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推进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

http://www.gkong.com 2010-10-09 16:51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经济学家将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长波周期,过去的每个长波为50年左右,分别以纺织、钢铁、石油和重化工及电力、汽车为主要驱动力,第五个长波周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21世纪中期,信息技术是主要经济引擎。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实现机制,其核心是充分发挥IT技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作用,通过IT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和广泛渗透,实现工业高附加值化,提高工业竞争力,使IT成为新的工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引擎。随着IT技术向移动、智能、嵌入式发展,IT技术在工业中的渗透性、嵌入性以及带动、提升作用愈加显著,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逐步表现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移动化等。例如工业研发设计和工艺流程设计向集成化、虚拟化、多维化方向发展,工业生产装备技术向集成化、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企业管理向集成化、平台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等。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实现我国工业由大变强、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通过数控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消费者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改造工业生产方式,提高生产率;通过标准化、监控、优化、再思考和转变等方式实现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发展低碳经济。2008年10月,由气候组织等合作完成的全球报告《SMART2020:实现信息时代的低碳经济》显示,通过提高效率和实现非实物化,到2020年,IT在其他经济领域的应用能够使全球碳排放减少15%。2009年5月,美国节能经济委员会撰写的报告《半导体技术:美国能源生产率革新的希望》表明,采用新技术将使美国在2030年前无需再建造296个大型电厂,同时使电力总需求量减少1.2万亿千瓦时。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积极推进IT技术发展和应用。美国信息化投资从1980年的278.9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5114.2亿美元,增加了近18倍;信息化投资占GDP的比例1980年为0.54%,2007年达到4.44%。日本信息化投资从1980年的约1万亿日元增长到2007年的20万亿日元,增加了约19倍;信息化投资占GDP的比例1980年为0.36%,2007年为3.52%。美国、日本等国家还纷纷制定国家层面IT发展及其与重点行业的融合战略。美国利用IT技术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不但使当时失去竞争优势的纺织、服装、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使钢铁、汽车、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美国航空工业,实施全数字化设计制造系统技术,飞机制造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通过为航空公司科学定价的收益管理系统等,推动航空服务业不断发展,IT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航空公司的旧有格局,给广泛应用IT技术的中小航空公司提供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日本的各行各业都融入了IT化的元素,其中以汽车和家电两个行业最为典型。在汽车行业,日本各大汽车厂商广泛引入IT技术,为汽车产业注入新的动力,朝着智能的方向发展,很多厂商相继推出具有智能元素的概念车,另外,IT技术还带来了使用新兴清洁能源的环保型汽车的出现。

  当前,我国工业正面临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推广IT技术应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全球制造基地。同时,IT技术和产业取得重大发展,正由IT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迈进。IT技术在各行各业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已具备广泛和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条件和基础。我们要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IT技术应用,实现政府宏观引导和市场微观调节、拓展内需市场与稳定国际市场、技术创新与结构调整三个结合,继续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科学技术。抓住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创新IT技术和产业,全面完善IT技术在工业中的推广应用环境,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持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向纵深方向发展。

  (作者系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研究部负责人、北京大学信息学院老师)

  热点聚焦关注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从局部应用迈向综合集成

  《经济日报》,2010年7月1日

  图为福田雷沃重工的信息服务中心,是集语音交互应答、专业呼叫处理与计算机网络数据支持于一体,实现企业与客户全时、无缝联通的信息传递枢纽。本报记者黄鑫摄

  “经过一年多的评估,钢铁、化肥、重型机械、轿车、造纸、棉纺织、肉制品加工等七个重点行业开展的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已经基本出炉。报告显示,这七大行业的两化融合总体上仍处于以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日前告诉记者。

  作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成为关键。而大力提升重点行业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是企业两化融合的突破点之一。

  为帮助和引导企业在两化融合进程中,对比先进水平,把握发展方向,找准着力点,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工信部对上述七个重点行业,试点开展了行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这也是工信部首次大规模对国内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进行摸底。”此次评估专家组组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王安耕如是说。

  评估体系普遍认同

  企业的两化融合到底该怎么融?现阶段进展水平如何?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这不仅是企业关心的问题,也是主管部门着力了解的问题。”徐愈坦言,“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切实有效地推动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

  基于此,工信部首次对企业的两化融合进行评估,着重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这也是评估工作能够持续开展,并切实发挥作用,支撑两化融合走向深入的关键。”参与评估的专家、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刘九如告诉记者。

  据悉,此次评估工作专门建立了工业行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总指标体系和评分方法,各行业协会在总指标体系框架下分别建立了各自细分行业指标体系。“这是此次评估工作的核心成果,也是其顺利推进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徐愈说,“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咨询论证和实际测试检验建立的这套分行业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得到了包括企业在内的业界普遍认同。”

  据介绍,本次评估工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评估方法和程序,用以衡量企业两化融合所处的阶段、发展规律和关键特征。各行业评估指标体系的一二级指标相同,一级指标有三项,二级指标共九项。各行业三级指标及其项下的数据采集项则不同,直接针对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关键业务环节的具体应用状况,兼顾了现阶段企业实际水平,体现了引导发展的作用。

  融合水平亟待提高

  在确立了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后,工信部选择了七大重点行业进行试点评估。“这些行业涉及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点民生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产业领域。”刘九如告诉记者。

  以钢铁行业为例,此次评估覆盖企业60家,其钢产量占全国重点大中型企业钢产量的78.97%,占全国钢产量的64%;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5%,还涵盖了全民、集体、中外合资、外资和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性质的企业。

  评估显示,七大行业的企业两化融合总体上仍处于以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不同行业融合水平差异较大。其中,24.5%的评估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重点关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43%的评估企业处于信息化局部覆盖阶段,各单项业务应用有一定成熟度,但协同集成基本尚未开展。只有10.3%的评估企业处于深度创新阶段,在市场开拓创新、决策支持和综合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其中,钢铁和轿车行业开展集成性应用较为普遍,重型机械和棉纺织行业总体处于由局部覆盖向集成过渡阶段,化肥、造纸和肉制品加工行业基本处于局部覆盖阶段。

  “实现业务集成、精细管理和流程再造是两化融合领先企业的重要特征。”刘九如说。这些企业围绕企业战略和核心业务,实现了研产供销、管理与控制、业务与财务全流程的深度衔接和协同集成,优化或深刻变革了传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刘九如告诉记者,根据评估显示,得益于两化融合,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了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在评估中,我们发现关键薄弱环节正成为推进企业两化融合的瓶颈。”王安耕告诉记者。比如,重型机械行业的突出矛盾是解决关键设备数控化率和联网率、生产进度和成本管控;而化肥行业的重点薄弱环节之一是信息技术在源头工艺改革和末端治理中的应用水平低,直接影响到节能减排。王安耕指出,这些关键薄弱环节与企业竞争力提升具有较高关联度,既是制约当前两化融合综合效益发挥的瓶颈,也是进一步提升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突破口,亟须重点关注和解决。

  推动资源综合集成

  怎样才能深化企业两化融合?一个重要举措是,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和资源整合。以棉纺织行业为例,提高计算机辅助配棉效果的关键在于原棉品级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在美国,农业部门在收购环节开展原棉品级快速检测,结合使用条形码技术,实现对原棉收购、流通、加工过程中的逐包管理,从源头上解决了从原棉贸易流通到生产加工过程中原棉品级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权威性问题。

  “目前我国仅靠在棉纺织行业内部解决这一问题,存在重复检测、检测数据不统一、缺乏权威性、仪器使用率低等问题,直接影响到计算机辅助配棉的推广应用。”刘九如认为下一步应着力加大推动力度。

  不仅如此,王安耕还建议,应围绕行业重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把推进两化融合工作落到实处。“根据评估结果,工信部在两化融合工作中将对此加以重点关注,做出相应安排,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研究解决跨行业跨部门的重点问题。”徐愈介绍说。

  根据安排,评估工作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扩大评估行业范围、扩大参与企业范围,继续完善和大力推广行业评估标准,从而推动行业企业两化融合走向深入。

  此外,评估专家也建议,将推进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与编制实施“十二五”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与技术改造工作相结合,与当前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的重点工作相结合,与发展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统筹安排,同步推进。

  我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大体可分为起步阶段、局部覆盖阶段、集成阶段等。刘九如给记者描绘了这样一幅发展前景:届时,工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将朝着综合集成的方向发展,开始突破企业边界,实现面向市场和客户的业务流程和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支持形成新的工业能力。“但距这一目标还较远,我们依旧任重而道远。”刘九如如是说。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