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打造工业强国尚需生产效率加速

http://www.gkong.com 2011-07-28 11:28 来源:中国工业报

  编者按: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共同发布《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介绍了我国工业总体发展情况,对重点行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析,深入解读了具体产业政策,并对“十一五”产业发展和政策进行了回顾,对“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演进趋势进行了系统性展望。

  《报告》对于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研究,全面了解产业发展动态,深入理解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为使广大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报告的内容,本报摘录部分内容以供参考。

当前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要素特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已进入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图为乐凯集团太阳能电池背板生产线。(尹培军 摄影)

  A、发展评估:中国工业发展水平总体提升

  《报告》指出,当前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要素特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已进入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提高工业发展水平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这要求生产效率、可持续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全面协调推进。

  工业发展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05~2009年,中国工业发展水平总体提升,指数年均增长率达到6.60%。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工业发展指数有所下降,而2009年则回升到2008年以前的水平。

  2005~2009年,工业发展定基指数虽有波动,但总体增长态势明显。2006年和2007年,定基指数分别为116.3和129.1,呈现出线性增长的发展趋势。2008年和2009年指数小幅波动,分别为126.6和129.1。

  从环比计算的工业发展指数来看,2006年和2007年的环比指数分别为116.3和111.0,保持了连续上涨的势头。但2008年环比指数明显下降,仅为98.1。

  《报告》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发展带来了负面冲击。从各维度(生产效率、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国际竞争力、工业增长)指标的变化情况看,2008年工业增长指数和生产效率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特别是工业增长指标降低33%,其中,生产效率指标指数下降的原因是产能不足。2009年,随着工业增长指数和生产效率指数的大幅回升,即使国际竞争力指数和创新指数小幅下降,工业发展环比指数仍回升至102.0,反映出中国工业发展水平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逐步企稳,并小幅回升。

  《报告》指出,“工业强国的核心是‘加速’提升生产效率”。当前,劳动力供需格局的变化要求加快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中国工业增长始终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升,2000年以来,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达到8.8%,2009年劳动生产率较2000年提高1倍多。但2000年以来,相对于劳动生产率增速,工资增速也越来越快。“十一五”前四年,工业部门的平均工资增速超过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11.3个百分点。未来工业发展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快劳动生产率增速来不断消化劳动成本上升的压力。

  同时,外贸环境的变化要求提高要素生产率,形成工业产品的综合国际竞争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通过低价出口提升国际市场份额的空间越来越小。工业外贸增长的基础,不能仅仅依赖低廉的劳动力和环境成本,而要通过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多元国际竞争优势,提升工业品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资源、环境约束条件的变化,则要求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长期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发展,中国工业的资源环境消耗强度大,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试图利用碳关税把气候变化谈判与国际贸易进行捆绑。为了避免非贸易壁垒可能对工业形成的巨大冲击,中国需要加快优化工业品出口结构、改进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B、发展趋势:转变发展方式提出新要求

  根据国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针对工业用地日趋稀缺,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粗放式重化工业化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转变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产业体系存在三次产业间不协调的问题;存在高耗能产业、低效率产业、低技术含量产业比重过大,导致发展方式粗放、发展成本过高的问题。通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能够使三次产业之间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更加合理,能够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能够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消除目前产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工业结构优化将是中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是产业体系“现代性”的集中体现。在经济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的直观表现是现代服务业占到GDP的70%左右。而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现代产业体系应该是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结构优化、服务业快速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度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产业体系。因此,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将是未来中国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是创新驱动工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工业创新提出更高、更紧迫的要求。创新驱动工业发展使中国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要求。目前,中国的工业发展主要依靠投资驱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发展需要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产品质量、推进节能减排、加强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需要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研发成果的产业化,提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十一五”以来,中国工业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方面已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实践证明,无论是从国际环境还是从国内资源条件来看,结构调整都不可能在传统技术和机制下实现,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工业的集约化增长,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中国工业发展需要在技术创新、资源利用、要素配置、生产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需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报告》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前夜,引领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正处于孕育期,世界各国正加紧抢占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新技术的出现将赋予产业发展巨大空间,蕴含着更加丰富的发展机会。在新的产业竞争领域,世界发达国家的竞争地位尚未得到确立,为此我国相关方面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窗口期”,充分利用中国在新兴产业领域同发达国家差距不大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中国已具备的科技、产业和人才基础,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实现跨越式发展。

  C、行业准入:加强准入管理 扩大实施范围

  行业准入管理是近年来产业政策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十一五”以来,针对一些行业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行业准入条件,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

  《报告》指出,行业准入管理政策的重点主要有两类。一是针对焦化、电石、铁合金等部分“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从产业技术、产品质量、生产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制定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并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抑制盲目低水平扩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6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先后发布了焦化、电石、铁合金等15个行业的准入条件,限制没有达到准入条件的企业进入,要求现有企业必须按照准入条件进行改造升级。

  二是针对关系人们生命安全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按照《行政许可法》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进行强制性准入管理。近年来,先后发布了专用车、商用车、摩托车、新能源汽车、农用车等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的准入管理规定。乘用车和低速电动汽车的相关准入规定也在制定之中。要求生产企业除具备一定规模和必要生产能力条件外,还要具备必要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产品必须符合安全、环保、节能、防盗等有关标准。

[page_break]

  行业准入管理主要采取经济手段,引导企业主动进行结构调整。这种管理方式改变了过去行业管理中,主要依靠投资审批等手段行政干预企业行为的做法。同时,实行行业准入管理,也有利于及时处理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突出问题。目前,行业准入管理已成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有效抓手。

  实施几年来,行业准入管理取得了很大成效,有效抑制了“两高一资”行业的低水平投资和盲目扩张,大幅提升了重点行业大型、高效装备比重,切实提高了工业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有力推动了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报告》指出,未来行业准入管理实施范围将不断扩大。“十二五”时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任务更加艰巨。行业准入政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抓手,除了进一步加强对现有行业准入管理之外,还需要针对一些扩张速度过快、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隐患等问题突出的行业,加强准入管理,不断扩大实施范围。

  此外,管理制度将不断健全。《报告》指出,根据经济环境和产业技术水平发展变化,需要及时修订已实施的行业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并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实行差别化管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针对现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细化相关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申报、审核和公告等工作程序,加强生产一致性监管。同时,在政策实施上,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投资、价格政策等多方面作用,不断落实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D、淘汰落后产能:要使落后产能无利可图

  “十一五”期间,国家针对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先后出台一系列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报告》内容,未来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走向,一是要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的长效机制。长期以来,中国落后产能大量存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源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企业实际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对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落后产能问题,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的作用,健全淘汰落后产能的长效机制,促使落后产能自行退出市场。下一步重点要进一步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土地使用和环境成本,使企业成本全面反映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成本,使落后产能无利可图。

  二是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落后产能的淘汰会给相关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使企业职工丧失就业岗位,甚至造成其他企业、银行的债务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的作用,落实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激励和保障落后产能退出市场。继续发挥中央财政淘汰落后奖励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强化税收调控功能,完善差别电价政策,加大技术改造、投资融资、土地利用等经济政策的支持,保障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稳步推进。

  此外,在关闭低效小企业方面,未来的政策取向是,关闭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隐患突出以及布局不合理的小企业,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延伸关闭小企业的内涵,扩大补助资金的规模和支持范围。补助资金不仅要支持企业“关死”,而且要支持企业“重生”,将支持范围扩大到转产搬迁、异地改造升级、产业转移等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各方面。

  E、产业培育:加快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全球气候变化双重压力下,中国应准确把握当前所处的创新和产业转移孕育期的特点,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面临着技术和市场双重不成熟的困境。从技术成果开发到实现产业化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而市场培育则是跨越“鸿沟”的重要桥梁。

  根据《报告》,未来的政策走向,一是加快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以来,在部分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从科技创新成果到实现产业化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统筹考虑整个创新链条,依托相关工程,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紧密结合,促进产学研用各方的紧密结合。

  未来,可以通过组织实施若干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的方式,依托优势企业、产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环节,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拓展,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同财税、投融资、政府采购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和促进各种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支持新产品应用的配套技术设施建设,为培育和拓展市场需求创造良好环境。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制度,建立信息交流公共平台,对产业发展提供“窗口信息”指导,防止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

  三是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保障。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消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跨部门、跨行业和跨地区障碍。促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促进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合作。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制度和新机制,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法律和制度,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