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2011电气行业面前仍是一条“康庄大道”

——延续2010年复杂态势

http://www.gkong.com 2011-03-25 14:40 来源:电气中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0年全年经济数据,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正在逐渐由政府推动转为市场驱动。

  “2011年的中国经济应该是2010年复杂经济活动的延续。如果说,2009年的中国经济是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则是最复杂的一年,2011年则仍然在延续着这种复杂的态势。因为2011年以至于2012年都是中国经济转型之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求在预测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时表示。

  就电气行业而言,年末岁初之际,无论是智能电网,抑或农网改造、新能源、特高压建设投资,均陆续传出利好消息:电网建设成为2011年电力投资的重点,而与电源建设相配套的设备行业也面临巨大发展机遇。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电气行业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

  “要紧扣‘高端、创新、基础、融合、绿色’这十个字,做好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争取全行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如此总结。

  恢复增长

  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看来,中国经济在上一个五年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11%以上的增长,物价的年均上涨率为2.9%。这是历次五年计划(规划)中的最佳搭配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继2009年中国经济实现9.2%的增速后,2010年增长10.3%也创下了我国自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

  事实上,虽然2010年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三个季度增速回落,在第四季度才出现的反弹, 但“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既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过热苗头,也避免了大家担心的‘二次探底’,正向自主增长的正常轨道过渡和演进。”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在此基础上,2010年中国经济调结构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回落了6.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近年来少见;外贸顺差规模连续第二年缩减,2010年下降6.4%;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92%。此外,高新技术产业2010年增长16.6%,增速比上年加快了8.9个百分点。

  随着相关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正在逐渐恢复。表现在电气行业,2010年行业发展由“恢复性增长”步入 “恢复增长”阶段,不仅摆脱了前一年的“负增长”,还在第三季度行业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出口交货值、贸易顺差等方面全面赶超金融危机前的同期最好水平。其中,部分高端装备出口竞争力上升,发电设备出口已占年产量的15%左右。

  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此前出具的报告显示,2010年电气行业经济运行形势比年初预期得要好,产销继续了上半年增速回升的势头,“V”形反转形态得到进一步确认;利润总额实现了35%以上的超大幅度增长;在列入重点统计监测的主要产品中,90%以上的产品同比增长。

  对此,业界专家表示,最近一年来国家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促进产业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节能服务业发展、推动电气设备智能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此阶段,电气企业需顺势而为,抓住发展机遇,在技术、产品、品牌、市场等方面,全面改造升级,做大做强。

  “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在可预见的2011年,电气行业面前仍是一条“康庄大道”。

  1月6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2011年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发展特高压是‘十二五’电网发展的重中之重。”未来5年我国将投资超过5000亿元,建成“三纵三横”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11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特高压输电线路总长将达4万公里,形成交直流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网架。

  此次国家电网正式宣布特高压电网建设规模,暗示着特高压电网特别是之前争议较大的交流电网建设,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特高压电网建设5000亿元投资也是智能电网2万亿元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以往电网建设的规律,设备投资约占到电网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这也意味着对于电气设备厂商至少有超过3000亿元投资在电网设备上。

  同时,我国世界首条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也将进行扩建。据了解,扩建工程总投资43亿元,并将在年内投运。

  由于特高压工程建设门槛较高,国内有资格分食这场“盛宴”的企业还属少数,不过新一轮针对特高压设备的研制已然拉开序幕。

  1月17日,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与沈阳变压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特高压设备研制。作为战略合作的第一项成果,双方正式签订特高压交流升压变压器研发项目合同。按照计划,2011年内双方将完成部分特高压升压变压器的研发、制造、试验和鉴定工作。

  除了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产业也是“十二五”阶段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众多企业及研发机构正在积极对标国际标准,着力攻克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如发展柔性直流电技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大容量储能技术、新能源并网控制技术等。

  业内人士表示,2011年、乃至整个“十二五”阶段,行业发展仍将延续高速发展态势,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建设有望成为拉动电力设备行业发展的“三驾马车”。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海生预计,我国在“十二五”期间高端电网的投资将达到7500亿元,全国电网投资将达到2.5万亿元,较“十一五”期间大幅增长,且增量部分完全来自特高压建设投资,超高压因需要提供对特高压的配套,围绕高端网架建设,未来5年电力设备产业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

  更为看好核电发展的齐鲁证券分析师刘江啸则用“核电开道,智能电网保驾、徜徉于自动化智能化未来”来概括未来电气行业发展形势。

  他认为,鉴于“十二五”期间,装备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将提升到8%,2020年将力争达到15%的政策目标或将形成将近30%的行业复合增速,这对于持续支撑整个重型装备制造,特别是核电核岛成套设备制造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刘江啸预计,未来十年间,在假设电网投资不增长的保守前提下,按照既往技改投资比例计算,平均每年用于电网智能化改造的投资将不少于600亿元;若考虑对已有设施的改造和替代,则平均每年投资或将达到1000亿元。

  而工控自动化产品目前已经渗入到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在专业领域内发展的工控自动化与智能化系统集成商,包括道路交通综合监控、动力与传统系统智能集成等方向,都将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取得大规模发展。

  严防过热和过剩

  在众多业内人士共同期待着行业“春天”的同时,由于产业快速发展,且行业宏观调控缺失造成的行业弊病也逐渐浮出水面。

  继风电是否“过剩”的争论之后,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一号机组投产庆祝大会上提示,在我国核电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警惕产能过剩。

  其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是由于当前全国许多地区和企业,发展核电的积极性很高,跑马圈场、抢占核电设备,过早过快地开展前期工作等问题较为突出,为核电事业健康发展留下隐患。

  为此,针对此前内陆核电“大跃进”的问题,1月6日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优先安排沿海核电建设,稳步推进内陆核电项目”。从“积极”到“稳步”,也反映出国家对于核电发展“速度”的把握。

  然而,过剩现象还不仅仅局限于搭上绿色经济快车的新能源产业,在一些传统电气领域,行业发展呈现的过热和过快现象也屡见不鲜。

  就变压器行业而言,有知情人士指出,目前在国内仅特变电工、保变、西变这三大家本土品牌的企业变压器产能之和就在5亿千伏安以上。“加上具备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变压器制造实力,以及110千伏以下产品制造商的生产能力,我国变压器行业的总产能在30亿千伏安左右,而市场年需求量目前不会超过13亿千伏安。”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变压器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振岩担忧的表示。

  行业景气度高、企业蜂拥而至的现象必然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郭振岩回顾,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变压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约为20%,两三年前约为8%,今年500千伏以下产品的平均利润率仅在2%~3%,不少企业甚至进入负利率时代。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电力建设投资增长较快,一批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潜力巨大的国内电气设备市场,其中甚至不乏一些企业以兼并、重组的方式以期快速进入市场,但这种方式在促进企业间竞争、产业升级及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为产业过剩、过热发展埋下隐患。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目前像变压器行业这样的情况,在电气行业的其他一些领域,如高压开关、电线电缆等行业中也较为普遍。一大批中低端产品不但产能早已严重过剩,还引发了业内的恶性竞争。

  对此,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一段时期,电气行业部分领域的产能过剩将是调控的“靶心”,利用市场、行政手段多管齐下,严把关口仍将是2011年遏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和扩张的主要政策选择。

  总把新桃换旧符——专家寄语2011电气行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 张相木: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喜新不厌旧”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决不能脱离现有装备制造业基础,另搞一套新的产业体系。必须要和传统装备制造产业的改造提升相结合。要在不脱离现有装备制造业基础的前提下,重视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同时,也要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的关系;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关系等。

[page_break]

  当前,装备工业由快速回升向稳定增长转变的趋势基本确立,2011年全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高端装备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他六个领域的支撑。“十二五”期间,发展高端装备将重点选择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工信部还将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到2015年,要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基本满足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需要。具体发展目标为: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销售产值达到6万亿元以上;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业基础配套能力显著提升。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会长 隋永滨:

  能源装备避免产业趋同化

  近年来,我国能源装备自主化取得重大进展,成为支持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10年,先进能源装备仍是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三大动力”和其他中小发电设备企业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生产能力将过剩。目前,国家按照规划已形成东北、上海、四川三大核电装备制造业基地,核岛大型铸锻件、压力容器、主管道、核级泵阀、吊环等关键设备已有规划布局,并形成适度竞争。但仍出现另起炉灶、一哄而起的现象。又如天然气长输管线大型全焊接球阀,国家已安排三家企业投入巨资研发生产,现在至少有十几家企业买设备、上能力,四处开花。

  能源装备企业要避免产业趋同化现象,就要提高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目前,为核级泵阀配套的优质铸锻件供应严重不足,成为发展核电和常规火电的瓶颈。石化加氢阀门、火电高参数阀门进口高达90%。对这种优质铸锻件、核级仪控系统、石化加氢阀门、火电高参数阀门等产品,应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使之早日自主化,结束依赖进口的局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陈清泰:

  新兴产业的关键是发展模式升级

  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是发展模式升级,应进一步关注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建设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在技术模仿阶段,我国往往以加工制造为切入点,引进先进技术或接受产业转移,从而快速进行产业化跟踪,但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新兴产业,经济效益也比较微薄。如果这样的经济活动方式不转变,企业不能由低端制造向高生产率的设计、研发、品牌、营销产业链管理等环节延伸,就永远没有属于自己的新兴产业。

  实现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变革的关键因素是创新能力。新兴产业不是靠单一的技术突破就能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的优势地位也不是靠一次偶然的技术领先所能决定的。政府和企业应聚焦于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着眼于掌握核心技术,在引进消化技术的过程中,完成一次又一次技术学习的过程,并获得自主研发的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吕薇:

  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政策

  尽管我国一些可再生能源已经实现了产业化,但由于技术、成本等限制因素,短期内对传统能源的可替代程度仍然有限,未来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应在综合考虑各种利用方式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并制定长期稳定的开发和利用政策。加强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例如,协调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制造与利用,防止能耗污染留在国内,节能效益流向国外。同时,要建立新能源全寿命期内能源转化效率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在技术可行性的前提下,根据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确定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优先顺序和优惠政策。

  目前,我国新能源虽然门类较为齐全,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技术及其应用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核心技术,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发投入,完善研发、中试和推广相结合的新技术研发规划体系,在提高技术研发效率的同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快完善新能源的技术标准、设备检测和技术服务等配套体系,引导和支持相关产业及其市场的健康发展。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李俊峰:

  风电机组不可一味“贪大”

  “在1.5兆瓦、2兆瓦风机尚未完全成熟的时候, 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就在制定行业标准和招投标过程中,主张推广3兆瓦、5兆瓦风机,甚至将大兆瓦风机作为产业扶持政策的技术门槛,这种一味贪大求新做法值得警惕。

  我国风电装备技术师从欧洲,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欧洲出现了1.5兆瓦风机,直到今天,1.5兆瓦风机及以下占当地85%以上的市场,2兆瓦以上风机只有百分之十几。R epow er从2004年第一台5兆瓦风机下线,直到今天其投入运行的5兆瓦风机还不足10台。而我国在新疆哈密等大型风电项目招标中,直接剑指2.5兆瓦以上的大风机,数量涉及1000多台风机。

  除了个别大型风机制造商,全国有几家能造5兆瓦风机?即便是大型风机制造商,一年能造50台以上吗?有一家企业制造1.5兆瓦风机超过5年经验吗?面对这样的质疑,应理性思考,我国风电发展不能一味追求“大机组”,而要追求“高效率”;风机制造商也不能以大制胜,而要以强服人。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