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物联网为机器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舞台

http://www.gkong.com 2012-01-31 15:51 来源:《物联网世界》

  在工业机械制造中,通过距离传感器可以识别物体的形态及其位置;在工业机器人中,要求它能从事越来越负复杂的工作,对变化的环境能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要求能更精确地定位和控制,一个工业机器人用到的传感器,有位置、加速度、速度及压力等内部控制传感器,还有触觉、视觉、接近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外界控制的传感器。例如,为了提高生产水平、保证生产质量,讲视觉传感器引入到汽车零部件的装配线中,从而实现对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的严格监控,是一个非常灵活、高效、可靠的办法。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在发达国家中,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外汽车行业、电子电器行业、工程机械等行业已经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全球诸多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实践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韩国工业机器人投资大增

  据韩国机器人产业协会统计,去年以产值计算的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1.7848万亿韩元(相当于10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74.9%。以销售额计算的市场规模为1.933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了97.3%。

  从领域分类看,工业机器人产值为1.4111万亿韩元,个人服务用机器人和专门服务用机器人的产值分别为1717亿韩元和995亿韩元。

  同期,机器人进口总额(包括零部件)为1273亿韩元,同比增加87.5%。出口总额为2289以韩元,增加了137.3%。

  统计显示,去年机器人产业设备投资额为1917亿韩元,增加29.2%,研发额为1204亿韩元,同比增加了198亿韩元。

  二、机器人公司基于物联网理念赢得更大市场

  机器人公司凭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与物联网的结合,诞生了智能柔性自动化系统,借助智能柔性自动化系统的技术优势,公司近期连续签署多个千万以上合同,行业遍布热模锻自动化、内燃机、发动机装配自动化、汽车自动化换电站等。

  物联网具有感知、信息传递、智能分析与决策等特征,通过感知,相当于给工业机器人增加了五官,具有了视觉、触觉甚至味觉;通过网络化信息传递、智能分析决策,相当于把人的智力赋予了工业机器人,使机器人能够完成大部分需要人来完成的工作。

  据悉,5月份以来,机器人公司先后获得柴油机总装线、发动机生产装配线等项目共计合同额近6000万元。据了解,智能化柔性汽车发动机生产线,是柔性汽车发动机生产线在物联网时代的升级,在基于传统的柔性制造、精益制造理念的基础上,把分布式网络结构的智能化特质有机地融合进生产线设计概念。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基于全新的物联网理念,应用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条码标签技术等,将柴油机或汽油机通过自动打标、标签绑定等技术手段,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装配数据与检测数据,将生产过程中的人、物、数据流集成整合,实现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定位、数据追踪、历史追溯。公司介绍,凭借技术的先进性,机器人智能柔性自动化装配系统已经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三、富士康用机器人代替人力成趋势

  7月29日,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深圳出席员工联欢晚会时对媒体表示,目前富士康有1万台机器人,明年将达到30万台,三年后机器人的使用规模将达到100万台。

  未来富士康将增加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数量,以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取代工人。

  东信达非常赞同富士康的机器人使用!这意味着,近三十年来以劳动密集型劳动力为标志的中国制造企业,正在向物联网生产转型,现在许多生产企业因成本效益原因将借鉴富士康的做法,低技术、简单重复、高强度的劳动将被机器人、所代替。

  从富士康此举可以看出,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高拍仪、无线采集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物联网应用已经逐步降临到中国企业中。

  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