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打造产城一体化样板 实现绿色崛起

http://www.gkong.com 2012-09-13 17:19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泉;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集约高效的理念,不断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努力打造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谐发展的现代科技新城,为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现代化城市进程做出了示范。国家高新区这种将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构筑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格局,也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样板。

  如何持续推动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特别是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国家高新区来说如何通过产城融合实现后发赶超、绿色崛起?近日,来自国内政、产、学、研等领域的代表齐聚贵阳,在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高新产业论坛上就上述话题展开讨论。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涛

  嘉 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李佐军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王一鸣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珏林

  江苏省江阴市委常委、江阴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冯爱东

  江苏省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 蓝绍敏

  中国高新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院常

  务副院长 张序国

  贵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白云区委书记 宗文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诸大建

  赛迪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李峻

  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伟

  产城一体化是高新区发展必由之路

  记者:20年前,国家高新区建设之初,主要任务就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现在提出“国家高新区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概念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李佐军:国家高新区在定位时既要考虑到产业的发展,也要兼顾城市生活功能,而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区,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的集聚,从而加快发展。

  推进产城融合需要对新城区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其中涉及到生活设施、交通配套等各个方面。这种规划本身应该是多层次、综合性的,要满足综合需求。产城融合还要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不少国家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管理权限仅仅局限在产业发展方面,而在社会管理方面,比如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还是归属老城区里相关的管理部门,这些国家高新区在引进人才时往往还要跟老城区相关管理部门去衔接,我们应该尝试在管理体制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的交流也需要在老城区和新区之间以及新区内部顺畅进行。在交通方面,有的高新区设在城市郊区比较远的地方,需要建设一个非常畅通的交通网络才能够实现真正的产城一体化,把老城区的很多人才都吸引到新区来。

  王珏林:在一些国家高新区,白天是一座繁忙的工业化城区,可一到晚上却像一座空城,这种现象让人十分担忧。我认为新城区的城市产业规划和经济建设规划需要同步进行,这要求国家高新区在重视招商引资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城市本身的发展。换句话说,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想要以产业带动城市的发展,没有强大的招商引资能力与之匹配是不行的。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很大的投入,需要这个城市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从而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各方面配套设施能力也需要进行提升,能够吸引一些国家骨干企业和跨国大企业进驻。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城市中的各类园区如果不能理顺体制,就会带来相互竞争、制约和束缚。因此,我认为对一个城市来说,在产城一体化的过程中“集中作战”比“互相竞争”更科学。为此,各园区应统一扩大对外招商能力,有区别、有侧重地协同发展。

  诸大建:以园区形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1.0版的模式。经过20年的探索,1.0模式要进行版本升级了,走向2.0版这个过程应该需要持续二三十年。所以,产城一体化要从版本升级的角度来理解。我认为无论是一般工业园区还是国家高新区都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过程性产物,其终极目标是要变成城市组团。以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在上世纪80年代,张江仅代表一个小小的科技园,但是现在张江已经容纳了18万人口就业,由于当时没有从“产城一体化”的高度去设计,导致今天的张江成了夜晚的“空城”。这个案例说明,国家高新区发展到今天,应该在关注产业的同时积极地关注社会配套,必须进行“版本升级”了。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马上就意识到了,怎么升级是现在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且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后发赶超所必须面临的课题。对此,我总结了三句话:工业先行、居住跟上、商业繁荣。高新区的发展,从工业启动园区转变为居住稳定园区再到商业繁荣园区,这三步是一步步走的,苏州就是以这样的模式发展起来的。这样一个历史进程,对于今天新发展的园区或者欠发达地区的园区来说需要对三种功能进行同步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高屋建瓴,从绿色产业和配套出发进行规划。

  记者:历经20多年的发展,不少国家高新区已经从城乡结合部曾经杂草丛生的荒地发展到今天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科技新城,江阴高新区正是这样一个代表。能否介绍一下江阴的发展经验?

  冯爱东:江阴市是一个县级市,它有两张名片:一个是在2009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的十大示范城市,另一个是江阴市有35家上市公司。江阴高新区是继昆山高新区之后,全国县级市中第2家国家高新区。江阴的产城一体化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工业园区完全依靠城市的辐射带动;第二阶段是产城互动阶段,通过制造业发展带动对环境的需求,公共服务设施应运而生;第三阶段,我们正打算建设大量的中介服务机构,使产城一体化达到新的高度。

  鉴于江阴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国家高新区首先要走工业化道路,必须要有大项目,以此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此外,要与城市发展相协调,规划先行,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体制转型,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欠发达地区国家高新区如何赶超

  记者:欠发达地区要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需要注意什么?

  蓝绍敏:宿迁市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的发展理念,什么条件都可以降低,惟独环保的门槛和标准一点都不能降,这不但没有影响到宿迁市的发展,而且使宿迁市的发展大受裨益。宿迁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保持了自身的特色优势,而且发展速度始终保持在江苏省各个市的前列。

  我认为,作为后发展地区,在加快后发赶超的过程中要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第一追求,作为产城一体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把握好“绿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彻底破除思想误区,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先传统产业后新兴产业、先做产品后做质量、先粗放型增长后集约式发展的传统老路,要真正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的有机融合,实现生态功能、生态文明、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协同并进。

  当然,在推进产城一体化过程中,后发展地区要更加注重聚焦和培育自己的优势产业,更加注重产业优势的再造,真正做到聚焦特色产业,加快产业集聚,着力构建体系完整、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弥补产业发展上的短腿和不足,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要把为人才成长创造优越的环境作为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内容。对于后发展地区来说,最难的事情是吸引和留住人才,要着眼于为各类人才营造更加宽松的成长环境,建立科学合理、高效实用的人才培养机制,创造有利于成长成才的机会和条件,促使各类人才能够更好地成长、拥有更多的机会、实现更快的发展,真正构筑起各类人才集聚发展的新高地,为经济发展创造不竭动力。

  记者: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来说,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应该怎么平衡和协调?贵阳高新区如何实现后发赶超、绿色崛起?

  宗文:2011年年底,贵阳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绿色的经济生态,其基本内涵就是发展必须绿色、绿色推动发展;今年召开的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再次强调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性,绿色发展逐渐响彻黔中大地,而建设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也成为贵阳高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

  生态科技新城是对原有产业园区思维的突破, 即以生态的理念颠覆传统工业城市的发展模式,打造产业、商务、生活三位一体的生态城,同时以科技的定位引导园区产业发展方向,打造聚集高新、高端、高智、高定位产业的科技新城。

  近年来,贵阳高新区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突出构筑核心动力圈、产业聚集圈和商务服务圈等“功能三圈”,倾力打造科技研发、创新孵化、信息软件、资本运营和科技商务“五大中心”,加快建设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四大产业基地”,重点建设科技、金融、人才、产业和政策“五大特区”,通过产业要素和城镇体系的同步打造,逐渐探索出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绿色崛起的道路。

  集聚各方优势促进产融结合

  记者: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起点高、风险大、附加值高、持续投入”的特点,因此其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如何集中各方优势在国家高新区实现产融结合?

  张序国: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政府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进程当中,科技型企业在初创期主要是依靠天使投资,进入高成长时期则需要风险投资来支持,形成一定规模、变成一个稳定产业的时候就需要资本市场支持了。

  李峻:产业是发展的核心,金融是辅助手段,不能离开实体产业片面发展金融服务,这方面近几年国际上的许多教训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明确产业定位、构建合理的融资渠道很重要。产业发展要符合现阶段国内外的形势,同时结合地区特色。目前,国家将高端装备制造、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西部地区应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切入,这样才能更好地与金融资本相融合。此外,在融资渠道方面,企业一方面要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要提升自主经营能力。

  王伟:一般认为,高尖端的技术便是高新技术,事实上美国许多企业包括苹果公司的技术并不是不可复制,而是创造一种新的用户体验模式。温家宝总理近期在全国调研时多次提到创新一定要有市场基础,因此我们的目标就是将应用创新做到极致。

  作为贵阳高新区企业,朗玛之所以能3次获得IDG的直接投资,与企业多年来以用户体验为创新追求密不可分。只有真正做到持续创新,才能让企业在发展到相对稳定的阶段时,有机会在国内甚至全球资本市场融资。因此,我建议政府在整个过程中承担引导的作用,而后期投入应交给国际资本、社会资本来进行。

  记者: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正处在动荡之中,资本纷纷寻找投资出路,这对中国来说是否是一个机会?

  王一鸣:我觉得这个阶段中国有机会。现在资本市场上国际资本很多,它一定会寻找更安全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有更好的投资环境和更好的项目,就能把这部分流动资金吸引过来。

  另外,高技术并不是越高越好,高技术一定要有市场的支撑;创新也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还有商业模式的创新、体验的创新。所以,我认为创新要走多元化路径,如果高新区有优良的投资环境,就能够把别处的高新技术引进园区来产业化、商业化,我认为这恰恰是高新园的价值所在。贵阳高新区在发展中,提出绿色崛起的发展方向,这是极具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和安排,可以跳过工业化中期、后期阶段,直接进入发达国家正在聚焦的低碳绿色产业,进行直接对接,有望实现后发展地区的追赶目标。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