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航天科技:把创新的旗帜插上太空

http://www.gkong.com 2012-04-16 17:15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2011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连续第7年获得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继续保持整体经济效益平稳较快增长,资产总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长期以来,该集团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重要抓手,以自主创新为强身利器,以人才培养为常青之源,以航天文化为精神支柱,担负起建设航天强国的历史责任,把祖国的荣耀升上太空。
 
    重大工程:推动我国向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
 
    “嫦娥二号全系统状态正常稳定。目前正在环绕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继续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和工程技术试验。”2月6日,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刘东奎向媒体宣布。这意味着该卫星在2011年4月1日寿命期满后,已超期服役10个月以上。
 
    “2011年,集团公司承担了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第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长征五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以及各型卫星的研制、生产和试验。各项工作均取得重大进展,创造了一批重要成果。”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贾可介绍。
 
    其中,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现“准确进入轨道、精准交会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撤离返回”的既定目标,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成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一重要里程碑;
 
    嫦娥二号卫星全面完成探测任务后,飞抵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创造了我国空间飞行器深空最远飞行纪录,标志着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能力取得新突破;
 
    北斗导航卫星实现十星组网运行,标志着我国二代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全年共进行19次宇航发射,发射次数仅在俄罗斯之后,位居世界第二;
 
    ……
 
    这一系列宇航领域的优异成绩,不仅巩固了我国航天大国的国际地位,更使我国向航天强国的奋斗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今年我国宇航任务将更加密集,各项重大工程将继续推进。其中,神舟九号将实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北斗卫星将再发6颗,全面完成区域导航系统的建设。全年共计划安排21箭30星的发射任务。
 
    自主创新:抢占航天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2011年11月22日上午,国家知识产权局向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颁发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航天交会对接技术中国专利证书。
 
    此项对接技术是科技人员历时16年攻关成功,是我国航天史上最复杂的空间机电一体化产品,标志着我国继俄罗斯、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贾可介绍说,在载人航天领域,航天科技集团先后攻克火箭控制与高精度发射,飞船总体技术,制导、导航控制技术,空间交会与对接,组合体控制与管理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难题,20余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直以来,航天科技集团以满足国家对航天技术和产品的现实需要为目标,以融合系统科学理念的技术创新平台为支撑,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产品创新、军民融合创新为重点,以国际航天最高水平为标准,全面推进航天技术创新工作。
 
    2011年,该集团新组建成立钱学森运载技术实验室、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以及可重复使用空间机动飞行器工程研究中心,强化以总体单位、重点专业技术研发中心为核心,12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0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为支撑的航天技术创新体系。
 
    据统计,该集团全年新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专利申请量连续3年突破千件,发明专利申请比重逐年提高,居军工行业之首;“采用低偏和保偏混合光路的光纤陀螺”在军工行业中首获中国专利最高奖;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机构和地面试验系统共申请45项专利,首批获准15项。
 
    集团在自主创新领域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重要成果,不仅有力支撑了全年重大型号任务的圆满完成,而且为航天事业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人才培养:人才的高度就是事业的高度
 
    2011年12月12日晚,央视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航天科技集团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团队捧得年度大奖。这支由数百人组成的团队创造了惊天之举,而平均年龄却只有33岁。
 
    多年来,航天科技集团秉持“人才的高度就是事业的高度”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同时突出实践成才特色,依托重大航天工程、重点型号任务,造就了一大批型号领军人才和航天科技帅才。
 
    1970年出生的孙泽洲由于技术出众,2002年被组织选派参与绕月探测工程前期论证,并负责星载测控分系统论证,2004年被任命为嫦娥一号卫星研制队伍的副总设计师。2010年,40岁的他担任嫦娥三号卫星总设计师,成为当时航天系统最年轻的总设计师。
 
    “对于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及综合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人才,要敢于打破年龄和资历限制,及时把他们推举到总指挥和总师的岗位,通过加任务、压担子,促进他们快速成长。”航天科技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陈学钏说。
 
    为培育创新人才,集团始终以航天重大工程为熔炉,按照工程任务每推进一个阶段,人才就跟进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实施人才“接力”计划。并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德才兼备、基础扎实的年轻骨干参加到重大工程研制中,在工程实施中识别、发现人才,在推进航天科研实践中吸引、培育人才。目前,集团近16万员工中,有博士2500余人、硕士2.2万余人。
 
    该集团还不断推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的政策措施,对取得突出成绩的骨干人才,实行“政治荣誉、物质奖励、推举专家、培训深造、职称评聘”五优先。2011年还首次推出奖金高达百万元的“航天功勋奖”和20万元的“航天创新奖”,既营造了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也激发了创新活力和创造激情。
 
    该集团还十分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2011年首次在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召开高端人才招聘会,与8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达成工作意向,在国内高校引进博士500余名、硕士2000余名。
 
    通过国家重大工程的实践锻炼,航天科技集团培养造就了一支以32名两院院士、100余名国家级专家、300余名学术技术带头人和430多名型号两总为代表的航天人才队伍,为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这支坚韧顽强、富有战斗力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确保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圆满完成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记者 付毅飞)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