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新兴产业发展成各地政府政绩工程

http://www.gkong.com 2012-01-12 11:45

  作为新技术革命的新兴产业,时下在我国一些地方很是热闹。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兴产业,但只要贴上新兴产业的标签,立马身价倍增。人大代表直言——新兴产业发展存在“三个糊弄”。

  在新大陆总裁王晶代表看来,新兴产业成了很多人的“救命符”。

  “只要贴上标签,企业和地区,马上身价倍增。”王晶看过太多例子,“有了这个标签,很多人感觉自己不同以往了。”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通过新的技术革命,引领经济复苏。但这一次,王晶明显感到,新兴产业风暴,有点猛烈了。

  “到处都提物联网”,王晶坦言,自己给相关部委提过建议,得到了肯定和答复,只是其间利益过多,“各地相互看着,暗地里较劲”,包含物联网在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各色人手中的一张牌。

  贴上标签:自己糊弄自己

  就像一阵风刮过,吹起一池涟漪。“物联网”恐怕可以当选2009年最红的科技词语。

  一夜之间,物联网概念红遍大江南北,很多从事IT加工的“小作坊”,也把自己的业务,挂上了“物联网”的招牌。连动荡不安的国内A股市场,也跟风炒作了一把;很多没弄清物联网究竟为何物的股民,尚未明白手里的股票为何上涨,这股潮水就已经又“哗”地一声退却了。

  看过互联网泡沫景象,王晶生出一丝寒意。她不明白,人们怎能如此糊弄自己。

  “物联网就是网上购物,就是互联网上拓展业务。”王晶听过很多企业家这样说,她唯有笑笑,“这些看法,多少有点可笑。”

  物联网是什么,这是个基础问题。“倘若搞不清楚,企业怎么知道自己做的真是物联网?或者,又怎么知道该怎样做物联网?”

  “物联网产业链由感知、传输、智能处理三部分组成。”王晶认为,众多企业的茫然和追风,意在把物联网当作手中的一张牌。

  金融危机席卷而来,中美两国为了拉动经济走出泥潭,试图开启新一轮科技创新潮。在王晶看来,危机带来的迷失感,让很多人把物联网推上“拯救者”的位子。这种“高精尖”的标签,一旦贴上,在资金、政策、土地等方面,企业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谎称专利:企业糊弄政府

  概念风靡并不代表技术过硬,更不代表新兴产业时代已然来临。

  “一个个企业家,拍着胸脯对领导说,自己的产业属于新能源,具有核心专利。”陕西法士特董事长李大开代表认为,企业家的话中水分太多,“大部分核心专利在国外”。

  李大开以新能源客车为例,分析新兴产业的现状:全国的客车厂,很多自称能造新能源客车。这些汽车制造商,把几百公斤甚至上千公斤的电池放在车里,高呼国外电动车只能跑200公里,自己的电动车一次续航里程达350多公里。实际情况是,这些企业没有电池、电控等核心零部件技术,只会在利益的追逐中加大电池污染,加大原材料消耗。

  有人做过统计,全球86%的研发投入,90%的研发活动,95%的研究发明专利,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全球6万个跨国公司,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和技术的许可费占到98%。

  这无疑是对“大多具有核心专利”的有力批驳。

  在王晶眼中,即便是被列入新兴产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仍然具有同样尴尬。

  “我们的信息技术,每年向国外支付的专利费用,超过4000亿元。”王晶认为,很多企业打着新兴产业的旗号,糊弄各级政府,为自己牟利,“在光鲜头衔背后,他们已被利益绑架”。

  政绩工程:政府愿被糊弄

  李大开有个心结:“我看过很多地方政府领导,不懂新兴产业,仍然愿意拍板。可他们支持的很多企业,只是挂羊头卖狗肉。”

  王晶更是一语中的——新兴产业也是各地政府手中的一张牌。

  以4万亿为核心的经济刺激计划已然画上句号;与此同时,另一场抢贴新兴产业标签的竞赛正在进行,一些地方政府不但愿意被糊弄,而且更成为利益争夺的导演。

  为能争取项目的获批,各地频繁派出高层前往北京。某液晶面板公司一位高层表示,在工信部同时碰到了其他4地与他目的相同的人士。“见面彼此问候,表示礼貌,心照不宣。”

  无需赘言,此时此刻,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已成各地政府的一项政绩工程。

  “重复投资现象,引起了发改委等部门的注意。”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牛文元委员表示,国内绝大多数省市在推广战略性新兴产业时,都或多或少存在重复建设风险,容易造成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