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新能源人才缺失之惑

绿色发展推动岗位需求 人才缺失难题亟待破解

http://www.gkong.com 2011-04-18 15:14 来源:亮报

   导读:随着国家一系列发展规划的相继出台,向绿色经济转型的脚步,在这个春天里愈加铿锵有力。与之相伴的是,新能源就业迅速成为转型中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并呈现出热潮涌动的趋势。绿色经济的发展为新能源就业提供了什么样的机会?新能源产业面临什么样的人才供需缺口?新能源就业中的人才缺失问题未来将如何破解?

  现状

  绿色发展凸显就业机会

  进入4月招聘高峰期,各地招聘会上,“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情形仍在上演。今年,许多在新能源等领域择业的人士,明显感到了“供不应求”的优势。

  4月的第一周,在浙江与陕西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上,昱辉阳光能源、正泰电器、德力西电气等一批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知名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

  几乎在同时,一家知名国际商务咨询公司在其公开调研报告中称:“可再生能源人才在世界市场上非常抢手。”

  记者从亚洲企业领袖协会提供的数据中了解到,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资本密集型和二氧化碳密集型产业的就业人数已经在稳定地下降。而同时,在我国,与绿色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新能源产业等正在迅猛发展,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以风电为例,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风电基地,仅在2010年就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本报曾于2010年9月8日进行过相关报道。)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全年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达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10年秦山二期三号机组和岭澳核电站三号机组投产,总装机达到1080万千瓦,核电在建机组28台3097万千瓦,在建规模世界第一。光伏太阳能电池产量约占世界生产总量的50%,居世界首位。

  这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意味着随之而来的“人才缺口”。

  从2008年起,新能源行业就一直在喊“缺人才”。智联招聘网公开的才情分析显示:新能源人才的需求实际从2008年就开始多起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持续升温,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生物发电、垃圾发电、核电和燃气发电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

  人才供需失衡

  新能源产业的就业机会随着绿色经济发展在增多,人才供应却跟不上,这个问题一直延续至今。

  3月底,扬州日利达公司营销总经理黄家卫表示,过去的十年中,太阳能光热领域下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其中包括行业内人才缺失。

  “人才缺失”是整个新能源产业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核电领域,由科技部主办的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人才工作会议上,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抓紧培养和储备核聚变人才后备力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风能领域,专业人才缺乏成为产业发展瓶颈已是共识。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贺德馨指出,我国风电人才严重匮乏,研发专业人员、制造专业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风电场运维人员,以及高级管理人员都相对稀缺。

  对此,包括贺德馨在内的众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了担心:虽然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各省市都积极投入到新能源产业的建设当中,但我国新能源产业过度依赖成本优势,多数产业以加工制造为主,拥有自主技术比较少,核心技术层次问题仍然亟待突破。此外,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但存在严重跟风倾向,产业链结构明显不合理。

  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指向新能源产业人才缺失。

  数家人才招聘网站提供的数据综合显示,与增幅明显的需求比较起来,新能源产业人才供给并不乐观。在一些以新能源产业为发展主导方向的地区,这种表现尤为明显。据河北省保定人才网数据显示,今年4月,以汽车、环保、电力为代表的绿色低碳行业的职位需求数同比去年分别增长了98.6%、107.3%、137.5%,而应聘人数寥寥,人才缺口很大。

  追因

  人才“捉襟见肘”

  原因何在?

  “捉襟见肘”,这是业内对新能源人才供应境况的评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专家张丽宾认为,就业成本或许是造成这种境况的一个重要因素:绿色发展对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提出严峻挑战,技能转换和提升成本巨大;一些新的绿色岗位被创造出来,但所需投入巨大,技术成本高昂。

  也有人认为,供需双方需求错位是一大原因。“从企业招聘的要求看,目前新能源人才的招聘难,主要是经验要求的错位。”智联招聘的一位负责人说,他认为,一些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来的历史并不长,所积累储蓄的技术人才经验并不多。但企业招聘时,对经验的要求又过高,还常常有不少附加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才供需的不平衡。

  但更为普遍的看法是,培养渠道过少才是造成供需失衡的直接原因。

  在新能源产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虽然目前不少大学有相应的专业依托,给这些新兴的绿色产业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人才补给,不过由于专业设置起步较晚,每年招生数量有限,加上培养周期并不短,目前真正已经进入新能源产业工作的专业人才为数甚少,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而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想要分一杯羹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对专业人才表现出求贤若渴的态度。

  一快一慢,一多一少,供需之间无法很好地完成衔接,人才供应当然“捉襟见肘”。

  求解

  企业:引进与培养并重

  市场机遇和人力资源,是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不可或缺的因素。为了取得更大发展,已经抓住市场机遇的企业正在积极采取行动来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一些企业采取了从国外引进人才的方式。“荷兰、德国的风电产业目前发展得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我们同荷兰的学校合作引进人才,通过让国内的人才同外国人才、专家一起工作来提升国内人才的水平。”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

  为了应对人才不足,一些企业聘请大学教师参与企业工作,再通过与学校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和网罗人才。

  安徽源钧公司一直与南京理工大学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该公司董事长刘鹏飞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目前,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产学研用联动的模式能够达成多方共赢,人才短缺的问题不仅可以通过企业自身努力来解决,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也会促进问题的解决。

[page_break]

  教育:140个新设置本科专业招生

  培育渠道不足的问题也得到了回应。

  2010年7月27日,教育部下发通知,同意并公布了全国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的名单,140个新设置本科专业获批。这些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将着重培养物联网、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材料与技术、数字电影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其中,北京高校新增专业16个。在京高校新增专业集中在纳米技术领域、能源技术领域、物联网以及新媒体领域,这些领域均为北京规划中未来将重点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加强绿色经济教育和培育绿色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相关学科可以直接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学术和技术支撑。”北京交通大学低碳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陈锋说。

  前景

  市场需求趋涨 就业前景看好

  业内认为,随着我国对绿色GDP越来越重视,新能源行业等绿色就业市场需求会保持一个持续的增长。

  新能源产业将是未来保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竞争焦点和战略制高点。由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的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的兴起,不仅有利于解决新能源领域人才匮乏的严重问题,而且对于缓解当前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薪酬低的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可再生能源总量比重将提高到15%,2035年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到我国一次能源总量的25%以上。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大量人才从事相关产业。据专家估算,到2020年,中国将有几十万人从事风电产业,其中包括数万专业人员;而在核电领域,若按照一个百万千瓦核电机组需要400名专业人员计算,到2020年,总共需要5000~6000名核专业技术人员。

  据此,有关专家预测,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的相关专业人才就业及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访谈:新能源人才培育需产学研联动

  ——访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主任张后雷

  《亮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的本科专业,设置这一专业的背景是什么?

  张后雷:新能源产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现有的能源动力类本科专业已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为此教育部开始考虑增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相关本科新专业。

  2010年7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南京理工大学等11所高校开办定名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新本科专业(代码080512S,工学,学制4年),为新能源这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人才培养平台。

  《亮报》:如何判断新能源专业就业形势?

  张后雷: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新能源”的科学与工程,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天然气水合物等;二是“新”的能源科学与工程,如洁净煤技术、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智能电网等。

  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目标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是要完全取代常规能源,而是要在国内社会发展和国际形势允许的条件下与常规能源协调共生,逐步形成优化的能源结构,以支持我国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新能源专业就业也包括在新能源企业就业和传统能源企业中就业(从事新能源方向的工作)两类,这两类企业存在互相重叠部分。新能源企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迅速,规模日益扩大,传统能源企业在新能源方向也在不断扩张,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迅速增加。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能源产业仍然会高速成长,可以预测其就业形势相当乐观。

  目前一些学校的能源动力类专业已在培养新能源方向的学生,但在数量上还远远不足,在面向行业需求的专业教学深度上也还需要大力加强。

  《亮报》:新能源人才培养如何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

  张后雷:我个人认为,培养专业人才、开展学术研究、技术开发及提供社会服务是几个关键点。学校培养可以考虑与新能源企业(包括系统集成商和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和设计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在学生实习、技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积极参与新能源相关产业学会组织的交流等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达到产学研用联动共赢的效果。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