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物联网技术 让城市智能联动起来

http://www.gkong.com 2011-08-22 11:42 来源:中华建筑报

  为大力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物联网的发展,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牵头组织的城市物联网技术研究院7月在北京正式成立。

物联网技术 让城市智能联动起来 李忠民摄 

  物联网是城市的信息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主任倪江波指出,物联网作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作为物联网应用的重要行业,在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数字家庭、建设工程等建设领域也应得到广泛的应用。城市物联网技术研究院将建成一个推动城市物联网建设应用、引导物联网行业高端企业发展、创新构建物联网技术应用系统服务平台的现代化研究机构。部分专家提出,应通过深入调研,掌握城乡建设领域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技术帮助,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也有部分专家表示,物联网发展要实现标准驱动、政策配套、示范先行。由城市物联网研究院开展示范项目,形成示范效应,让大家看到物联网的技术优势,使其在全国快速推广。

  城市物联网技术研究院院长王辉指出,物联网推动了城市一卡通和电子标签的应用;对智能建筑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使得电子标签在节能门窗等绿色建材的应用稳步推进。研究院将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深入调研,编写行业发展大纲,为一卡通、智能建筑、电子标签等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共同推动城市物联网的稳步发展。

  建筑能耗精细化离不开物联网 

  当办公能耗或住宅能耗出现异常时,人们可以用手机查看各项设备的运行数据,查找设备运行能耗过大的原因,及时对设备进行管理……这只是物联网技术运用在建筑中的典型例子。实际上,在物联网时代,物体与物体之间可实现自由、畅快的对话。这种沟通方式颠覆了人们依靠互联网建立起来的人与物体之间的沟通模式,变成两个实体之间的对话。因此,物联网也被人们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第三次浪潮。

  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主任郭维钧表示,随着数字化城市的发展,智能建筑正在由单体向建筑群方向发展,需要配套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对建筑能耗进行精细化管理。物联网技术搭建了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网络,极大地降低了智能建筑布线工程的造价及施工难度;对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全方位监测和控制,能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能耗。  

  物联网技术整合尚待完善 

  “真正的智慧城市一定会把这些信息统一起来,但事实上,现在城市的物联网建设存在太多‘孤岛’。”在2011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论坛上,中科院院士姚建铨指出,智能电力、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等词汇层出不穷,但交管局通常只负责智能交通;智能楼宇专业的人只管智能楼宇;电力部门只搞智能电力。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既没有信息共享,也没有形成整体的物联网结构。物联网产业包括多种技术,它跟互联网最大的不同便是主要与物体发生关系,将物体的特性传感出来。传感器和传感技术是物联网领域最首当其冲的技术,却也是我国比较薄弱、比较落后的环节。我国除了部分传感器能够进入世界前列,其他多数尖端产品仍要依赖进口,要引起行业广泛关注。

  物联网应该紧紧跟新信息产业技术联系在一起,不要局限于本专业或领域,“拿空调来说,要突破自身局限,就必须同家庭智能控制系统结合,才能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他认为,中国物联网和互联网相比还是处在初级阶段,物联网的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高端综合服务能力不强,应用水平比较低,产业规模比较小,缺乏龙头单位,安全、技术、标准等有待加强。

  消除技术壁垒 扩大产业规模 

  作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领域,无线城市在国内正处于“建设火热、应用遇冷”的冰火两重天。就此现状,中兴通讯总工程师叶云提出了物联网应用规模发展的解决方案——横向整合、纵向深入。

  在“数字城市”概念基础上产生并快速蔓延的“无线城市”建设,有着重要战略价值。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陈如明此前曾指出,无线城市的建设是城市信息化、电子政务、城市应急通信,及以低廉甚至免费价位提供给广大市民的无所不在的宽带信息服务的需要。

  叶云日前在接受网易科技专访时表示,物联网产业要走过应用示范期,并进入规模发展阶段,就必须解决“散”、“浅”两大问题。叶云指出,“一方面,由于没有形成明确的物联网产业分工,不同行业应用也相对分离,造成整个物联网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零散阶段。”另一方面,由于不同行业信息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使得各个企业都只能投入在各自不同的领域,而很难提供完整、深入的行业应用。

  叶云认为,物联网行业应用的规模发展,首先要解决“横向整合”及“纵向深入”的问题,同时需要优化基础网络,形成未来信息化发展需求的物联网发展环境,并以下层标准化的感知终端提供给上层应用。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