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特高压装备国产化启示

http://www.gkong.com 2011-03-31 11:02 来源:国家电网报

  导读:3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以及能源装备制造的相关支撑技术,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先进输电装备。这是工信部官员首次在公开场合就大力发展特高压装备做出表态。

 图为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奉贤换流站工作人员正在安装电气设备。包鹏 摄(英大图片)  

   工信部副部长提倡大力发展特高压装备

  力促能源装备产业绿色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明确三大着力点,其中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和特高压装备。

  3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的2011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明确表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以及能源装备制造的相关支撑技术,加快促进能源装备的绿色低碳发展。他特别指出,实现能源装备绿色发展,一是要大力发展高效洁净燃煤发电装备;二是发展先进输电技术装备,大力发展特高压装备;三是发展智能电网。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工信部官员首次在公开场合就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和特高压装备做出表态。

  苏波提出,工业部门要努力为电力行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他说,“装备制造业与电力行业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为电力行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是电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十一五”以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和突破,在机组容量、效率、环保性能、节能节水等技术指标上不断突破和提高,为我国电力建设提供了先进、安全、高效的发电、变电设备。如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国产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顺利投入运行。

  在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产业方面,苏波表示,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要加快发展技术先进、清洁安全、经济合理的新能源装备,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电池及热利用装备,以及兆瓦级太阳能电站逆变、控制系统;掌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兆瓦级风电机组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

  提及核电发展时,苏波指出,应以先进核电项目带动核电装备发展,加快实现大型锻件、压力容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核电泵阀等关键设备的自主制造。

  在加快促进能源装备的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苏波认为,一是要大力发展高效洁净燃煤发电装备,积极应用超临界、超超临界和循环流化床等先进发电技术,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燃煤机组,统筹推进煤基多联产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组织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技术攻关。

  二是发展先进输电技术装备,由于我国电力供给与需求逆向分布,电力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新疆以及西南地区,而工业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他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先进输电技术装备,降低大规模、跨区域送电的线路损耗。”

  三是发展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可以有效地兼容风能、太阳能等间歇式新能源,能够加强电力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衔接,提高输配电效率。苏波强调,要加强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大功率储能、柔性输电等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研制。”

  苏波提出,还要大力发展其他新型能源装备,如先进的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关键技术设备、新型油气勘探开采装备、煤炭及其他非煤能源综合利用装备。

  此外,还要大力发展能源装备制造的相关支撑技术和装备。苏波表示,以太阳能光伏设备为例,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已居世界首位,但丝网印刷机、高温烧结炉等关键设备仍主要依靠进口,大大增加了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投资和生产成本。这就迫切需要加快能源装备制造的基础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力度,切实提高产业自主发展能力。

   链接:中国装备制造业趋向高端化

  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扶持政策即将浮出水面。近日有消息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起草的《“十二五”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完成,正在等待国务院批准。而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全国两会期间则表示,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内的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出台。

  据此,投资人士纷纷认为,作为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中的重要一环,装备制造业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将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

  据悉,根据此次规划,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海洋工程、智能装备这5个细分行业将受到重点扶持。规划预计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年销售产值将在6万亿元以上;力争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的30%以上,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25%。

  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装备投资多达万亿元,其中60%需要进口。许多高端制造业的装备,如90%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芯片制造装备,80%的石油加工装备,70%的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以及大型科研仪器、高端医疗设备等主要依赖进口。

  业内人士表示,装备制造业严格来讲是一国制造业水平的最高体现,中国制造能否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首先需要装备制造业的崛起。

  2006年国务院曾发布《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意见发布后,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但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过度依赖投资增长、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基础制造水平滞后、部分领域存在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能源资源利用率低、产品能耗高等问题。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市场装备需求急剧萎缩,中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势头明显趋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3月22日,在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产业发展论坛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重大技术装备处处长杨栓昌表示,据中美两国的国家统计部门同口径数据,中国已连续两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装备制造大国。2009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总值为2.22万亿美元,美国为1.52万亿美元。201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总值则达到了2.97万亿美元,同期美国为1.73万亿美元。但他表示,中国在高端设备制造上还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

  “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世界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认为,像中国重汽这样的重型汽车企业,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前列,但跟发达国家比还处在后面,与欧美国家最好的企业还有相当差距。马纯济说:“比如说我们保持产品标准一致性的能力还不足,就是说做一个样车或者做一百辆车,我完全可以达到世界水平,但如果天天做一百辆车,一年做几万辆车甚至几十万辆车,就难以保持统一的水准。这需要有严格的工艺和操作的技能来保证,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访谈:特高压工程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

  ——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大装备办公室呼淑清   

  3月17日,特高压真空断路器设备生产商华仪电气、国内唯一独立掌握全部变压器核心技术的天威保变等公司的股票逆市飘红,随后几天,其他几家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股票也纷纷飙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十二五”期间特高压发展规划,巨大的投资将使装备制造企业受益匪浅。

  “十一五”时期,随着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建成投运,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制造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大装备办公室呼淑清处长日前接受记者采访,对电力设备国产化现状及特高压交直流示范工程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回顾。

  特高压工程是设备国产化的一大推动力

  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国主要输变电设备的国产化情况如何?

  呼淑清:2006年至今,国产电力设备的技术性能水平有较大提高,很多主要产品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部分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研制方面,成绩突出。

  在输变电设备领域,随着一大批重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国产化能力不断提升。目前,500千伏、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已全面实现国产化,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设备也基本实现国产化目标,±800千伏换流变压器制造技术已经掌握,大容量晶闸管已经能自主研发,国内输变电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得以大幅提升。

  例如,我国首台特高压交流升压变压器额定电压1100千伏、三相额定容量120万千伏安,可直接将百万千瓦级发电机组的输出电压由27千伏升至1100千伏,减少发电厂接入电网的中间环节。该设备指标优异、性能稳定,代表了国际同类设备制造的最高水平。

  记者:推动设备国产化的动力有哪些?

  呼淑清: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我国主要输变电设备技术水平能够取得巨大进步,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特高压交直流示范工程对国产化设备的采用。无论是发展特高压技术,还是开发特高压国产化设备,国家有关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予以支持。

  我国政府对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提高设备国产化率一直十分重视。国务院将研究开发特高压输电技术与装备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为提升我国输变电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明确了奋斗目标。

  国务院有关部门还针对重大装备国产化目标,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国产化工作。例如,科技部将“特高压输变电系统开发与示范”项目列入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发改委确定了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并明确了国产化目标。国家发改委还把承担研制任务的重点企业在提升设备研制开发、试验条件和国产化能力等方面的技术改造工作,列入了重大装备产业化专项,从而大大推进了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国产化的进程。

  输变电设备升级需要政产学研用结合

  记者:特高压交直流示范工程建设是如何推动主要输变电设备国产化的?

  呼淑清:在国家有关政策支持下,我国的特高压交直流示范工程建设坚持设备安全可靠、先进适用和国内重点骨干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等原则。

  上述原则在工程建设实践中都得到了贯彻。以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为例,该工程的设备综合国产化率达到90%,超过国家发改委最初规定的70%的目标。通过参与该工程,西电集团、特变电工、天威保变等国内企业掌握了特高压变压器的研制技术,南通神马掌握了特高压复合绝缘子的研发技术,平高的开关技术得到提升,许继集团、四方继保等企业的继电保护技术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建设,国内制造企业初步实现了不同制造技术的有效融合和提升,以关键材料实现自主化为标志,逐步改变了输变电设备受到国外制约的不利局面。中国正在从装备制造大国转变为装备制造强国,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记者:建设特高压工程推动了国产化设备技术进步,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呼淑清:特高压交直流示范工程建设对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从中得到重要启示:政产学研用结合,依托工程推进装备国产化,是实现国内装备技术升级的有效途径。

  中国是唯一一个实际运行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国家。电网建设具有技术密集型特征,在没有用户支持的情况下,设备制造企业研发的产品的前景将难以预料。用户通过组织开展跨部门、跨单位、跨行业的联合攻关,推动了国内上百家电工装备企业参与特高压相关设备产品的研发。在互利、互补、共赢的合作机制下,我国民族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