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产业共性技术发展方向确定 转型升级剑指高端

http://www.gkong.com 2011-10-07 17:22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为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指导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方向,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实现工业和通信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发展指南》从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电子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通信业、信息化和生产性服务业8个领域阐述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是工业和通信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人士表示,《发展指南》的发布将推动我国相关领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发展指南》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效/高压大功率节能电机驱动系统技术、大容量电炉生产高品质工业硅节能关键技术、热带无头/半无头轧制节能关键技术、点燃式内燃机缸内直喷节能关键技术等。

  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发展指南》提出要大力发展高压液压元件铸造技术、数字液压智能化技术、纯电动乘用车总体技术、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基于物联网的轨道交通智能视频监控及运维关键技术等。

  在电子制造业领域,《发展指南》提出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大规模生产先进工艺技术、万吨级多晶硅生产技术、高效晶硅电池制造技术、硅基薄膜电池制造技术、 LED外延及芯片制造共性关键工艺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等。

  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发展指南》提出要大力发展云计算软件技术、物联网软件技术、数字内容产业关键技术、云计算系统可靠性评测技术等。

  在通信业领域,《发展指南》提出要大力发展IPv6过渡关键技术、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云计算虚拟化运维关键技术、物联网系统可靠性及安全性评测技术等。

  在信息化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发展指南》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与节能减排信息化综合支持技术、基于物联网的工业品管控技术、企业信息化IT治理与综合集成技术、面向精密制造业的自动测量技术等。

  “这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大多涉及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发展指南》的制定发布对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人士举例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提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而《发展指南》提出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大力发展数字液压智能化技术,两者是遥相呼应、互为补充。数字液压智能化技术是对各种主机、设备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控制的液压设计与制造技术,是机、电、液控制技术的综合,属于液压技术集成性自主创新层面,是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意义重大

  “发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具有重大意义。”业内专家表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能够在多个行业或领域广泛应用,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产生影响和制约,掌握产业共性技术就等于掌控了该领域产业发展的方向。

  产业共性技术关乎产业发展的通用技术,具备准公共产品性质,能够通过关联效应、激励效应与示范效应为一个或多个行业广泛应用,实现产业共性技术及其研究成果的社会共享,成为产业技术跨越、结构升级的阶梯,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带动整个产业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引发产业升级换代。可以说,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是企业创新的基石,没有产业共性技术就难以形成企业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以产业共性技术为支持平台,助推企业创新能力、促成核心技术是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的通行做法。美国政府早在1990年就开始实施“美国先进技术发展计划”,通过补贴和合作协议的方式,加速了各种竞争前共性技术的开发,帮助企业创造与应用产业共性技术及其研究成果,从而实现重大技术的迅速商业化,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发达国家所掌控的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不过是其多年共性技术能力积淀的外在表现。

  “技术的发展如同一棵大树,有主干、枝干和树叶,从主干到树叶要经过层层枝干。”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告诉记者,大大小小的树枝就相当于不同层次的“共性技术”,一个公司、一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可以用掌握共性技术的层次来衡量,掌握最基础的共性技术就相当于在一个行业中具有最强的竞争力和控制力。

  李国杰介绍说,目前我国在促进产业共性技术发展上已建成了多条支撑平台:一是科技计划,包括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863计划等。二是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建设。从2000年开始,数百家国家部委研究院所成功转制为大型科研企业。三是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我国已建有214家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127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四是将国家工程实验室纳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五是强化地方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建设。近年来,各地开始针对本地区产业发展需要,着手建立地方共性技术供给体系。

  加大关键共性技术政策投入

  科技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是涉及科技宏观管理的一个重大问题,加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政策投入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具有重要作用。业内专家认为,支持共性技术研究应成为国家技术政策的一项重要原则。

  首先,共性技术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共性技术的突破能加快一个甚至多个产业的技术升级步伐,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造成共性技术研究市场失灵程度高,市场供给严重不足,所以需要政府从资金和政策上予以支持。

  其次,资源的短缺性。一个国家的财力总是有限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何以有限的资金支持产业技术更快进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共性技术外部性强、经济和社会效益大的特点,满足了以较少的财政投入获得更大创新产出的要求。因此,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特别受到奉行“追赶策略”国家的重视。此外,支持共性技术研究还有助于突破关键和重大技术领域的瓶颈,缩小技术差距,形成技术优势。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需要在健全持续稳定的支持机制、提升研发组织层次、完善研发基地、充分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宏观统筹协调等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孙福全建议,应依托转制行业科研院所组建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建立重大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供给的组织保障体系;引导建立一批有助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联盟,进一步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关系经济新增长点的新兴产业和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带动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技术进步;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原则上应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也可依托代表行业技术水平的龙头企业建立;鼓励建立民营共性技术研发机构,对民营共性技术研发机构的建立给予专项支持或政策优惠。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