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在全球视野中布局工业软件

http://www.gkong.com 2012-01-13 14:12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12月22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成立一周年庆典暨国产CAD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授牌仪式上,本报记者有幸就产业转型、两化深度融合和国产工业软件发展等问题,独家专访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

  全球视野下的产业转型

  吴澄向记者介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催化下,世界经济面临四方面的转型:第一,世界经济格局正在从单极向多极化转型,欧盟经济区、美洲经济区、东亚经济区将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二,世界经济形态正在传统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第三,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也在转型,以新能源产业、智能产业、低碳贸易、文化产业与有机农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正在成为世界各国获得新竞争优势的新领域;第四,国际社会价值趋向转型,从单一的物质价值观向多元化的生态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人本价值观转型。

  “这四方面的转型,不是局部的、短期的,而是涉及多重危机催化下的人类文明形态、经济形态、增长模式与文化范式拐点式转型,这一过程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当代中国已经不是这次转型的旁观者,而是世界转型多极文明力量不可缺少的新成员。”

  吴澄认为,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中国工业产业和企业也要面临多种转型机遇,可以有很多文章可做。

  第一, 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转型。大量采用信息技术,可以让产品设计的知识含量更高;通过嵌入式软件可以把机械化、自动化的产品变成智能化、网络化的更高端产品。

  第二, 从制造向服务转型。服务业所提供的产值、利润会远高于产品本身的产值和利润。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与制造相比,设计和销售大概占了产品利润的70%,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创造。

  第三, 从粗放的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在高投入、消耗型、工业对环境影响巨大的当下,如果能够将资源更充分地利用、提高生产率、减少环境污染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这就需要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无论是智慧电网、智慧城市还是智慧医疗,都需要企业做好内控,做好精细化管理。

  第四, 向现代管理理念转型。将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跟中国传统的哲学结合,在管理方法方面进行创新转型也将是企业、产业、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所在。企业增长不仅仅要靠技术驱动,更要靠管理创新驱动。

  两化深度融合的六个方面

  在这样的形势下,吴澄认为我国两化融合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即深度融合阶段。他介绍,信息化推进了30多年,现在信息化已经渗入中国的方方面面,离开信息化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转。但信息化的发展并不平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从两个方面引导:一是在广度和深度上,强调用深度带动广度;二是从依靠外国的信息技术和产品实施信息化到依靠自主品牌的产品来实施信息化。

  吴澄分析认为,两化融合进入深度融合的高级阶段,将在技术、产品、管理模式、效益、人才队伍以及国家支持方向等多方面产生变化。

  在技术上,两化融合将从初级的单元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到初步的集成化应用,再向更高级的集成加协同方向发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网上协同设计等都是具体的表现。

  在产品上,从加快产品研发速度和提高研制水平,发展到在产品中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使产品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功能,显著提高产品的信息化含量,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获得更大的附加值。

  在管理和业务流程上,从初级的应用信息技术支持业务的高效运作,发展到促进新生产模式的产生和企业业务的重组,甚至将会发展到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制造资源的优化整合。新兴的云计算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范例。在无所不在的信息服务和云计算技术及平台支持下,实现组织的扁平化,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高自主创新管理的实时性与组织沟通的实效性;充分利用和挖掘信息资源,将计算智能和人的智慧结合,支持智慧的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

  在效益上,从初级的降低单个企业的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效率的战术层指标,发展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战略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得到战略性收益,并通过为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提供透明的及时信息服务,提高产品制造、物流、管理的精益化水平。

  在人才队伍方面,企业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将从最初的依靠外部技术力量发展到企业自身信息化队伍的发展壮大。

  在国家层面,随着两化融合进程的深入推进,从初步的鼓励企业实施两化融合,发展到全面推进企业、行业、区域的两化融合的试点和示范工程;从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软件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到鼓励和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工业软件做大做强;不断制定和改进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促进“两化融合”进程更加健康、有序、高效发展。

  工业软件总体规划先行

  要切实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就离不开工业软件。吴澄认为,工业软件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工业软件是推动两化融合朝高级阶段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工业软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产品内的嵌入式软件,植入到工业产品中,以实现各种装备、机器和系统运行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应用软件;另一类是支持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软件,包括计算机辅助制造(CAD)、供应链管理(SCM)、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

  工业软件及其应用技术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技术上呈现出网络化、可信化、服务化、工程化和体系化的发展趋势。与国内企业相比,跨国公司在工业软件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国产工业软件品种较少,功能不全,缺乏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研发、推广应用的进度远远跟不上工业发展和制造业发展的需求。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竞争中生存发展,中国工业软件企业迫切需要做大做强。吴澄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动:

  一要自主创新,突破软件核心技术,发展民族品牌。国产工业软件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在技术创新上,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与国际品牌抗争。

  二要实施重大专项,由技术驱动向应用驱动转变。国家优先安排对扩大内需作用直接、能尽快形成产业化能力的软件项目,实施重大专项,提高基础软件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对我国工业软件的发展带来根本性的进步。

  三要开发行业基础平台软件和解决方案软件。要转变思想,善于把行业资产进行固化、通用化和平台化,把所有软件加在一起支持各种应用,支持互通互联,形成不同行业、不同应用的国产软件解决方案。

  四要做好发展我国工业软件的总体规划。要实实在在总结经验教训,不要急于开发、全面铺开。工业软件的做大做强不是一个五年就能实现的,要在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踏踏实实地在技术上、市场上真正站住脚。

  另外,吴澄特别强调安全问题,他将工业企业信息化软件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现场的控制层,第二层是优化调度层,第三层是管理层,联合物流、供需、客户关系。现在安全形势比较严峻的是控制软件。做实时控制的软件安全如果做不好,遭到破坏,将对整个工艺、安全生产甚至是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必须引起重视。

  个人简介

  吴澄

  现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1983年在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学的系统工程与控制工程系以博士后身份从事研究工作。在863计划中负责CIMS实验工程建设,组织并参与了国内十多个单位联合攻关,解决了企业信息化总体设计方案和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领域:制造业信息化、信息集成、网络化制造、系统理论和方法等。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