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转型:我国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主旋律

http://www.gkong.com 2010-12-13 12:04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光明日报社理论部、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科学发展与区域转型学术研讨会”,日前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1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区域转型这一主题,就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以及河南构建中原经济区等若干前沿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与会专家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认为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处于大变动时期,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首先,从投资产业和经济空间变动格局来看,正在不断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转移和移动。其次,从整个国家的区域分工格局来看,区域之间分工正在从垂直分工、产业分工走向价值链分工,东南发达地区正在成为产业链的高端区域,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在逐步加快。再次,从国家层面来看,区域战略布局呈现出多层次、多极化、全方位的新态势。

  会议就我国区域经济的竞争和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认为:当前沿海和内地要素禀赋的差异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产业转移建立梯度发展、产业链分工、市场细分等区域分工的新机制,沿海和内地完全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的分工合作关系。尽管目前具备通过产业转移建立区域间分工协作关系的条件,但由于存在“东企外移”的可能性,以及内地承接产业转移区域之间的“逐底竞争”,合理的区域合作关系仍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协调。因此,要着力采取措施鼓励沿海和内地通过产业转移建立分工协作关系,下功夫改善中西部软硬件环境,引导“东企西移”而不是“东企外移”。

  与会专家认为:以河南为主体包括周边的中原地区27个城市具有血脉相通、文脉相近、经济相连、水平相近的区域特点,有共同的加快发展诉求和承担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具有广泛深度的合作空间。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上落后于东部地区,要实现中部崛起首先需要中部各省区的创造性发展实践和不懈努力,由此在中原地区数十个城市间建设中原经济区,构建一个互惠多赢的区域合作机制,促进中原地区加快转型和发展,形成加快中原崛起,支撑中部崛起,促进东西互动,服务全国大局的局面,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建设中原经济区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与长江中游经济带形成南北呼应,有利于促进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的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继续坚持不以牺牲农业特别是粮食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通过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在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发挥中原文化的独特优势,创新文化发展形式,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转变,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更大贡献。(王建国)

  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明确 区域经济更注重协调发展

  李雁争刊发时间:2010-10-19 10:56:00上海证券报

  18日公布的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明确,未来五年,我国“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对此,业内人士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推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合作将更趋活跃,并带动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

  五中全会还提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维新对记者表示,以上目标是在“十一五”规划全面实现的基础上提出的,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十二五”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说,“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时期,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则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年6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简称“规划”)已经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这一规划为今后五年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推进奠定了制度基础。规划在国家层面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并明确了各自的范围、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

  最值得关注的是,规划对不同的功能区提出了不同的绩效考核体系。比如,针对优化开发区域,将强化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自主创新等的评价,弱化对经济增长的评价;针对重点开发区域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优先的绩效评价,突出承接产业和人口转移方面的考核;对于限制开发的生态地区,强化对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评价,不评价工业、财政收入和工业化、城市化等;对于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评价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完整性。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GDP至上”的思想在地方各级政府中持续蔓延,无论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都没有摆脱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现行政绩评价机制不合理。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牛凤瑞认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就是给地方政府戴上绳索,不可以信马由缰。”

  而随着地方政府发展观念的改变,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不断推进,人才、物资、资金、技术、资本、信息等不同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更加便利和频繁,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将在市场中获得了更为有效的价值认定。

  “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原有的资源优势将面临一个定位的过程,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将更趋活跃。”刘维新表示。 ⊙记者 李雁争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