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千人计划”助推企业创新

http://www.gkong.com 2011-12-08 17:03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今年伊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程波逆时偏移软件系统在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发成功,并应用于生产。研发这一技术的领头人正是国家“千人计划”引进的戴南浔博士。

   据了解,国资委第七批“千人计划”申报工作已于近期结束。自2008年国家出台“千人计划”以来,中国正由“人才流失国”逐渐扭转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人才回流国”,国家和地方的最新人才吸引举措加速了海外人才的回流。

   对于近期出现的“千人计划”成员学术成果造假事件,业内专家认为,不能将个案上升为普遍现象,应该理性看待“千人计划”的既有成果和潜在作用。

  引资不如引智

   人才,正在成为中国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助推器和原动力。

   截至2010年,中国建筑(3.39,0.02,0.59%)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成功引入6名高层次海外人才,其中2人入选“千人计划”。中国建材总院引进了国家千人计划人选汪洪博士,通过与中建材玻璃公司在LOW-E玻璃项目上开展的有效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石油石化行业一直对高质量人才非常重视,以东方物探为例,从2009年开始,公司就在全球范围引才引智,采取直接招聘和项目合作方式,从国内外先后引进13名高科技人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中引进的4名高科技人才被聘为东方物探总经理高级技术顾问,参与科研决策,帮助公司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裂缝性油气藏预测及成像技术、高性能运算及四维地震技术等领域快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千人计划”申报工作的人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千人计划’不是立马就可以看到成效的,这需要一段时间去沉淀,这段时间有可能是五年,也有可能是十年。但是,这支队伍的辐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今年6月底,华能清能院与“千人计划”第一批3名引进人才签订了劳动合同,第二批海外引进人才已在审批中。下一步,公司要做好海外引进人才的相关工作,重点研究引进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为清能院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引进资金不如引进技术,引进技术不如引进人才;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就要大力培育和引进相关人才。”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说。

  理性看待质疑

   在国外环境中获得正教授职称的学者,学术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有人对“千人计划”发出了质疑的声音,指责“千人计划”是资源浪费和个人获利。除了质疑入选千人计划的人才通常几百万元的年薪外,对是否应由国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有不同看法。

   对于“千人计划”的申报工作,一位从事人力资源的专家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达了他的想法:“虽然我相信大部分入选者在学术上是优秀的、过得去的,但仍有一些入选者的‘成就’是有疑问的,如果只是在国内拿到博士学位,然后到国外镀几年博士后的金,之间也没有看到什么学术建树,回来摇身一变成了‘千人计划’的成员,的确不容易让人信服。对在学历、学术上造假,组织者应该彻查。”

   多数观点认为,“千人计划”立足于当前,规划于长远,是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体现了各个层次对人才的关心、对人才的渴望。

   2011年8月,国家“千人计划”第六批人选确定,共有349人入选。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人数达13.48万人,创历史新高。

   专家认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结构提出新的需求,引进高层次人才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更应该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运用好人才,为企业乃至国家创新出领先世界的科研成果。

  名词解释

  千人计划

   为确保高层次人才队伍长期持久的发展,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推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2000名左右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截至第六批人选确定,“千人计划”已分6批共引进1510人,其中,创新人才1161人,约占总人数的77%;创业人才349人,约占总人数的23%。同时,各省(区、市)也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即地方“百人计划”。

  美媒体称中国下一代更具创新能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28日报道称,近几年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数量大幅增加,引起了美国一些官员的担忧。

  然而,这些决策者们的担心可能找错了对象,因为中国真正的优势将是其敢于创新和冒险的下一代。

  中国科技崛起 与美平分秋色

  早在今年年初,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一份关于科技竞争力的研究报告就指出,由于中国的崛起,特别是中国非常重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培养,在科技方面,世界将首次出现中美两国平分秋色的局面。

  报告认为,中国的创新能力随着未来人才的“大批生产”,美国对科学家的培养努力会相对减弱。

  阿根廷《21世纪趋势》网站评论说,或许未来世界用的高科技产品大多数都来自中国科学家。

  美国的一些决策者认为,不断增加的科研论文和专利让中国在未来创新科技领域拥有强大的竞争力。毕竟,中国现在在学术出版物方面仅次于美国,到2015年前后,中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数将超过美国。

  打破传统思维 下一代潜力无穷

  《华盛顿邮报》的文章则指出,中国的下一代更是潜力无穷,更值得引起美国人的注意。

  与西方同龄人一样,中国的年轻人毕业于顶尖学府,并且有成为企业家的潜质。他们聪明、积极、充满抱负。

  中国的上一代人不少选择在政府部门的办公室里工作,领导着支配各行各业的国有企业,但是他们不会挑战权威,按规矩办事,创新意识差。而新一代人却能够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拥有冒险精神和雄心壮志,并且有创新的能力。

  中国创业发展 美媒提醒要当心

  报告还指出,中国的创业局面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一些企业家取得成功的榜样驱动下,中国家长们对创业的接受度提高,中国的高校毕业生们也力求进入西方跨国公司,和美国硅谷一样,加入一家新公司创业是非常“时髦”的事情。

  另外,每年从美国返回中国的千千万万受过高等教育的移民为中国的企业家生态系统提供了一大助力。这些回国的移民正在教导中国人如何建立硅谷式的公司。

  文章最后还不无担忧地称,“中国的下一代在未来会出现许多创业活动,到时我们就要当心了。”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