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十二五”:能源的瞻望与梦想

http://www.gkong.com 2010-11-04 09:36 来源:国家电网报

  

电网作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将在“十二五”能源规划中起到关键作用。史守义 摄

  “十一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源行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体系更加完善,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建议对能源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做了明确的要求。10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等专家在2010“能源·经济·发展”论坛(秋季)上,对我国能源行业“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思路。

  能源供应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预计‘十一五’末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的目标基本可以实现。”江冰在盘点“十一五”能源行业发展的要点时,把“节能”“低碳”视为重要的成就。

  我国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国内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到200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7亿吨标准煤,较2005年增加了3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了27.5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加了27%,已经稳居世界第一能源生产国。

  煤炭储运能力进一步增强,应急保障水平有所提高,能源科技创新和装备制造能力明显增强。在“节能”“可持续发展”方面,我国电力工业“上大压小”政策成绩显著,到2009年年底,累计关停小火电超过6000万千瓦,提前实现“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的任务;“十一五”以来,全国共关闭小煤矿近1.5万座,淘汰落后产能近5亿吨;一次能源结构有所优化,天然气、核电、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比重从2005年的9.4%提高到2009年的11.7%,预计今年年底可达13%。

  在总体节能减排目标基本可以实现的同时,资源约束、环境变化等挑战更加突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居民居住条件较快改善,汽车进入家庭,能源需求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这对能源行业的规划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冰表示,世界能源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调整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外部环境较为宽松;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对能源发展的拉动作用依然强劲;能源变革深入推进,新型能源迅速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和宝贵的实践机会,为我国能源发展实现历史性的跨越提供了重要的契机……这些就是我国能源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能源运输现状:运输量远大于消费量

  能源运输是能源供应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李宏指出,除了传统的公路、铁路、水路、管道等运输方式外,输电也已经在运输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研究表明,我国的能源运输量要远远大于能源消费量。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量是29亿吨,能源运输量却达到了53亿吨,其中,煤炭消费量不到23亿吨标准煤,而运输量却是37亿吨,差了大约1.5倍多。油气也是一样,油气的消费量是6.15亿吨标准煤,运输量是13亿吨。

  在煤炭运输环节中公路占了运量的54%,铁路占了36%,水路占了10%,实际上,我国的能源效率系数决定了运输过程中的消耗。我国煤炭的能效系数是1.6,“也就是说,我们每消费1吨的煤炭要运输1.64吨的运量。”其中铁路的能效系数是0.6,水路是0.2,公路是0.9,公路的系数最大,“最不节能”。

  而且煤炭通道还存在管理体制不顺、运输能力不足、市场导向性弱、抗灾害能力差等问题。“这在2008年的冰雪自然灾害面前尤为突出,当时整个华东地区的煤炭几乎中断了,这是煤炭运输通道自身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决煤炭通道的诸多问题,李宏建议,我国应统筹规划煤炭、电力产运问题,“目前的体制下,运输部门规划运输部门的,电力部门规划电力部门的,两者相对孤立,将来国家发改委应该考虑电力输送问题,把电力输送纳入运输的范围之内,除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之外,将来还加上输电。”

  “十二五”能源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

  江冰表示,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十二五”期间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分析,到2015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可以控制在40亿到42亿吨标准煤,其中,42亿吨就可基本实现一次能源中非化石能源占比15%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

  如果进一步强化节能措施,这个目标可以进一步控制在40亿吨以内,这将对“十三五”期间完成目标打下很好的基础。

  现在我国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只有2.5吨标准煤,到2030年,如果不进行控制,经济发展方式不进行彻底转变,将达到日本目前的人均消费水平,届时,消费总量将达70亿吨标准煤,这对世界都是灾难性的。所以,必须实行总量控制,要坚决建设节能型国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要综合分析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增长,来判断能源需求总量。他说,我国目前已经进入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升级阶段,城镇居民的消费升级2010年表现得非常清晰,随着收入的持续增长,购买力的持续提高,居民生活改善的重点开始转移,居民生活的改善使汽车市场、住房市场持续扩大,带动了汽车行业,带动了房地产建筑业。

  这样的建设过程给重化工业带来了强大的拉动,改善吃、穿、用,不需要重化工业化进展,但是改善住和行就必须有重化工业原材料的支持,因此带动了重化工业,带动了能源工业的发展。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在农产品总量迅速增加的前提下,第一产业和农业的产值比重明显下降,经济进入起飞阶段。在这样一个动力释放的过程中,国内市场潜力非常巨大。这都为能源供应提出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十二五”能源结构: 形成合理能源布局

  江冰表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建议对能源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做了明确的要求,明确“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清洁的能源体系,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保护生态的情况下,积极发展水电,加强生态建设,发展智能电网,扩大油气战略储备。

  我国能源总体呈现供应西富东贫、消费东多西少的局面,随着西部能源开发的进一步深入,能源生产与消费中心逆向分布将进一步加剧,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将形成主要能源消费区,西部、西北部和西南地区将形成主要的能源生产和调度区,其中部分地区将成为承东启西的调节区。

  “从‘十二五’开始,东部地区应逐步控制燃煤电厂的建设,最近环保部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对东部地区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设想,主要是针对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部分地区进行煤炭消费的增量控制,严格控制这些地区发展煤电,这个思路我觉得是非常正确和可行的。”江冰表示。

  他说,“十二五”期间,东部地区将以建设核电、燃气电站为主,煤电的建设应当考虑一些支撑电能的建设。对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要根据水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布局大型火电站,优化电网建设,促进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西南地区要积极开发天然气和重点流域的水电资源。

  总体来看,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将逐步形成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和蒙东、新疆五个综合能源基地,在中东部建设核电站,形成“5+1”能源开发总体格局,预计到2030年,西部的五个综合能源基地一次能源的供应能力将占到新增能力的85%,构成中国一次能源的基本框架与格局。

  相关链接

  关注“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七大重点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江冰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行业规划将突出七大重点。

  第一是优化发展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我国能源供应的基础,要稳步推进煤矿升级改造,加大油气资源开发,优化火电开发。合理控制煤炭产量,努力保持国内原油产量的基本稳定,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同时要积极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扩大电力、天然气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

  二是要加快推进非化石能源,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快推进水电、核电建设,积极有序做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利用,要确保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1%以上。为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和碳减排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加强能源输送管网建设,提高能源配置能力,加强连贯东西南北的骨干管网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通畅、安全可靠的体系。

  四是要加快能源科技装备创新,根据我国能源装备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明确重点,加强攻关,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能源装备自主化发展水平,初步形成基础建设、应用开发重大装备和工程示范多位一体的能源科技装备体系。

  五是加强节能减排,这是科学发展能源的要求,也是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促进能源开发和利用全过程的节能减排,通过集约开发能源资源,加强能源转化利用效率,加强能源需求管理,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平衡发展。

  六是要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统揽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坚持互利共赢、协同保障的原则,加强海外开发,深化和拓展国内能源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能源贸易,利用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交流,努力建设能源国际合作新秩序,保障能源安全。

  七是加快体制改革,通过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能源投资管理,加强能源税收财政政策指导,加强立法建设和行业管理等方式,推动能源行业的科学发展,“十二五”期间,还将研究和推动电力、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管网等能源行业的体制改革。(王大鹏 高乾)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