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建筑智能化带来的管理挑战

http://www.gkong.com 2011-11-30 09:16 来源:北京赛迪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张伟

  智能化系统作为建筑物的控制核心,整体架构上应当是具有设备的先进性,配置的合理性,安全的可靠性和费用的经济性。为了适应将来智能建筑的高速发展,应该对以往的经验认真总结回顾,尽可能地化解各种不利因素,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管理。本文仅以微不足道的工作体会,针对建筑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从管理角度谈谈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对策。

  由于智能建筑分工细,参建单位相应的也非常多,这样给工程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一些细小的环节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控制。智能化系统是由“电脑”来控制只要有一点不满足控制条件就无法对相应的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不会有任何人情可言。从原来的人工控制发展到全自动运行,首先从工程质量上给我们的工程建设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这样的一些实际案例,空调通风系统:最初的中央空调系统采用定风量控制,或者简单设置几档风量,高、中、低等等,这样的弊端就只能简单控制风量无法准确给房间以最舒适的环境条件,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为了避免定风量的弊端也实现当前的环保要求,采用变风量控制。利用前端风阀的角度变化和控制中心的设置参数来提供需要的空气质量,同时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诸如机房和办公室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通风方案,使得提供的能量全部合理利用,既使得办公人员在舒适的环境下工作,也满足机房设备的运行条件。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求我们的空调通风系统质量上必须满足控制条件,风管的管径、风阀的灵敏度、现场检测仪表的准确度、执行控制设备的反馈信号等等。只有做到每一个提供到控制中心的数据与现场准确一致才能合理利用每一份能量。在以往的人工控制中,可能风管管径与原有设计稍有差别也不会影响到控制。现场温度的反馈也靠人工返回只能简单描述到冷热,也不会量化。自动化控制中,总风管提供了建筑物需要的总风量,如果风管管径与原有设计不一致,就会导致总有部分房间过热或过冷等等一系列问题。检测仪表返回的数据与现场不一致就会导致控制中心发出错误的指令,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智能化系统对质量的高要求也使得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必须做到尽可能的细致。设计要求是多少就必须是多少、现场的设备是否需要反馈信号、安装的检测仪表返回数据是否准确、采用的数据接口能否与集成系统相兼容等等的一系列问题。智能化的实现要求我们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严谨,只有管理工作细致到了工程的每一个细节,我们的工程质量才能满足控制的要求。高效率、高科技的智能化也让我们的基础工作必须扎实,自动控制建立在高质量的工程基础上,也建立在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身上。

  分工细专业多造就了专业衔接的问题,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到承建单位都必须重视专业衔接。从初始的界面划分到实施过程中的工程变更,专业衔接上出现问题,会给工程的建设带来很大的影响,有些问题甚至是无法补救的。在专业界面划分的时候明显属于某个专业的问题谁都予以接受,主要是两个专业衔接的部分。如果初始没有给予明确界定,到实施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扯皮推诿的现象。到底是该总承包单位做还是弱电总包做,还是总集成单位做,有些内容是无法界定的,就看初始的时候怎么限定。其实谁都能做无非是经济问题,作为一个工程的管理人员就要尽可能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把工程涉及的每一个细节考虑详细,即使无法用量化的指标限定也要制定出相应的参照标准,在发生推诿现象的时候有据可依。在智能化系统中设备需要强电供电和弱电控制信号,但是在实际实施中因为管理人员的疏忽就会出现到工程的最后才发现某些设备没有供电线路,或者该自动控制的设备没有弱电控制信号。在一个实际的案例中,由于当时强电管理人员不知从哪里听到消息地下风机全部纳入弱电控制系统,现场无需就地控制开关,结果就没有按照设计图纸安装现场控制设备。而弱电管理人员却没有收到消息或没有见到书面的变更通知,最后现场既没有就地控制也没有弱电控制信号,导致风机只能24小时开通或完全关闭,只能在配电柜进行开关控制。当时到底是什么情况,因为没有书面资料,无法准确定位造成目前现状的具体原因。因系统大、设备多,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情况,到工程交付使用单位的时候才发现,给设备的控制更改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当然更改带来的成本也翻了几倍。如果当时工程管理人员能及时发现此类问题,强电、弱电的技术人员及时协调很简单的就会解决,到使用阶段再做变更就会复杂的多。要想避免专业衔接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工程出现变更的时候,工程管理人员尤为注意。在一些大的智能建筑中,出现变更的时候经常在变更文件中只是提供了设备更改的情况,弱电控制方面没有提及。承建单位在实施的时候,也没有及时协调并反映相应的情况,工程验收阶段才会凸显出问题,此时的更改已经非常困难了,或者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工程管理人员在对变更审核的时候就要密切关注专业衔接的问题,变更到底涉及多少专业,变更当中是否对所有专业都进行了相应的变更处理,考虑的越全面,最后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少。这样不仅避免了工程的延期也无形中避免了工程的投资浪费。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人为原因的影响,很多情况下现场的建设人员即使发现了专业衔接的问题也不会向上反映,作为工程的管理人员就要善于发现专业衔接问题,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使得各专业优化组合,从而在最小的成本下实现最优的智能化建筑。

  科学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技术、设备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工程的管理人员只有在了解技术、设备的基础上才能发出正确的指令,做出正确的决断。建筑智能化的管理人员知识体系需要随着技术、设备的发展而快速更新,这样才能在智能化的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了解目前的技术、设备的性能,最后不是理想化的功能要求,就是浪费资源投资。最高级的智能建筑不一定是最好的智能建筑,好的智能建筑,应该是该有的功能都有了(没有设置不该有的功能),已有的功能真正有了(各种装置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取决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要确定智能建筑的功能方案,应该根据用户对建筑物功能的需要及其重要程度来定,而不是越高越好,越全越好。那样只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对管理人员来说,必须提高管理水平,不能建造了系统,却无法使系统的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虽然系统能集成,但管理水平是集成不了的。在以往的失败经验总结中,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占了很大的比重。

  传统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建筑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从知识体系、技术力量等方面全面提高自己,才能做好一个现代工程的合格管理者。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