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物联网引发新浪潮 产业发展需规划先行

http://www.gkong.com 2010-12-13 16:09 来源:中国社科研究所

  物联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明这一波信息产业的浪潮并没有停息,而是在进一步深化、延伸与扩展。不少专业人士把物联网称之为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是信息产业新一轮竞争的核心领域。预计10年内物联网会大规模普及,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其产业规模比互联网大30倍。美国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

  不久前,笔者随有关部门对北京的两家物联网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到我国在物联网的应用上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在2008年奥运会上,有关企业为奥林匹克公共区的指挥中心提供了人员及车辆定位、管理及指挥调度,以及在发生危机下应急处理等无线网络运营业务,充分发挥了专网准确、安全、快速的特点,成功地以稳定可靠的物联网体系为奥运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良好服务;2009年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集结疏散系统中,有关部门通过整合路面摄像头、地铁摄像头、移动视频车,实现了系统整合视频、定位、传感和管理技术的综合应用;上海世博会也成功地运用了物联网技术,处理票务、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在北京,有关部门通过有毒有害气体远程防控系统、锅炉节能减排监测系统、平安校园综合安全防控系统等建设,建设物联网综合示范区;在山东,一些企业为汽车贴上电子标签,远距离"遥控"每一辆汽车;还有一些企业利用RFID技术对肉食品安全进行追溯。

  从应用范围看,物联网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交通、安防、物流、零售、电力、金融、环保、公共安全、工业监测、医疗等领域。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上,物联网至少可以解决以下管理问题。一是可以强化现场的实时监管,便于及时了解各类物质设施与周围环境的状况。比如,更多地使用物联网监测环境污染状况,可以提高监测效率,有效防止企业偷排污水等状况发生。二是实施一体化的系统性管理。比如,通过物联网对农业耕种、田间管理、粮食生产、食品加工的全过程管理,可以解决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安全问题。三是可以处理大容量、海量信息的复杂性管理问题。这适合于处理庞大系统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以便及时解决矛盾。四是可以提出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节约大量的资源与能源,提高管理效率。

  事实上,物联网的良好应用,尤其是在智能电网、智能办公、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可以改善系统运行效率。通过物联网,可以通过对用户端与系统整体运营状况进行实时监管,采用最经济与最安全的模式、方式将系统进行流程化管理,实现系统资源的最优配置与利用。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江西省电网对分布在全省范围内的两万台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用电检查、电能质量监测、负荷管理、线损管理、需求侧管理等高效一体化管理,一年来降低电损1.2亿千瓦时。在智能办公方面,国外一些先行企业已经实现较高水平的智能办公,节电省电特性明显。员工刷卡进入办公大楼时,所在办公室的空调和灯会自动打开;员工离开办公楼时,办公室的空调和灯又会自动关闭。思科已经开发出"智能互联建筑"解决方案,为位于硅谷的美国网域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节约了15%的能耗。在交通运输方面,物联网也大有用武之地。

  可见,物联网的发展,将为产业和区域的发展、公共安全的维护、各类灾害与风险的防范提供可视化的工具,实现更加透明清晰的感知、更加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更加智能化的管理,可以把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更好地结合起来,带有资源消耗低、波及范围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正因如此,国内许多省市都把物联网作为新兴重点产业加以扶持。以北京市来说,2009年7月北京市就提出,到2012年底,把北京建设成城乡一体化的数字城市、资讯便利获得的信息城市、移动互联的网络城市、信息新技术新业务试用推广的先行城市、信息安全水平一流的可信城市。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突破关键技术

  我国在物联网研发与应用方面起步较早,各地发展积极性较高,产业发展有一定的规模,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关键技术创新的瓶颈约束。但物联网产业的市场前景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各地都注意加强物联网方面的技术创新。在国内,北京、上海、深圳、无锡等城市都加大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创新力度,在连续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等一系列重要技术研发方面有明显创新。比如,北京市在视频监控、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技术研发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传感器、视频监控、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空间定位等方面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电子信息产业、软件开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这些,都为物联网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现实基础。

  物联网需要网络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搜索引擎、安全和隐私技术等技术的支持。如何突破核心技术,仍是中国物联网产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物联网产业的三个层面上,我国在感知层的技术创新相对落后,在芯片、传感器等方面的研发与产业化方面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在传输层的技术应用上,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差距不大;在应用层面上,还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加快感知层的技术创新,将会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中国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推动中国物联网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当然,目前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存在的问题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正如一些权威专家指出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缺乏、标准规范缺失、规模化应用不足、商业模式缺乏、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亦存在。在产业发展上还存在着一哄而上、各地自建标准、各行其是、市场严重分割等问题,致使正常的市场竞争效率不能有效发挥。这些,都对物联网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加强政府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引导与支持

  历史地看,在全球经济处于由低谷转入恢复性增长之时,新兴产业通常在整个经济增长中处于重要地位,目前的物联网产业具有这样的产业特质。在中国,物联网技术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物联网产业也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看,还应该加强政府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引导与支持。

  在具体的政策实践上,应该加强总体设计,可在"十二五"规划中加强物联网产业的规划;推进物联网技术标准、应用标准与行业标准的设立。对外应该参与全球标准的制定,增强在规范物联网产业标准方面的话语权。对内加快制定国家标准,以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应该打破地域封锁格局,促进企业跨地区的友好竞争与合作;应该积极推进一批政府示范工程的建设,发挥重大项目对产业扩张和技术创新的引导功能;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支持关键环节与重点产品的技术创新,重视感知领域的技术创新,争取在芯片等产品的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建立物联网的投融资平台,支持企业通过广泛融资尽快做大做强。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