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http://www.gkong.com 2012-03-20 11:33 来源:中国工业报

   在第八届中国工业论坛上,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在讲话中分析了我国工业生产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指出了我国经济转型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出路都在于工业,而在工业当中,先进制造业又是重中之重。

   朱宏任强调,解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深层矛盾突出 转型新型工业

  朱宏任介绍了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和任务。他指出,首先,工业转型升级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已经刻不容缓。其中,部分行业产业集中度低,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产业布局与区域的能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支撑能力明显不足。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在工业,难点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他说,我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在较长时间内不会改变,而且工业污染排放绝对量较大。他认为,先进制造业是构建现代产业的主体和核心,抢占未来产业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主要内容也在制造业,工业的转型升级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从国际看,我国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一方面发达国家试图重振制造业,另一方面,其他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部分国家制造可能会替代中国制造的趋势正在日趋明显,可以说,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日益加剧的双向挤压。

  其次,我国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一是坚持把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总钥匙,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处理好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的重大关系。二是坚持把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三是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四是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其中柔性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日益成为生产变革的重要方向。五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发展迅速,在促进当地工业集中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到支撑作用,必须要着力促进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建设。六是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推动转型升级 实现内涵式发展

  朱宏任强调,今后一段时期,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第一,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必须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统筹规划,聚焦发展重点。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自主发展水平。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创新及应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一批产业联盟,支持创新联盟承担重大的研发任务,共同突破技术及市场应用瓶颈。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施产业基地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创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基地。

  第二,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推动工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技术改造是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发挥效益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在工业发展中形成的一项重要制度,“十二五”技术改造的旗帜还要高高地举起来。实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工程,要大力推广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强对现有企业生产设施、装备、生产工艺条件进行改造提升,围绕品种质量、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安全生产、两化融合、军民结合、装备改造等方向,组织开展专题改造,提高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实施产业链升级工程,加快推进工程化、产业化,完善产业链条。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推动若干基础材料的产业化和应用,促进先进基础工艺的推广应用,突破基础零部件的技术瓶颈,提升若干领域的技术基础能力。建立技术改造工作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新时期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政策文件的制定发布,落实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的相关配套政策,编制技术改造重点项目的导向计划,加强技术改造项目全过程管理,完善技术改造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

  第三,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向节约高效、清洁安全转变。实施重点行业的节能降耗减排改造工程,切实加强工业节能节水、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全面提升企业节能节水的管理水平。探索节能降耗减排新机制,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碳交易、排污权交易等节能新机制和新模式,激发企业节能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第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把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加快应用电子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及工程分析软件,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组织和支持实施一批两化深度融合的重点项目。创新企业信息化推进机制,推广实施工业企业信息化评估体系和行业评估规范,树立一批“集成应用水平高,效益明显、示范性强”的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

  第五,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提高工业品附加值。组织实施关键基础产品质量公关计划,深入推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对标和达标工作。鼓励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引导企业推进品牌的多元化、系列化、差异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收购国外品牌。加强产品质量的安全保障,以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为重点,完善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积极探索工业企业质量诚信体系,组织完善自律规范或公约,健全和规范“质量承诺”、“自我声明”和“产品召回”制度。

  第六,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着力消除制约企业兼并重组的体制性障碍。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为中小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营造全社会关注、服务中小企业的良好氛围,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对创业型、创新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小型微型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注。

  第七,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大格局下,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产业布局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问题,如资源分布与产业分布极不协调,造成了资源大规模长距离的调动,既消耗了大量能源又加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一是抓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二是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和产业集聚发展。三是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引导产业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