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海洋工程装备上升为国家战略

http://www.gkong.com 2011-10-10 11:12 来源:国际船舶网

  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近日下发《关于印发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通知》提出,未来十年要重点发展主力海洋工程装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并且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细化补充。

  海洋工程装备上升为国家战略

  《通知》明确指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我国当前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的特点,是先进制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体,产业辐射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

  此次《通知》明确了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方向,并确定了主力海洋工程装备(包括物探船、工程勘察船、自升式钻井平台、自升式修井作业平台等)、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前瞻性海洋工程装备、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关键共性技术等五大战略重点。

  根据《通知》,到2015年,基本形成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设计制造体系,初步掌握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的自主设计和总包建造技术、部分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的制造技术、以及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的核心技术,基本满足国家海洋资源开发的战略需要。

  《通知》要求,到2020年,形成完整的科研开发、总装制造、设备供应、技术服务产业体系,打造若干知名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基本掌握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制造技术,具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产业创新体系完备,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列。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为保证目标的实现,《通知》从加大支持力度、鼓励研究开发和创新、改善金融服务方面给出了明确的表述。

  《通知》指出,要加大国家投入力度,推动要素整合和技术集成,努力实现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核心技术重大突破。结合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特点,进一步落实相关税收支持政策。

  此外,要鼓励研究开发和创新,《通知》明确,要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对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进行联合攻关;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并落实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鼓励国内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推动国际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转移。

  在金融支持方面,《通知》提出,要有效拓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灵活运用票据贴现、押汇贷款、保函等多种方式,支持信誉良好,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加快发展;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探索改进适合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特点的信贷担保方式,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开展海洋工程装备的融资租赁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从长远来看,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包张静说,从目前来看,政府对海工产业的支持将长期持续下去。

  海工装备市场空间巨大

  据中国海洋工程网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全球海工装备保有量却稳步增长。“截至2011年8月12日,世界海洋工程装备保留量为649座(艘),比2010年底增长了8.7%。” 中国海洋工程网首席分析师易海文说,2011年以来全球钻井平台数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易海文指出,随着油价维持高位运行,将激发海洋油气的开发热情。“在海洋油气开发投资中,海工装备占比约为20%-25%,按22.5%计算,预计未来5年,全球海工装备年均市场容量为810亿美元。”

  易海文预测,随着中国对海工产业支持政策的颁布和落实,全球海工装备制造中心将向中国转移,未来几年,中国海工装备全球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预计到2015年有望达到20%。据此测试,未来5年期间,中国海工装备年均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20亿元。

  成为造船业新的增长点

  业内人士表示,将海洋工程装备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由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造船业已接近二次探底。

  中信证券表示,目前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已经持续17个月位于141-142附近,1-7月新船成交量同比下降46%,预计全年新船订单低于1亿DWT(载重吨),造船行业及相关配套企业的盈利情况跌入谷底。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世界海工订单活跃度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作为造船大国,我国造船工业继续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而大力发展海工装备产业,是未来5-10年我国船舶企业在造船市场持续低迷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造船业新的增长点。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船舶企业进军海工装备领域已成为时下的一种潮流。

  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船舶企业,熔盛重工的海工板块已全面启动,并最终形成4个大项,包括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钻井平台、海上炼油厂的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FPSO)、海洋工程船以及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并称到2013年,海工板块目标产值将突破30亿元大关。除了熔盛重工外,上海振华重工股份公司拓展海工装备市场的步伐也颇令业界关注。该公司与西班牙ADHK公司签订了22亿美元的海工产品订单;又与卢森堡MCS公司签订总价为1.44亿美元的一艘铺管船销售合同。与此同时,占据主导地位的两大央企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也加紧在海工装备领域布局。两大集团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青岛海西湾和大连重工等制造基地,承建了以10万吨级FPSO和3000米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为代表的高档产品。

  海工产业何以步入“快车道”?

  如果把近年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比作是“面团”的话,那么,《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的发布,就为产业发展带来“发酵”期。可以预见,未来十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将步入“快车道”。

  从外部环境看,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稀缺,全球海洋资源开采日益高涨起来,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在海洋国土开发上还比较薄弱,现在中国的海洋开发能力主要集中在浅海,海洋资源的全面利用、深海的开发能力还不足,也缺少相应经验。

  从装备制造现状来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国产化率一直较低,进口比例在70%以上。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上,全球海工装备水平第一梯队为欧美类企业,第二梯队为日、韩、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中国总体处在第三梯队,以制造低端海工装备产品、赚取加工费用为主。

  不过,正因为明显的差距带来了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我国众多企业包括造船企业纷纷涉足海工装备产业,加上国家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年增长率将达到110亿美元,其中海洋油气开发年均增长将达到800亿美元。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海工装备产业缩小与发达国家距离的绝佳机遇期。只要加大国家投入力度,瞄准核心技术以带动产业发展,并进一步细化优惠政策,做大做强海工产业,就能与发达国家一争高低。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