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访南开大学副校长、经济学教授佟家栋

http://www.gkong.com 2010-11-05 17:03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9月11日,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南开大学发表《解析全球竞争力》专题演讲。新华社发 李想摄

  在以“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主议题的本届达沃斯论坛上,“通过科学技术提升竞争力”作为四个分议题之首,是与会专家、企业家热议的话题。身为此次论坛议题组组长,南开大学副校长、经济学教授佟家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言简意赅地指出: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事实上,强调科技的作用是历届达沃斯年会不变的主题。佟家栋认为,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科技创新”一直被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手段,是人们寻找经济增长动力源的基础性因素,也是人们始终把它作为重要研究课题的原因。科技进步能够以“四两拨千斤”的效率,推动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更重要的是它使人类发展的理念得到革新。比如,过去人们认为生产出实物才是经济进步,现在人们则更重视追求高效的生产方式、便捷的生活方式、更高的生活质量。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曾公开表示,中国的创新能力一直被低估,他呼吁世界应该更多关注中国的创新产业。对此,佟家栋认为,中国在创新能力的发掘方面,优势和劣势并存:优势在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善于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攻克难关,支持技术发展,寻求技术创新,这一能力是西方很多国家难以具备的。从这意义上,施瓦布的观点确有道理。但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只有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技术创新才有基础。因此我们不能盲目说自己已经与西方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应客观看待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在强调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借助现代信息交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科技创新理念和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向工业化前进的过程中,始终注重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建设起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和带动能力的现代产业集群,促进了我国由制造大国逐步向制造强国转变。在新的发展阶段,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的变化,全面提升国民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国家竞争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历史的经验证明,每一次经济衰退之后,科技创新都能够取得新的突破,并由此带来一轮新的经济增长浪潮。佟家栋说:“本次达沃斯论坛之所以深入研讨此课题,就是试图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找到经济增长的新的驱动力。因此上,如果科技创新能够成为一种态势或潮流,那么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就是可以预见的。西方国家在经济危机后,试图从传统科技中找到重要推动力,并朝着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方向探索,期待以此来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甚或产生一场新科技革命。但这种尝试需要时间,在没有积累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划时代的推动力是难以形成的。

  佟家栋告诉记者,在本届达沃斯论坛公布的一份“科技先锋”名单上,来自5大洲13个国家的31家公司上榜,这些公司经营的领域预示出现代科技创新的共同发展趋势。从全球来看,目前的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几个领域,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开发,能源的节约使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修复和再生,健康经济发展等。这些都是目前新科技革命的主攻方向,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将使人类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减少对自然的依赖。

  9月11日,克劳斯•施瓦布在南开大学为青年学子解析全球竞争力时表示,中国大陆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增强,在《2010-2011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中,中国已由去年的第29位上升至第27位。与金砖四国中的另外三国相比,中国无论是从总分数还是从排名,都遥遥领先。“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已渐渐地融入了世界,通过全球化、工业化等政策摆脱了贫困,但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等社会问题。”克劳斯•施瓦布说,“作为中国较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天津就已进入了创新型发展阶段,技术创新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佟家栋说:“科技创新是现代产业的重要支撑,可以说天津经济发展的每一步都是科技部门和企业、产业之间互动的结果。”他认为,推动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包括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人才引进和培养、科技创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科技创新环境的营造等等。

  佟家栋说:“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基地,据教育部统计,近几年来高校对国家科技创新、技术发明和知识创新的贡献占到总体的75%以上,称得上是科技创新的主角。高校不仅仅出创新成果,更重要的是创新人才的培养。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高校的科技创新真正变成现实生产力,变成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这方面讲,我们与国外高校比较还有明显的差距,科技成果转换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目前我们还没有很明确地划出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职能界限,没有明确二者关系,也无法实现很好地对接。”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