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新兴产业潜在产能过剩 太阳能产业首当其冲

http://www.gkong.com 2011-09-07 15:13 来源:中国投资

   2010年9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7个产业推上现阶段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而与此相关的光伏产业、节能环保装备等一系列装备制造业也开始成为各地投资的热点和新一轮规划发展的重要领域。伴随全国范围内在建和拟建新兴产业项目数量日益增多,是各界对于“十二五”时期新兴产业领域是否会出现由供需不匹配而引发的潜在“产能过剩”问题的纷争。

   政策扶持--快速发展--产能过剩--综合治理,与其说是怪圈,不如说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正常”现象。联想大手笔的100亿元新能源预备投入;“水产大王”刘汉元50亿元“豪赌”多晶硅⋯⋯国务院曾经对部分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的警示,似乎也并未浇灭新兴产业的投资热情。

   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10年重点课题《我国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以下简称“课题”)中,专门针对目前我国新兴产业产能问题进行了调研。从该课题中的调查报告看来,新兴工业领域确然已经暴露出“一哄而上”的苗头。该报告显示,当前部分新兴工业领域低水平、低档次产品供应过剩,同领域重复布局、规划趋同的弊端使得中短期潜在产能过剩的风险愈发明显。

   光伏首当其冲

   不要盲目跟风,要有核心技术及打通上下渠道,才可上马新兴产业项目,这本应是企业共识,现在却都被抛在脑后

   “国内400多家光伏企业几乎都是过去两年内上马的,光伏泡沫就这样让中国人自己给炒起来了”,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马学禄向记者表示,盲目投资造成产能过热,已成为行内行外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不要盲目跟风,要有核心技术及打通上下渠道,才可上马新兴产业项目,这本应是企业共识,现在却都被抛在脑后。从我国政府承诺为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提供最多达成本一半的补贴以来,投资太阳能电池板的热度就没有降过。投资热导致太阳能电池板的上游多晶硅和产业链上的光伏玻璃产能过剩,无序竞争加剧”。马学禄无奈地表示。

   “课题”认为,经与新能源产业协会调研,我国多晶硅工业起步于上世界五六十年代,但一直以来都徘徊在百吨级左右。近几年,受世界光伏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驱动,我国多晶硅产业规模快速膨胀,产量由2002年80吨上升到2008年的4000多吨,产能高达51000吨,跃居世界第三。全国各地投建多晶硅的热潮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

   马学禄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40家企业开工建设多晶硅项目,投资总额近1000亿元,规划产能近10万吨。除此之外,还另有27家企业计划投资多晶硅项目,预计到2012年全国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5万吨左右。然而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多晶硅的市场需求规模不超过15万吨。如果内部市场不能立刻启动并扩大,我国多晶硅产业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出现产能远大于需求带来的危机。

   地方政府扶持下的“全球首位”

   近两年来各地纷纷出台各类规划、专项工程及行动计划,部署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所谓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
现在世界上讲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
    近年来我国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部分领域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2-3月间曾就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数据显示,节能环保产业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总产值已达到1.49万亿元;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连续4年翻番,2009年累计达到2580.53万千瓦,跃居全球第二风电装机大国,而2009年当年新增风电装机1380.32万千瓦,位居全球首位;太阳能电池产量2.5GW,较上年增长108%,占世界太阳能电池总产量的37%,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

   一个个全球首位的背后,多有各地地方政府“一窝蜂”抢上的身影。在一份针对全国34个省市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查报告上记者看到,近两年来各地纷纷出台各类规划、专项工程及行动计划,部署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从调研的34个省市区新兴产业布局来看,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近80%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60%的地区选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另有一半以上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为发展新兴产业,许多地方纷纷规划建设产业基地,全国共有27个省市区的100多个城市在打造以制造业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但其中真正有基础和优势发展相关产业的地区不足一半”。“课题”调研报告显示。

   市场解决VS政府调控

   我国部分新兴工业领域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尚未完全表现,更多的是一种结构性过剩、预期过剩或者说是潜在过剩

   新兴产业产能之大毋庸置疑,但是否过剩,各界还存在不同声音。

   有一种代表性观点认为,目前快速发展的各新兴工业领域,普遍具有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产业关联度高等特征,因此,市场有自发选择发展上述产业的动机和倾向。在此类观点看来,这种由于需求尚未全面启动而引发的潜在“产能过剩”问题,是新兴产业、尤其是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根据供需情况自我调节。一批企业应势而起,一批企业也会逐步退出,并不需要政府在其中过多干预。

   而另一种典型看法认为,我国特殊的体制机制使得新兴工业领域潜在“产能过剩”属于典型的市场失灵现象,大多“过剩”产生的原因是地方政府“一哄而起”导致的“规划过剩”,拟建的各类项目一旦全面投产,可能产生较大的浪费并造成行业过度竞争,因此,应及早预防,统筹全局,总体规划。

   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的看法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我国部分新兴工业领域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尚未完全表现,更多的是一种结构性过剩、预期过剩或者说是潜在过剩,通过适当的调节可以及时缓解”。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