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工信部权威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三大纠结

http://www.gkong.com 2012-07-11 10:53 来源:中国广播网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7月9日正式在网上公布,这份规划算得上是命运多舛,2010年5开始起草,历经多次修改,两度被国务院退回,十年的规划已经变成了九年,今天工信部就这份规划做出了权威解读,但记者发现,这里边还有不少“纠结”的问题。

  第一大纠结:技术路线问题

  第一大纠结问题当属路线问题,也就是混合动力还是纯电动,用插充电的模式还是换电池的模式。2010年时,业内对混合动力展开了批判,当时对电动车的购买补贴高达12万元,可是一年以后,上海深圳等城市又带头补贴起了混合动力车。而在电的问题上,2011电网公司主打“换电池”的模式,而有车企表示不支持“换电”,鼓励用户用电网公司无法控制的家庭插充电方式,防止电网公司“搞垄断”。如今这份规划明确表示,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产业化,不过,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表示,未来技术路线还存在变化的可能。

  苏波:这个规划实施当中会不会有更新的关于技术路线方面的说法还很难说。比如未来的十年在燃料电池方面突然取得了重大突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并不是说这个技术路线公布了以后所有人都百分之百的赞成。任何事情也很难做到这样高度的统一。种种观点都有它的道理,但各部门、企业、专家,绝大多数同志比较认同我们目前规划里所制定的这么一个技术路线。

  第二大纠结:目标实现问题

  这份规划当中说,到2020年,当年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要达到200万辆,而规划期内累计产量要超过500万辆,这样一个目标能顺利实现么?

  一季度,汽车整车企业生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8626辆,销售新能源汽车10202辆,在全国一季度汽车产销近480万辆的比重中可算得上是“九牛一毛”了。早在2010年6月,国家四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首先试点,结果一年以后,上海仅有2辆私人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在杭州也只有25人购买了纯电动汽车。现状如此,对于将来的目标,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表示,压力确实有点大。

  苏波:要完成这个目标,从目前的状况看有相当的难度,极具挑战性。特别是2015年累计完成50万辆的目标距现在只有三年半的时间,实现起来难度很大。四部委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的论证和研究,广泛听取了业内专家和主要企业、电池企业的意见。从国际上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均提出了较高的未来五年和十年的汽车发展的规模化的目标。

  从国内看,目前电动车真正上市的企业也不多,主要企业也只是在今年或者明年陆续的推出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

  另一方面,一定的产销规模才能较好地拉动动力电池、电机等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包括充电设施等整个营销体系的建设。因此,这个目标尽管相对较高,但是对产业发展具有引导性、激励性和挑战性的作用。我们相信通过各界的努力,我们争取跳一跳,能够达到完成或者接近这个目标的目的。

  第三大纠结:电池研发和管理问题

  新能源车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至今受到质疑,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电池方面,怎么来解决呢?

  2011年,通用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雪佛兰沃蓝达,它的车三次发生自燃,通用CEO表示将修改车的电池系统。而去年4月,在杭州,一辆电动出租车突然当街自燃,事故认定,“电池单体电解液泄漏是引起火灾”的原因。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研究员杨裕生认为,现在重视整车研发而不重视电池研发是个误区。

  杨裕生:电池是决定电动汽车性能的第一要素,电池或整车投入位置颠倒,电池投入量很少,而整车的投入很高,有点急功近利的这样的出发点。

  而对于电池如果废旧可能带来的污染问题,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解读规划时表示,必须加强电池利用和管理。

  苏波: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进,必将会面临大量的废旧动力电池的处理的问题。由于性能的衰竭,大部分不能满足汽车使用要求的动力电池仍可以二次利用,比如说作为储能电池的使用。如何做好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报废、分解、再生等环节的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造成新的环境污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未雨绸缪,超前部署。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