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北京市科研院走出创新驱动发展新路

http://www.gkong.com 2011-03-15 16:43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编者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形成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持续推动,将科技创造的成果回报社会,成为全社会可以分享的财富,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未来变革的重点所在。它需要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观念审视现有的科研体制和文化,从社会均衡发展的角度选择科学研究的定位,探索科技带动社会发展的路径和模式。

  北京市科研院选择“以应用牵引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发展思路,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支撑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生产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其特色的定位和作用,为科研机构在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本。

  本报讯(记者晏燕)“我们终于把‘云计算’从高高的云端接到了大地,让它为在京企业研发设计提供便捷高效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在10月20日举办的“全国超级计算技术年会上,38岁的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市科研院)计算中心副主任曾宇,用大量的实例介绍了他们团队所从事的“垂直工业云计算”研发经历,引起了与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将高端的科技成果及时应用于解决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是科技对社会最实用的贡献”。尽管依例“全国超级计算技术年会”总是讨论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前沿问题,但曾宇还是认为,这个“让‘云计算’成为传统产业升级支撑平台”的“垂直工业云计算”思路一定会成为大会的热点话题。事实与曾宇所愿不谋而合。

  成为话题中心人物的曾宇显得十分冷静,称这是一个环境促成的创意。“如果在中科院计算所我只会考虑设计功能更为强大的云计算系统。而进入北京市科研院,我们的研发目标发生了变化,我们必须考虑科技如何为北京市的发展服务。”

  两年前曾宇以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的身份参加北京市优秀干部选拔考试后,获得现在的工作岗位。

  “应用和创造价值是创新最主要的衡量标志。北京市科研院的特色就在于它能够持续开展应用研发为首都发展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北京市科研院院长丁辉认为,科技创新要能够从细节问题的解决上深入人心,科技人员要能够把科学规律与市场规律结合,把知识、技术转变为物质财富,形成高新技术企业与产业,成为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财富。曾宇和计算中心的探索,正是在践行“边研发边转化”这一发展理念,为此院里对他们的研发给予了大力支持,包括为他们引进高性能计算机提供担保。

  北京市科研院成立于1984年,作为国内最大的地方科研机构,该院始终坚定应用研发的立院定位,“十一五”期间在工业云计算、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电火花精密数控机床、辐射改性材料、模式识别、城市公共安全、食品安全、节能环保、实验动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引进了300余名博士,目前该院5000多名员工绝大多数都在从事应用研发。

  “对于一个地方科研院所来说,北京市科研院的‘家底’还是比较丰厚的,但是这是一个定值,如果没有良好的机制和制度,它们就可能贬值、折旧。”丁辉认为,科技创新必须要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充分释放科技人员创新的动力和活力。

  北京是国内科技资源最丰厚的城市,中科院等国家在京科研院所已达300余家,近百家高等院校。这一庞大的科研集聚区域,使北京市形成了全球独一无二的科技资源高度密集的城市景观。然而大量的调研数据表明,产生于北京的海量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产业的并不多。随着北京市政府提出将在2050年建成“世界城市”的目标,一个严峻的命题摆在了北京市管理者的面前:独有的科技密集区域资源,能否催生一个以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科技北京”,为建成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北京市科研院的科研人员完成了一系列研发后,肯定了上述判断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发展路径: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持续研发和有效转化科技成果的院属研发机构,以创新带动创业、用科技创造财富,使科技资源转化成为区域发展内生动力。

  大量关于“世界城市”的研究成果,使北京市科研院更为明确了应用研发的立院定位。“北京市科研院的价值在于它迅速将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力。”丁辉认为,要解决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必须一方面产出面向市场需求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特别重视从研发立项到成果鉴定、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投融资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支撑体系。

  中央有很多在京科技资源不是为北京所设,但是有很多成果可以为北京所用。“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科研院积极发挥衔接中央在京科技资源的“踏板和桥梁”作用,搭建资源平台,探索技术转移路径,推动一批批高端科技成果在京落地转化。该院与中科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了6个联合研发中心,前者具有应用研发的优势和对区域科技发展需求的深度了解,后者则具备国家一流的基础研究和高端创新人才与装备,两者结合取长补短,双赢效应开始出现。由该院劳保所与中科院计算所共同完成的“大型场馆人员应急疏散计算机模拟研究及在奥运场馆中的应用”的研究课题,通过计算机仿真,对大型场馆出现应急情况下的人员逃生提供了解决方案,其科研水准被有关专家评价为“达到国际一流”。这一科研成果被迅速提供给奥运安保部门加以应用。

  该院还建立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市科研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参与了一批产业联盟,积极参加国家、北京市和企业三方的研发活动,与北京的一批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共同破解了一些首都发展难题。

  为了激励科研人员参与科研攻关、推进成果转化的能动性,该院多年来一直持续鼓励科技骨干人员通过参股入股的方式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并积极探索以知识产权作为股权激励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人员一旦完成了科研攻关,即可以带着成果创立企业,其中主要研发人员的个人占股可达30%。2009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试点的前五家单位都来自该院。实践证明,此举对于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效果明显。

  “十一五”期间,该院每年获得北京市政府经费支持约3亿多元,与此同时该院积极争取一批竞争性项目,今年该院全年预计总收入将达近40亿元。这与该院持续推动收入结构调整,积极探索稳定得到政府财政收入、努力竞争研发项目、加强面向社会与市场服务的收入模式有着重要关系。根据该院“十二五”规划,全院的总收入到“十二五”末期将达100个亿,全院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将超过100亿元的社会经济总量。丁辉认为,一旦将知识、技术与资本有效结合,就能产生倍增效应,总收入100个亿是一个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应用牵引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发展思路和有效的机制创新,使北京市科研院在科研机构林立的京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丁辉说:“在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我们这支‘生力军和突击队’将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深化科技创新,为推动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