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盘点2011之科技人物

http://www.gkong.com 2012-04-16 17:07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2011'科技报告

   2012大幕开启,2011这台戏已然落幕。匆忙赶路的我们,或许不久都将淡忘曾经活跃在舞台上的那些人。生旦净末丑,或是已成历史,或是正在创造历史,趁着他们的背影还有温度,我们回望,只为更好地铭记和思考。
 
    屠呦呦:价值在获奖之外
 
    去年9月,一位叫屠呦呦的81岁老人进入大众视野。因为“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医学奖。
 
    1930年,当父亲取《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给她取名“呦呦”时,估计未料到女儿毕生事业与“蒿”结缘;1969年,当她和同事们一起领命“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时,屠呦呦或许也没想到这一研究会带她走上国际大奖的领奖台。
 
    拉斯克奖素被业内人士称为“距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因此屠呦呦的获奖,让国人对当年的诺贝尔奖不再只是“打酱油”的观望态度,多少有了些许期盼和紧张。在她获奖很长一段时间内,预测她是否会拿诺贝尔奖的言论不断。虽然最后她没能跨越那“一步之遥”,但无论如何,她获得拉斯克奖的事实足以证明,中国总算拿得出有可能问鼎诺奖的成果,哪怕仅此一项。
 
    尽管对于屠呦呦在这项研究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她是否起关键作用的质疑声一直都在,但她的获奖毕竟也证明了中医的价值——虽然向来极力反对中医科学性的方舟子先生坚持认为青蒿素和中医没有关系。
 
    屠呦呦之所以引爆学术圈还因为她的“三无”身份,即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无院士桂冠。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重大成果及课题的完成者,头上总是顶着一连串光环和头衔。学位、背景、身份及是否院士,怎么就成了衡量一个学者的标准?我们只需记住,她与她的团队奋斗多年,经历过190次失败,才取得如此成果,就够了。
 
    饶毅:“领袖”还是“领秀”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被认为是屠呦呦获奖的“伯乐”。他与合作者查阅资料,证明屠呦呦在这项研究中的关键作用。这一年,他称除了科研之外,还关注科技史的研究。
 
    “院士”,是饶毅2011年的一个关键词。他在院士评选落败后表示“将不再候选院士”,还提出和院士竞赛,目的是“期盼很多人都比我好”。新科院士名单出炉后,被视为其联盟的施一公同样未能当选,饶毅称这是中国学术界“逆淘汰”的结果。
 
    拥趸称他是指出国王没穿衣服的孩子,捅破了科技界那些人尽皆知的潜规则;也不乏质疑者很是看不惯他的“自负”和“高调”,认为他以高端人才身份占有优势资源却喜欢指手画脚,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是“科学领袖”还是“领秀”?他毫无疑问一直是热点人物。
 
    但不管怎样,我们需要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争议。他在博文中说:“理想的孩子气,远远好于中国不良习俗下所谓的‘成熟’。在国际上畏畏缩缩不能上台面,在国内背后搞人水平高。”让我们选择相信这是真话吧,也希望更多人重拾“孩子气”,毕竟,人们更愿意面对明明白白的“明规则”而不是暗箱操作的“潜规则”。因为在暗箱里,每个人都费时费力费心,疲于奔命,哪还剩多少力气来搞科研。
 
    石元春:“委屈”没处诉
 
    举报年年有,去年也不算多,不过石元春当属“最出名”的那一个。
 
    “我们这些知情人和受害者实在难以容忍这样一个巨贪在我国教育界和科技界兴风作浪,有义务剥去他的伪装,显露其真实面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季伦院士和陶益寿、林培、祖康祺等实名举报原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石元春,在任期内利用职权窃取他人治理黄淮海盐碱土的成果。
 
    托互联网的福,不明真相的群众们近年来围观了一幕幕让人瞠目结舌的学术举报大戏,而这起举报,因双方当事人的院士身份迅速成为舆论焦点。套用一句老歌,院士何苦为难院士啊。
 
    举报信中,李院士等人列出石元春“四宗罪”。不久,石元春在长达6000字的回应稿中,理直气壮地逐条反驳了对方的质疑。他认为,这次举报是因为担任校长期间推动的改革,在感情上伤害了部分同志。他还恳请“组织和上级科教部门对我以上提供的事实和材料进行调查,还我以清白”。
 
    上级组织没能满足他的请求,或者说,已退休的他难以找到组织了。中国农业大学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由于双方都已退休,举报是个人行为。言下之意,这事我管不了。2011年11月初,李季伦等人再度发声,逐条推翻石元春的回应,称其借回应举报继续说谎。
 
    不知道如果石元春再接招的话,他们的口水仗是否会“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两个人到底因为什么吵架,到底谁有理?吵了半天,没个评理的人,连个劝架的都不见踪影。时日久了,围观的人也失去了看热闹的心情,各自回家洗洗睡了。
 
    谢剑平:成也烟草 败也烟草
 
    与石元春站出来“用事实和真相以正视听”相反,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甚至骂声,谢剑平很是hold住。对追到办公室的记者,谢院士说:“至于媒体、其他人士有什么评价是他们的事情,我忙我的工作。”
 
    想来要成为院士,挨得了骂,受得了质疑,当是必备素质。看来不管学术成果如何,谢院士的敬业很值得大家学习。
 
    去年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1年新晋院士名单,烟草专家谢剑平当选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他也成为今年最广为人知的新科院士。
 
    控烟人士直指河南烟草研究院院长谢剑平赖以成为院士的“降焦减害”研究是伪命题,更有人给他冠以“杀人院士”头衔。随后,中国控烟协会向中国工程院递交信件,请该院重新评估关于“降焦减害”研究成果。接受信件的中国工程院人士称,将会按程序提交建议书。
 
    这场争论几乎是控烟及医学界的单口相声。谢剑平本身、主导此项研究的国家烟草专卖局及全国烟草研究机构则集体噤声。
 
    谢剑平或许会委屈。这位“烟草院士”引发的其实是院士评选程序和标准,及烟草科技的大命题。可惜的是,这两个问题都没人愿意深究。只是不知道日后,人们是否会称呼谢院长“谢院士”,亦或者听到这一称呼,他会作何感想?
 
    袁隆平:老骥伏枥只为那“禾下乘凉梦”
 
    不知道袁隆平这个烟民,是否注意到有关“烟草院士”的讨论。
 
    袁隆平作为2011南方周末“中国梦”第一位被致敬嘉宾登台,担任致敬嘉宾的75岁的钟南山,跑步趋向他,一天中第四次给他“别抽烟了”的叮嘱。
 
    在这个神马都是浮云的年代,烟可以不抽,粮食却不能不吃。袁隆平就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种粮食的人。
 
    2011年9月19日,这位82岁的老人创造了又一个纪录——其“百亩片”试验田亩产首次突破900公斤。老人说,他为这项整整奋斗7年的成果兴奋得睡不着觉。如果大面积推广的话,这项技术可多养活四五亿人。
 
    让更多人不再挨饿,一直是袁隆平的简单信念,正是为了这一目标,40年前,他离开偏远农村的讲台,走上杂交水稻研究之路,直到成为杂交水稻之父。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我们的试验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几个助手就坐在像瀑布一样的稻谷下乘凉,我把这个梦叫做禾下乘凉梦……”
 
    这个如此美丽的梦,承载着一个耄耋老人的不息奋斗。在记者见面会上,袁老说,等他变成“90后”时,中国超级稻就能实现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了。
 
    为了这一目标,但愿袁老能听进钟南山院士的嘱咐,别抽烟了。
 
    王大珩:大师远去
 
    2011年7月21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辞世。这一年,离去的还有朱光亚、黄纬禄、何泽慧等科学巨擘。
 
    因为稀缺,所以珍贵。自钱学森之后,每一个科学大师的离去都让我们痛心,那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是时代的英雄。王大珩从不在自己没有参与的论文中署自己的名字、不担任和本专业无关的顾问……他们的每一个特质,都是一面明镜,照出当今学术界的残缺和杂质。
 
    人们念着他们的好,怀念他们为人处事的点滴,各种追忆文章铺天盖地,然而,哄闹的纪念过后,一切如初。我们在心底仰望这些大师级人物,却难以在现实中以他们为标杆,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正因明白大师不再,才有切肤之痛。
 
    每一代人均有其时代烙印,或许,我们难以成为大师们那样纯粹的人,但无论如何,有些东西是可以坚持的,比如对责任、对科学的追求。若能如此,大师便不曾离去。
 
    朱清时:高等教育改革的孤独舞者
 
    2011年,朱清时和他的南方科技大学,还在高等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2011年3月1日,46名新生来到南科大报到。但随后教育部公布的具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名单中,并没有南科大。朱校长承诺自发文凭,让社会来承认。幸好,学生表示谅解和支持。
 
    6月份,学校内部出现分歧,多位核心团队成员离开。朱清时对此回应,称三位香港科大教授系因薪酬方面原因离开。这一次,学生和家长仍然力挺朱清时和南科大。
 
    然而,学生们的支持似乎不足以坚定朱校长前行的脚步。2011年,朱清时再次开口表示说,南方科大在通过教育部批准正式获得招生资格之前将没有招生计划。之前自主招生影响太大了,明年三月能否二次招生还不敢保证。
 
    他以一己之力在高等教育改革这块坚冰上撬开的这道小口子,会再被冻上吗?或许,一切还有赖于行政部门的态度。(记者 操秀英)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