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依靠自主创新提升装备制造水平

http://www.gkong.com 2011-01-10 17:33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上图几名技术工人在操作武汉重型机床集团自制的数字控制设备(11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熊金超摄

  武重的分量很“重”!

  这里生产的机床产品,动辄近30米高、近60米长,个个都是庞然大物,重达数百吨。多年来,作为国内产品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重型机床生产企业,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已经为国家能源、交通、冶金、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提供了近2万套重大设备,其中有上千套是首台套。此为一“重”。

  重型机械装备的生产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我们看到飞机上天、轮船下海,却很少想到这些现代化设施的生产都依赖于重型机械,若没有先进的数控重型机床,重型机械的生产就无从谈起。武重则是为生产重型机械提供装备的企业,可谓是重型机械的源头。此为二“重”。

  重型机床行业上世纪90年代曾全面亏损,武重也不例外。作为新中国“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之一,武重当时有上万名职工,在中部工业重镇武汉市的地位仅次于武钢,这样一个连续多年亏损的老国有企业如何经历阵痛、走出低谷,一度广受关注。此为三“重”。

  “武重块头不大,但分量很重。”武汉市副市长邵为民说,武重是武汉装备制造业的骄傲,创造过辉煌,也经历过困难,如今重新找到了市场定位,创新发展,为装备制造业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0年,经过长达10年的亏损后,武重首次扭亏为盈。此后,武重连续9年的产值和利润增长都超过30%。曾经不堪“重”负的武重,让人们看到了巨龙腾飞时的轻盈身姿;曾经步履蹒跚的武重,重新焕发了青春的活力!

  人们看到,一个全新的武重重型机床厂顺利实现了整体搬迁,设备的数控化率从5%上升到90%,由武重自己研制开发的新设备组成一个“永不落幕的展览”,在国内一流的巨型车间展示着武重超强的研发制造能力。

  人们看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机械工业高档重型机床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产业化基地等多个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先后“花落武重”,通过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武重在极限制造、多轴联动,以及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档数控机床研制方面屡创佳绩。

  人们看到,随着武重众多首台套的面世,重大装备行业对进口机床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国民经济关键领域技术突破的自主性越来越大。武重通过自主创新不仅挡住了大量进口,还成功地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武重”品牌现已输出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武重,何以重新焕发青春?

  困境中的坚持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武重依然坚守重型机床生产这个主业,没有放弃人才培养,没有放弃新产品开发,没有放弃技术创新。这种坚持不仅帮助企业“挺了过来”,对后来的发展而言,更像是一场市场观念的洗礼、一种人才的积累和技术的积淀

  在很多人眼中,武重的“重”曾经是不堪重负的“重”。

  “1万名职工,一年创造的产值才1亿元。”在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总经理彭斯林的记忆中,武重上世纪90年代由辉煌跌入低谷,资产负债率高达95%,这有整个机床行业市场需求不振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负担过重、效率低下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最大的任务就是求生存,千方百计地“挺过去”。“当时武重提出‘精化主体、放开外围、进军三产’,力保机床分厂这个企业的核心部分,外围配套全部放开经营,自谋出路。”彭斯林回忆说,那时他担任一个外围分厂的厂长,最大的压力就是到处找订单,想办法给职工发工资。

  现在回头去看,“放开外围、进军三产”的尝试有得有失,但“精化主体”对武重的未来却至关重要,因为这一举措在最艰难的时候保住了机床生产这个核心业务,也保住了一批人才,使武重的核心技术没有断层。那时重点培养的一批人才,现在很多人已经成为武重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

  不仅人才培养,当时武重的新品开发、技术创新都没有停止。当时,武重“放开外围”就是让配套厂走向市场,企业没有订单,配套厂要活下去就必须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对武重这样的老国有企业而言,这更像是一场市场观念的洗礼。

  很多创新在市场的倒逼之下发生。刨床分厂接到一份刨改铣订单,客户是用以加工铁路道岔的,工件非常长,按传统的铣床工作原理操作非常不方便。技术人员反复琢磨,最终推出了一项影响深远的创新:给机床安装可移动的龙门,工作时工件不动、机床动。武重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赵义春说,现在听来简单的这个原理创新,引发了一系列后续新产品。现在,武重研制的XK9720×400型数控龙门移动式镗铣床,还是国内加工铁路道岔最大的设备。

  当时武重在困境中采取的种种措施,也许只是为了求得生存。然而,现在回头去看,这种困境中的坚持不仅让武重“挺了过来”,迎来了机床行业的春天;对后来的发展而言,它更像是一场市场观念的洗礼、一种人才的积累和技术的积淀。

  2002年,武重实施债转股改革,多年积累的3.82亿元银行债务一次性全部转成股份。随后,“减员增效、优化重组”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措施让武重开始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代代传承的人才

  先进设备花钱就可以买,但一支熟练的技术工人队伍花再多的钱也买不来。武重深知人才对装备制造企业的重要性,“师傅带徒弟”等传统的技术人才培养方式,在这里被赋予全新的含义,一支代代传承的人才队伍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一支稳定的人才队伍,是武重在历经艰难之后重新焕发青春的重要成因。

  2000年,武重刚扭亏为盈就推出“人才工程”,着眼点是留住人才。“当时,国有企业的工资很低,机床行业形势好转之后,各种资本一拥而入,一些经验丰富的车工、铣工到外面很容易找到月薪四五千元的工作,武重的熟练工人流失严重。”武重副总经理黄松宁说,当时公司决定拿出专项资金奖励人才,技术人员分3档,一线工人分2档,每个月享受200元至600元不等的补贴。

  钱虽然不多,但却打破了“大锅饭”式的分配制度,也让技术人员感觉到了尊重和重用。对于这些在武重工作了多年的工人而言,事业和感情有时候甚至比待遇更重要。武重的人才流失状况由此大大缓解。

  此后,“人才工程”内涵越来越丰富。武重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合作,选拔优秀人才对口培养;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机械工业高档重型机床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产业化基地等多个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也成为人才成长的重要载体。

  “人才工程”实施10年之后,已经稳定形成了一支500人规模的人才队伍,其着眼点也从“留住人才”拓展到人才队伍的全面建设。“我们主要建设3支队伍,一是技术骨干队伍,二是项目领头人,三是表现优秀且工龄在5年之内的年轻人才。”黄松宁说,这3支不同人才队伍的建设,既培养年轻人,形成了人才梯度,又留住了高端人才。

  对装备制造企业来说,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几乎同等重要。赵义春说,技术人员设计图纸,必须了解企业的制造水平能做到什么程度,否则很容易“纸上谈兵”;图纸设计出来之后,产品能不能达到质量标准上限,机床的稳定性好不好,则与工人的制造水平高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先进设备花钱就可以买,但一支熟练的技术工人队伍花再多的钱也买不来。”曾经在大型企业工作多年的武汉市副市长邵为民说,一支代代传承的人才队伍,是武重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为了代代传承,武重费了不少心思。在老国有企业里面,都有“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如今武重却赋予这种老传统以全新的含义。

  大件分厂的李镇阳进厂才5个多月,就已经开始独立操作数控机床了。“没有师傅的指导,独立上机床至少要晚半年。”他说,师傅魏涛是大件厂首席工人技师,有一身过硬的本领,能当上他的徒弟,自己觉得很幸运。

  原来,4个月前,一纸协议“绑定”了魏涛和李镇阳的师徒关系:2年内,魏涛须负责教会李镇阳数控机床相关技术,并经考核认可。协议中除了规定责任,也列出权益:师傅和徒弟每月均可享受200元津贴,年终评先进等优先考虑。这样的“师徒关系”,武重今年共选出了60多对,并且均已签订合同。

  自主创新的勇气

  “签了合同的师徒,按硬性的指标规定考核,师傅教得尽心,徒弟也不敢马虎。”黄松宁说,给老传统注入新内涵,让“师傅带徒弟”产生了明显实效,也成为武重培养技术工人的重要手段。

  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到自主创新,武重的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一批自主创新的首台套重型装备在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武重人也越来越自信了

  两台卧式加工中心并排安装在车间,一台是从外国进口的,一台是武重自己研发制造的。“测试结果显示,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下,我们自己研发制造的设备,性能并不比进口的差。”武重总工程师桂林说,武重很多自主创新产品就是在与国外进口产品同台竞技中赢得市场的。

  “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一些急需的关键技术引进越来越难,我们若不坚持自主创新,很多领域就会受到制约。”彭斯林说,进入新世纪,武重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5%作为创新研发经费,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数控机床的研发能力与世界一流水平整体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在重型、超重型数控机床方面,武重自主研发制造的一批产品屡屡创下世界纪录,已在赶超世界水平。这些首台首套重型装备,在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武重承担了国家“863”项目攻关,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七轴五联动机床,打磨精度也由过去的1毫米提高到0.05毫米,彻底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在该领域长达30年的技术封锁,改变了长期以来生产螺旋桨一直靠手工方式的局面;2008年,武重自主研制的一台国内最大超重型数控双龙门移动式镗铣床,实现了多工位5面加工,其X轴加工长度可达57米,工效是普通设备的6倍,属国家重大装备的首台首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9年上海工博会,武重研发的大型WHCQ1600型高精度卧式加工中心,是加工“工作母机”的机床母机,精度代表了国内大型卧式加工中心最高水平……

  2010年,武重顺利实施整体搬迁,新厂不仅布局更加合理,新设备、新工艺的使用也大大提升了武重产品的稳定性和精确性。9月6日,武重生产的一台核电工业特大工作母机,经长江水道运抵中国二重集团镇江基地。这是武重研制的超重型数控单柱立式铣车床,加工高度12.5米、工作台加工承重量达650吨,均创下国内新高。

  “现在的车间,已经成为武重一个永不落幕的展厅。”彭斯林说,大量自制的先进设备一方面实现了“自我武装”,另一方面将武重自主研发机床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真实地展示在客户眼前,很多客户参观新厂后,一个劲儿地说“对武重的产品更有信心了!”

  “有信心”的不仅仅是客户,武重人自己的信心也更强了。“以前,总是用户提出要求,我们帮着设计,生产出来就交付使用,使用过程中再进行调试、改进。现在,我们可以主动设计新样品,做出样机,不断试验,达到最高水准再推向市场。”彭斯林说,自主创新已让武重由被客户主导转向自己主动把握市场。

  于是,近年来武重在核电、风电专用加工设备,船用缸套、曲轴、螺旋桨加工设备,铁路道岔、车轮、机车车体专用加工设备等方面屡有突破,其主导产品已完成向高档复合化技术升级,超重型机床全部实现了复合化加工,技术创新、极限制造能力均处于行业前列。

  “两个市场”的开拓

  开拓国际市场,为武重打开了一扇新窗,能敏锐地感知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先进技术的趋势。同时,机床行业的市场需求受宏观形势影响较大,市场多元化也能有效避免因需求变化带来的风险

  武重的自信不仅表现在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他们甚至把产品卖到了老牌的机床制造强国英国,让“武重制造”接受国际同行的检验。

  2009年,武重从英国谢菲尔德锻造国际公司拿下价值6000万元的订单,将XK2645型数控龙门移动镗铣床、FB260型数控落地铣镗床和CKX5280型数控双柱立式铣车床3台产品如期交付使用。其中,FB260型数控落地铣镗床是中国制造的超重产品首次出口英国。

  “机床行业和宏观形势息息相关。这几年国内市场需求很大,但我们必须考虑到市场波动的风险。”彭斯林说,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能有效避免因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于是,在国内市场一片向好的情况下,武重又提出了把开拓国际市场放在重要位置。

  重型机床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客户需求往往是“单件小批”,这使得欧美国家重型机床的成本很难降下来。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美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主动寻求购买中国的重型机床产品,武重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机遇,在国际市场强调“打包出售”的营销策略:即一次出售多种产品,不需用户分别订购,从而保证售后服务的便捷。

  “从诞生那一天起,国家给武重的定位就是生产全系列重型机床产品。多年来,武重的产品系列在国内重型机床企业中最为齐全。”武重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栾继清说,“打包出售”充分发挥了武重的比较优势:与国际同行们相比,武重的产品规格与质量能达到要求,价格便宜;同国内比,武重产品的门类比较齐全。

  “开拓国际市场为武重打开了一扇新窗,能敏锐地感知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先进技术的趋势。”栾继清介绍道,很多采购商走访了多个国家的多家企业,谁掌握什么技术,能达到什么水平,都清清楚楚,武重从他们手中拿下订单,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技术,也能了解到竞争对手的优势所在。

  如今,武重的机床产品已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订单最多时占到全部订单的30%。现在的武重已经具备了在世界舞台上与国际机床制造行家同台竞争的实力!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