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再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http://www.gkong.com 2011-12-08 17:31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当今时代,协同创新已成为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突出特征。大凡重大的科技成果多是通过相互合作最终完成的。成功者的实践也一再证明,只有融合与协同才能实现创新效率最大化。在我国,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于进一步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效解决科技条块分割、科技资源分散、科研活动封闭等问题,尤为重要和迫切。
 
    科技创新急需整合资源
 
    创新需要多部门、多行业乃至多团队围绕共同创新目标的高效协作攻关,而其基础是科技资源按照科技规律、创新链的有效配置和高度共享。我国在包括经费、设备、科研成果等在内的科技基础资源建设方面已取得良好成效,但科技资源分散的现象仍是制约创新的重要因素。
 
    某卫星接收站或是最为知名的例子之一。卫星数据是重要的科研资源,多国都投入重金建设卫星接收站,并通过数据共享的方式提高接收站和科研资源的使用效率。为接收某型卫星数据,美国以16个接收站覆盖全国的相关科研需求,欧洲大部分国家则仅修建一个站。而由于共享机制建设不足,我国这个数字在2003年初就超过美国,相关研究机构还计划将接收站的数量提高到80个。值得反思的是,科技、经济实力强大的欧美国家尚且对科研经费精打细算,千方百计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我国很大一部分科技经费因科技资源分散、科技设备重复而白白浪费。
 
    近年来,我国一直通过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加强科学仪器等科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但由于条块分割等诸多原因,工作难度巨大。以电子显微镜为例,这是进行纳米研究的重要设备。有科学家曾抱怨,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云集的北京中关村,几乎每个进行相关项目研究的实验室都有一台,重复购置浪费了大量科研经费。
 
    一项全国性统计显示,不少发达国家的仪器设备利用率超过150%,而我国拥有的科学仪器设备的数量比欧盟15国的总量还多,但许多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却远不及发达国家。
 
    科技资源的分散不仅无法保障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无法让有限的科技资源聚焦国家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推动我国科技在重大关键领域的跨越式进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每一个新兴产业领域的推进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选择好方向和技术路线,还要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的协同和继承能力,对具有战略方向性关键共性技术,集中资金和研究力量实施重点突破。而当前,一些部门和行业往往不能在国家目标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一方面一些地方热衷于铺摊子,重复投入、重复建设,表现出无序发展的不良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条块分割,科技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技术推进步伐缓慢。具体到一些领域或产品,则表现为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技术路线、发展方向仍不能统一和明确。
 
    科技创新急需拆除藩篱
 
    资源分散、研究重复,制约了我国科技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究其更深层次原因,是科研人员、科研团队及其科研活动之间的封闭。虽然开放协作已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必然途径,科研小团队、小作坊的片面认识仍存在于不少科研人员、科研团队观念中,他们寄望于通过封闭科研活动在科研过程中获得竞争性优势。这种狭隘的认识,很容易产生“别人有不如自己有”、“自己有不如独自有”的心态。
 
    2003年我国SARS疫情暴发后的国际、国内研究情况为科研活动封闭写下了令人深思的注解。当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发布SARS疫情“全球警报”后,很快联合了9个国家的11个实验室,联手追查SARS病原体。在协作研究的专题网站上,各国科学家第一时间共享临床实时病例和组织样本,交换和评估研究成果。
 
    然而,作为疫情最严重的中国大陆地区,竟从未有任何研究进展在该网站参与共享。
 
    实际上,此时国内的相关研究却因团队之间的封闭而困难重重。SARS疫情之严重,吸引了各科研院所的诸多团队投身其研究,但各科研团队之间却缺乏沟通协调,基本处于“各自保密,分别使劲”的状态。至于SARS病毒标本,更是少数科研团队的“垄断”资源。有科学家曾感叹,在SARS研究初期,搞协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做研究的几倍。
 
    在协作研究的模式下,国际研究集体进展迅速,仅一周后将SARS病原体锁定为冠状病毒,之后不久又最终确定了SARS的病原体。而我国科研人员其实早在当年2月就观察到了冠状病毒,却因科研活动封闭和共享机制的缺失,无法集群体智慧迈出从“看到”到“发现”的重要一步,中国科学家整体也因此将SARS科研的“黄金机遇”拱手相让。对于这段历史,美国《科学》杂志分析说,在锁定病原、测出病毒基因组序列以及描述其如何致病等方面,中国科学家本来都有可能拿到世界第一,却由于协调与合作机制的缺乏及与外界的隔阂等原因“败给”外国竞争者。
 
    在产学研合作中,近年来我国针对性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振兴产业布局了不少产业联盟,以增加企业、科研院所、大学等创新实体之间的沟通协调,促进行业内的协同创新。这些联盟在突破行业重大关键技术,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涉及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问题,也表现出将技术进步封闭在联盟小团体的趋势。截至目前,只有少数知识产权成果成功实现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向外扩散。一些成员企业不愿意推动联盟的知识产权成果向外转化,而将知识产权成果限制在联盟企业内,制约了技术成果向整个行业的扩散和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科技创新急需提高效率
 
    在科研大协作的时代,沟通协调成为各国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必要手段。在科研合作的互惠互助中,各国科技实力实现了“1+1>2”累加效应。如上所述,早在2003年的SARS研究中,协同创新就充分展示了其效率。而由于科技资源分散、科技活动封闭,我国的科技人员、科技团队仍无法充分共享资源、展开合作,使得我们在面对重大、前沿科技问题时往往无法集群体之资源和智慧,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当前我国创新效率不高,集中地体现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要实现科技驱动发展,最重要的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创新也因此体现为从基础性研究到市场实现的全链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产学研各环节、科技界与经济界的协同合作。然而目前,我国研发活动封闭使得科研团体、产学研各环节间缺乏沟通理解,创新的整体效率难以提高。
 
    一项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欧美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我国的产学研体系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加之互相缺乏沟通协调、互相封闭,各个环节难对接、创新效率难提高并非意外。
 
    随着创新活动不断渗透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协同创新必然成为整合科技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增强创新效果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协同创新贯穿于自主创新的实践中,下大力气破除机制体制障碍,为更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尽快提升国家创新能力营造优良的环境。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