新能力;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对基地指导和管理水平。根据“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科技部将统筹考虑人才、基地、项目协调发展,统筹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布局和建设。通过加强资源整合,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科技部将结合相关科技计划的安排,支持基地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产业促进组织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创新要素的集聚、转移和扩散,打造专业特色产业链,提升基地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和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部近期还将抓紧完善出台《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提升发展水平的意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统计等制度,提高规范管理水平;深入调查研究,总结产业化基地“十一五”发展情况,启动基地“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定期组织各基地之间的交流、学习活动,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相关阅读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

    《经济日报》,2010年7月21日

   上世纪90年代末,为深入贯彻落实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战略部署,科技部启动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各地方、各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快速健康发展,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道路。今年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之年。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的重要使命。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十几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始终坚持以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重点,在成果转化、产业培育、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为:

   一是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集中度高的产业集群。随着基地建设的不断深入,一批行业特色鲜明、技术水平较高、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产业链布局相对合理的产业集群在基地集聚,发展迅速。

   二是大力推进创新资源向基地集聚,整体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基地积极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构建大中小企业的创新战略联盟,推动高新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一批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在基地安家,得到迅速发展壮大。

   三是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极大增强。基地大力推进研发检测、创业投资、贷款保险、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技术交流、产品展示平台、教育培训体系和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为基地企业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

   四是集聚人力资源,形成人才高地。基地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吸引和培育出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通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专业培训等途径,加强了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技能型和后备人才的培养。

   二、发展高新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和体会

   上个世纪80年代,高新技术的特征是源自于微电子和数码技术的信息技术,后来形成了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产业和移动通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生物技术源自于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正在形成生物医药、生物种业、生物质能源和生物环保产业;新世纪以来,新能源又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由此可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承载体和辐射源。十几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聚集企业群、催生初期市场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形成了一些很好的做法和经验:

   一是把握好产业发展规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经过基础研究突破,应用技术研究,创新产品开发,初期市场培育,形成产业链分工,建设产业化基地,拓展应用市场等阶段。针对这一规律,基地看得远、动手早,进行了前瞻部署,在探索和实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走在了前列。

   二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地方加强领导,坚持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把政策的“先行先试”任务交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推动基地成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先行区。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基地建设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遵循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路径和方式,构建可持续的发展机制,降低创新成本。

   四是人才资源综合配置。基地注重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科技中介、金融机构等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注重创新文化、人文环境的塑造,大力培养和引进与特色主导产业相关的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提升基地人才规模和质量。

   三、准确把握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新要求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发展,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今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抓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成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先行区域;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持续动力的重要载体;成为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支撑平台。当前,基地建设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学规划,精心构建,形成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要进一步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根据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积极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大力吸收相关企业、技术和人才进入基地,集聚关联企业,努力形成产业集群。

  二是突出创新引领,拓展新兴市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核心关键技术上必须要有前瞻部署,长期积累,同时还要重视配套技术的集成应用。政府要准确定位,把握规律,先行一步,把政策的着力点聚焦到支持前端的产品研发和后端的推广应用上来,为产品的市场拓展提供服务。要重视创新链条上各个环节的建设问题,要相互配合,把握时机,早晚适度,尤其是在前端发展的时候要注意打通后端,使产业链建设配置有序、发展有效。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持续创新能力。要加快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推进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各类创新资源的整合机制,实现资源的开放共享。要加强创新要素的转移和扩散,促进产业链的空间延展,带动周边区域提升发展水平,使基地成为推动自主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和辐射源。

  四是着力构建创新的环境与氛围,集聚和培养一批高水平人才。要不断优化人才引进和培育环境。要大力宣传和表彰为科技进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端人才,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以保护促进转化应用,推动创新和创造。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