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物联网能否成为大安防时代行业发展新机遇

http://www.gkong.com 2011-06-29 14:04 来源:CPS中安网

   国家物联网战略将在十二五期间得到大力推进。从2011—2015的5年,将是掘金物联网的关键时期。物联网能否成为安防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国家物联网战略发展中,安防能做什么?当如何立身?

  从近期各地发布的十二五期间物联网规划纲要看,智慧城市是各地物联网建设的主要目标。城市公共安全、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环境保护、智能楼宇、智能电网、物流管理、智能工业、数字化农业、数字城管、智能社区、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区域子项目构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从这些项目的情况看,物联网城市建设并不是从零起步,各地的物联网城市建设实际上是以已经开展了多年的数字城市建设为基础的。如北京市在以智慧北京为核心的物联网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北京已经有了10年的数字化城市建设的基础,未来10年,北京将在数字化城市的基础上,用10年的时间建设智慧北京。在过去的10年,北京市已经广泛采用网络、RFID和传感器、GPS监控、视频监控等技术在城市交通、市政市容管理、水务、环保、园林绿化、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自动化的监测和管理,为全面建设智慧北京、感知北京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北京将通过整合现有城市管理系统资源建设,同时在全市构建统一的物理网架构体系,推进全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和物联网应用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实现全市资源的整合、信息的共享和业务协同。

  可以这么说,在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数字化城市的基础和格局奠定了未来智慧城市的框架基础。

  物联网与数字城市的建设内容、架构及技术支撑

  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物联网与数字城市的建设内容和架构。中国安防行业知名的学者型专家,CSST中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曹国辉在他的著作《数字中国,物联天下》中,对物联网与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容、架构和技术支撑做了清晰的梳理。

  曹国辉将物联网与数字城市建设内容按照“安全”“便捷”“健康”“高效”“服务”四个建设目标进行了分类。整个物联网与数字城市系统架构于融合了智能感知层、泛在接入层、共性平台层、个性应用层的体系中。共性平台是物联网的运营支撑平台,负责信息的处理与共享,信息在此平台汇集,整合实现应用。运营平台是物联网的根本,运营平台的核心也一个是架构,另一个就是标准。物联网共性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子系统的建设,是城市物联网建设的主要内容。感知、计算、互联三种技术是物联网系统实现的关键,三种技术力量融合,才能实现物联网。从应用的层面看,最基础的应用是数字城市,再往高级发展,实际上叫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将物联网更核心的感知,更智能的分析,更综合的服务,更泛在的互联,这些特质成就了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不但具有预测能力,还具有决策判断能力。预测和决策能力实际上就是物联网对城市管理最大的作用。物联网对城市的管理需要通过多个应用子系统实现,这些子系统发挥着安全、便捷、健康、高效、服务五个功能,让一个城市变得更加安全。这些子系统包括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平安城市[无段落样式]正文视频监控系统,报警服务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消防安全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智能社区系统,数字城管系统,城市一卡通系统等,也包括现代化物流,智能建筑等;健康方面的管理包括一些远程医疗,紧急救援,远程看护等居家健康管理系统。

  物联网作为实现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撑,包含了丰富的技术内涵,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有三部分:前端的透彻感知技术,中端的泛在网络接入技术和后端的智能数据处理技术,三种技术融合共生。

  透彻的信息感知技术属于感知层,包括了传感器与传感网技术、RFID技术、视频监控技术、遥感遥测技术、条码标志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等等。物联网中的透彻感知技术,更强调对信息感知的范围和强度,通过大范围的布置传感设备,建立感应基站,联通各种信息通信网络,形成一个覆盖全面、稳定、通畅的感知世界。物联网的泛在接入技术包括了目前所有的网络传输渠道,包括有线接入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目前成熟的网络包括通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等。感知层和网络层是物联网的基础,是对物体信息的感知和传输,要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管理,达到真正的物物相连,则依赖于对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与处理的平台应用层对物物相连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智能的处理、分析和应用,实现物联网的价值。这些技术就是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云存储技术和异源异构数据的整合技术。

  发展物联网技术应把握两个重点方向,一是物联网技术在产品和系统方面的产业化,二是物联网综合运营平台的产业化。

  物联网产品系统的产业化包括五方面的内容:感知识别;新型传感;通讯传输;微控制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

  物联网综合运营平台的产业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物联网应用中心。面向物联网应用,建设系统集成与组网测试公共支撑平台,提供物联网体系结构,通信协议,能效设计,网络性能优化,动态能量管理,安全保护与可靠性等系统调试,测试、监控和仿真工具,开展物联网系统架构、信息交互、接口技术、协同信息处理等国家标准的符合性验证和应用模拟。面向生产制造、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计算处理、信息交换、数据存储灾备和资源互调共享等共性技术服务。二是建立物联网研发中心。面向物联网产品研发和生产,建设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公共技术平台,提供微传感器、微执行体、微结构器件、光纤传感器、RFID与读写器件等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开发测试环境。建设微系统工艺平台,提供产品定型、中试生产需要的净化厂房、工艺装备和测试工具。三是建立物联网信息安全中心。面向物联网信息感知、数据传输、计算处理和系统应用,构建覆盖全程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微功耗、低成本安全电子标签、传感器专用安全芯片、MEMS安全技术、无线及光纤传感网络安全技术、数据智能处理安全技术和安全中间件等产品的研发,形成全国物联网信息安全产品生产中心。面向物联网应用,开展物联网信息[无段落样式]正文一级标题安全需求分析、安全策略制定、安全技术架构设计,提供安全咨询、产品和系统安全测评、数据恢复、安全加固、应急响应、人员培训以及信息安全运行管理服务。

  大安防为什么是物联网最核心的应用

  大安防为什么是物联网最核心的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支撑?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在城市物联网建设中,安防企业能做什么?强项在哪里?

  物联网的发展是由应用驱动的,而不是技术驱动。发展物联网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资源的高度整合和科学调用,通过科学预测和分析实现精细化的社会管理。运行于物联网平台之上、基于各领域的管理应用子系统是实现科学预测判断、精细化管理这一目标的根本手段。通过对物联网和数字城市的建设内容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到了物联网和数字城市需要做什么。在物联网的建设中,仅建基础应用平台没法用,仅建运营平台也没法用,大的运营商,平台供应商做的都是大的共性的东西,个性化的可以实现具体应用的,还必须要建基本的应用子系统。这些基本的应用子系统,就是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报警服务平台,出入口控制、消防安全系统,智能家居系统,智能社区系统,数字城管系统,城市一卡通系统、智能建筑、远程医疗,远程看护……包括金融、教育、司法、环保等等各类行业应用中纳入了业务管理的安防综合平台,都是安防系统。甚至城市应急指挥系统也是以分层部署,多级联网,统一调度的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为依托平台。

  物联网建设70%以上的应用子系统都是安防系统,这就是物联网和安防最天然的紧密联系。而安防行业及安防应用、安防技术本身的演进发展,也似乎冥冥中注定就是为承担物联网核心应用的重担而来。

  中国安防行业经过了从传统模拟时代到数字安防的升级,经历了安防IT化、IP化,与通信技术、IT技术的融合,安防行业从IT化、IP化、集成化、高清化、智能化一路走来,安防系统经历了从几台设备几根线连接到局部组网再到多级联网、远程管理的成长过程,如今的安防系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视频监控系统,安防系统已经扩展成为可以集成各行业业务管理、数据传输、视频、报警、控制于一体、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智能分析,调用的安防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安防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开放、可扩展、兼容并蓄的特质决定了大安防一定会承担成就物联网发展重任的使命。

  安防对物联网的作用虽然如此重要,但是安防不等于物联网。现有的安防企业不一定就能顺利晋升物联网安防。物联网的核心是知和用。安防要满足物联网感知的需求,还必须要做多方面创新,如果不创新无法在物联网中得到深入和广泛应用。安防在物联网时代的创新,第一是技术创新。要实现视频的智能识别,智能分析和智能检索;第二是方案创新。作为物联网的核心应用部分,安防技术一定要与其他传感器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计算机及存储技术的融合,云存储、云计算,也要根据物联网的应用做一些顶层设计;第三是软件平台创新。实现多接入;数据整合分析和呈现;能够提供分析实现事件的前移,能够起到预警,早发现,早处理,降低风险,甚至可以通过研判,提供一些预案;第四是应用创新。实现安防与其他信息子系统的融合,实现新的应用。

  同时,物联网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项目是一个大型、综合性极强的城市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而且,城市物联网建设是非常大的一盘棋,项目对参与企业的综合实力要求非常高。能做城市物联网项目的企业,一定是那些资金雄厚,具有很强的应用解决方案设计能力、具有大型项目集成能力、综合业务能力的大型企业。因而,现有的安防企业也需要顺势而动,蜕变新生。对于大多数安防企业来说,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掘金物联网机会的问题,而是自身的成长是否与物联网建设需要相匹配的问题。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