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巨大市场引发外资布局中国潮

http://www.gkong.com 2011-06-15 10:00 来源:中国工业报

  金融危机,也是世界机床行业的转折点。

  2009年,位居世界机床制造前两位的德国和日本均遭重挫,产量下滑超过30%。

  同年,中国机床行业和中国经济却保持了同步的风景这边独好。当年实现产值4000亿元,增长率为16%,成为机床产值的世界第一,并由此超过了雄霸世界第一宝座20多年的日本。

  2010年,中国机床行业延续了这一态势: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00亿元,同比增长40%。

  时至今日,中国机床行业已集三大桂冠于一身:最大的机床消费国、最大的机床进口国、最大的机床生产国。

  对于外资企业来说,最吸引或诱惑他们的则是前两项。作为世界最大的机床消费市场,中国每年消费的机床量约为世界产量的五分之一,外企可以将他们的产品更多地销售到中国来。

  2009年以前,世界各国的机床企业在中国布局的也不在少数,但从2010年开始,到2011年,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外资转战中国的速度加快,其愿望也更加明确和急迫起来。

  2011年,我们听到外资企业重复率最高的一句话是: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

  正是在这一思想主导下,我们看到外企为中国市场规划的各种业绩指标都在增长:出口、销售指标、投资中国市场的数额等都要求增长,而增长率从10%、20%到40%不等,数字均远远超过这些外资公司的全球增长率。

  中国成为世界机床的兵家必争之地,我们一方面为此骄傲,另一方面也产生出很多紧迫感:中国的机床企业是否也认同这样的行业发展?面对外资咄咄逼人的进攻,国内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从本期开始,本报将陆续推出“外资机床企业在中国”的专题。以2011年机床外资调查报告及分析为首篇,陆续推出德国篇、日本篇、欧洲篇等一系列文章来展示外资进驻中国机床行业的种种表现和战略,以期加大业界对外企同行的了解。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床消费国,这已经是近十年来不争的事实。

  但像2011年这样外资大规模布局中国的举动,数年来还是头一遭。

  这也是基于以下一些事实。

  中国机床近年来一直存在巨额进口逆差。到2010年中国的机床工具行业的逆差达到100亿美元以上。而从进口情况来看,2010年机床工具行业进口净增63.7亿美元。

  进口居高不下,并且有增长趋势。从2000年以来,中国机床工具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逐年增大。到2010年我国机床工具产品进口总额为157.2亿美元,同比增长62.0%,并且比历史最高记录的2008年还增长了27.8%。

  每两年在中国召开的中国国际机床展CIMT,每届都是人满为患,展位满足率都只有40%~50%,并且由于众展商的追捧,此展在规模上已经由世界第三大机床展晋升到首位。2011年4月的CIMT2011,1200多家展商中又是一半的国际企业参展,显示出高度的国际性。

  国外机床,尤其是高端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前景,无疑是外商们布局的巨大动力。

  外企产品销量高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中国机床工具行业4000多家企业中,港澳台和外商控股企业的比例在10%以上。其中在中国建设有直营工厂的主要有德国的德马吉、斯莱福临,日本的三菱电机、沙迪克,美国哈挺、哈斯,瑞典山特维克、山高,韩国的斗山等。

  从世界机床排名前十位的企业情况来看,除了沈阳机床、大连机床为本国企业之外,其余8家企业,就有6家直接在中国投资或者合资。这6家分别是:德马吉、山崎马扎克、森精机、大隈、斗山、阿奇夏米尔。

  这些机床外企在中国的经营情况被看好。根据本报调查,66%的受访外资企业反映,他们在中国机床市场的销售情况比较理想。

  吉迈特集团的董事会主席卡皮博士4月表示,2010年德马吉在中国的销售额为1亿欧元,占据整个吉迈特集团销售份额的13%。中国已经成为德马吉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市场。

  日本天田株式会社是世界知名的钣金机械加工制造商,其专务高木俊郎在CIMT2011上透露,2010年天田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为10亿元人民币,占公司全球市场份额的8%。2011年公司预计中国市场的产值增长要达到25%。

  昆明道斯是捷克道斯与昆明机床的合资公司,主要生产刨台式和卧式机床,单台产值高。2005年合资公司成立以来,到2010年5年间,合资公司在中国销售了100台机床。

  扩大中国投资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就有一些外商陆续在中国投资建厂。本报调查显示,57%的受访外商表示已在中国建有工厂。

  以德马吉为例,他们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进入中国,现在上海工厂的人员已经达到300人。天田来中国的时间就更早,1982年他们投资1800万美元建立机器、模具、带锯条三大生产制造基地,面积1200平方米,至今已近30年。同一年代进入中国市场的还有瑞典的斯凯孚集团,他们1986年进驻中国,到2010年,斯凯孚在中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73亿元,拥有12个生产基地,4500多名员工。

  得益于中国市场的高速成长,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当世界其他国家的机床消费都呈现萎缩之际,中国市场仍然在强劲增长,这使外企们纷纷将中国作为销售的增长点所在。调查表明,58%的受访企业表示2011年在中国市场将有新的投资计划。

  一些外企将产品直接拿到中国工厂来生产。德马吉高层表示,他们会将很多产品逐渐转移到中国来生产,如德马吉的DMU系列产品2011年第三季度会在中国生产。

  一些外企则干脆在中国投资新厂。斯凯孚集团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汤母·强斯顿3月在大连表示,斯凯孚将在山东济南建立一家新厂,投资总额约5.9亿瑞典克朗(约6亿多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天田表示,2013年要在中国建立新厂。

  道斯机床是捷克的企业,主要生产卧式机床。由于昆明道斯的合作成功,道斯总部也加大了在中国的拓展力度。2011年他们在上海新近成立销售总部,开展原装机床的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上海道斯机床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彼得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1995~2005年10年期间,道斯总部在中国销售50台机床。但合资公司用5年的时间,实现了道斯总部10年销售量的两倍。总部由此意识到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力,2011年总部为上海销售总部制定的计划是销售原装机床20台。2011年1~4月,上海销售总部已经销售出七八台。

  普遍看好中国市场

  从中国工业报记者这次对CIMT2011几十家外企的采访来看,他们几乎众口一词地对中国市场表示出良好的预期。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向:67%的受访企业看好中国市场,认为中国机床行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

  意大利机床、机器人和自动化制造厂商协会主席GiancarloLosma先生以及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赖世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出以下共识:预计2011年意大利对中国的机床出口要增长20%。据了解,2010年中国从意大利购买的机床设备为3.5亿欧元。当年意大利机床产值的15%销售到中国,超过了出口德国的总量,跃升到意大利出口目的国的第一位。LOSMA先生还以自己经营的企业LOSMA公司为例,说明了意大利机床今年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该公司2011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52.5%。

  2011年,天田中国市场的增长率预计要达到25%。天田专务高木俊郎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太快,市场的成长率太高,天田要加强品牌战略的运作,努力跟上中国市场的发展要求”。

  埃马克机床集团,是以生产立式车床为主的德国企业。埃马克中国区总裁何浩然在CIMT2011上表示,2011年埃马克在中国的增长幅度即使不翻一倍,也是相差不远。之所以有如此豪气,也是因为他们有2010年的卓越业绩垫底:2010年中国市场产值5亿元,比上年翻了一倍。何浩然还宣布,要增加埃马克中国工厂的产量,太仓工厂的面积将会增加一倍。同时,还准备在南京建立新厂,生产零部件,将来形成以南京为生产基地,太仓为技术中心的格局。

  由于普遍对中国市场的预期良好,许多外企纷纷在中国布局,除了建立生产基地之外,还建立许多相关机构和设施,以更好地在中国开展业务。德马吉中国区总裁汉诺表示,2011年德马吉中国的产量要翻一倍,同时打算2011年要在西安建立技术中心。天田则准备投资2500万美元在中国投资建立一个金融服务公司,采取融资租赁、分期付款等方式为客户筹集资金。

  调查报告: CIMT2011国际展商调查报告

  2011年4月,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11)在北京召开,来自德国、美国、日本等29个国家的国际展商占全部参展商数量的一半,其参展面积更是达到50%。机床行业的国际知名企业也悉数参展,如德马吉、斯莱福临、埃马克、哈斯、马扎克、斗山、沙迪克、大隈、瑞斯GF阿奇夏米尔、哈默、因代克斯、森精机等。这些国际展商展示了他们最新的产品与技术,许多产品更是首次在中国展出。

  为了调查国际机床企业的发展及中国机床市场现状,《中国工业报》在展会上开展了机床外企的调查,下发调查表120份,收回96份,获得了大量翔实的数据,以下调查数据于2011年4月12日采集。受访企业包括瑞士的斯伯克数控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意大利的MCM加工中心、机床制造企业意大利JOBS公司、比利时的钣金加工设备制造商LVD公司、德国的吉迈特集团等。

  受访者中,其他管理人员(24%)和中层及管理人员(23%)数量最多,其次是技术工人(13%)。这表明外企在参展中,除了为出展配备基本的管理人员之外,也将一大批技术人员调到现场,以满足客户和观众对技术知识的需求。另外,受访企业的行业分布依次为:刀具(24%)、数控系统(20%)、加工中心(16%)、大重型机床(12%)、金切机床(10%)。中国功能部件的自给率较低,特别是那些关键、高端的零部件很多需要从国外进口,本次展会以刀具及数控系统外企参展数量居多,也表明外企正是针对这一市场空缺,开展对中国市场的销售。

  如图1所示,67%的受访企业看好中国市场,认为中国机床行业未来还有很大发展,排在其后的是22%的受访企业,他们认为中国机床行业未来还会发展,但增速会减缓,只有8%的受访企业认为目前形势不明不好说。

  “中国是机床消费最大的市场”,这是许多国际展商达成的共识。世界著名机床生产厂商吉迈特集团的董事会主席卡皮博士在展会上表示,中国占据整个德马吉集团销售份额的13%。中国是德马吉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市场。预计2011年吉迈特旗下的德马吉机床产品将在全球达到140亿欧元的销售业绩。

  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促使很多国际展商陆续实现了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

  2002年德马吉在上海建厂,其中一些产品已经实现了100%的本土化生产,如德马吉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Ecoline系列产品就完全在国内生产。同时,德马吉上海生产的产品除内销外,也出口至全球各地。不仅德马吉,还有许多外企如斯莱福临、埃马克、哈斯等也在中国建厂投资。

  据调查,57%的受访外商表示在中国上海、武汉等地建有多个加工厂。不仅如此,58%的受访企业表示今年在中国市场将有新的投资计划。例如,上海机器人有限公司计划今年对新工厂进行功能性扩建,牧野机床有限公司称今年在中国市场有很高的投资额度。

  当被问及“您对本届展会最新的技术和产品的评价如何?”时,46%的受访者认为本届机床展有很多新的技术和产品,而27%的受访者认为新的技术和产品不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则表示,不少国外展商此次展示的是他们最新的产品,而且很多产品在中国是首次亮相。例如,德马吉就选择展示了28台最佳性能的机床,并在全球首次展出了CTXdelta和DMU600P两款新机床。埃马克机床的K200型滚齿机重磅出击,更是将先进的技术和达到极致的通用性与柔美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外企都参加过CIMT,有近92%的受访者表示参加过往届的展会,而且很多企业是每次都参加。从外企感兴趣的活动调查中可以发现,他们对展品、技术推广活动的兴趣浓厚(63%),而对开幕式的反应平平。同时,技术交流讲座也广受外企欢迎,对它的认可度达到27%。这一统计表明,该项调查是与多数参展商参展的主要目的相吻合的。展商参展,一方面是展示自己的最新技术成果,并与客户洽谈业务,另一方面是来了解和学习其他同行最新的技术成果和机床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据了解,仅MAG美艾格工业自动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就举办了10场主题为“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重点行业的最新加工技术及解决方案”的技术交流讲座,吸引了众多观众。

  由于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及此次展会的国际影响力,根据这次调查,78%的外商达到和初步达到了推介产品和技术、交流的目的。

  另外大部分的外企展商表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良好。如图3所示,66%的受访外资企业在中国机床市场的销售情况比较理想,另有33%的外资企业在中国的销售情况一般。

  尽管被视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大国”,我国的机床生产却只是大而不强。如图4显示,只有14%的外企将中国的同行当做他们的竞争对手。在他们排名的主要竞争对手中,欧洲国家的企业位居第一,为43%;其次是日本等亚洲国家,为24%;其三是美国等美洲国家,为15%。

  2006年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发展装备制造业,并在2009年开始实施专门针对机床行业的数控机床重大专项,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调查结果显示,近半(46%)受访外商并不将这一政策倾斜视作威胁,他们认为中国的相关扶持政策并不会影响其在华市场的投资与发展。只有27%的外商认为这些扶持政策对他们影响很大,建议取消这些政策。有数据显示,国内高档机床市场中进口和原装品占到85%,而国产数控机床中超过70%的产量来自于附加值较低的简单经济型数控机床。作为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机床行业,核心技术仍旧是机床企业发展的关键,如果仅仅只是通过国家政策的推动,行业是否能够实现技术和体制的突破,尚值得商榷。真正推动产业的永远是市场,是需求,是技术的不断创新。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