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富士康正大步迈向大规模工厂自动化

http://www.gkong.com 2012-12-17 14:16

  富士康的CEO郭台铭宣布计划为装配生产线配备100万机械设备,也是公司在自动化生产进程上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富士康一直都不怎么愿意谈论这一计划的进展情况,不过据最新的报道,富士康的自动化进程计划已经在稳步进行中了,某些工厂工人也感觉到了自动化带来的效果。

  6月份的股东大会上,郭台铭表示未来的自动控制技术将消除单一重复的工作内容,这些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分派给那些低工资的操作工人的。郭台铭还说在未来的5~10年间,他希望能够建立起第一家完全机械自动化的工厂,虽然这一计划可能还面临诸多挑战。富士康的发言人LouisWoo说,如此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需要注入非常多的资金,而且富士康希望在生产线上使用业内最好的机器设备。另外也面临一些政治上的问题,富士康一直以来在中国都是养活一大批低工资工人的企业。

  不过富士康仍然坚持认为自动化生产将帮助企业提升产量,把更多地工作交给机器人完成在效率上会比先前人工的更高。自动化的引进也能帮助缓和工人的紧张工作情绪。

  富士康的这一做法似乎与今秋奥巴马总统的演讲有呼应的意思。当时奥巴马被问及将制造行业带回美国的可行性,奥巴马回答说那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应该不会回到美国,取而代之在未来制造行业于美国的回巢应当会专注在发展高级制造技术方面。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企业采用机械设备进行生产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不知道这种策略未来是否有机会刺激美国制造行业的发展。先前苹果把Mac产品制造带回美国,核心之一就是自动化生产,1亿美元的启动资金就能实现自动机械制造。

  不过人工成本实际上只是问题的一部分而已。类似苹果这样的企业当前依赖于复杂的生产链,这一生产链主要位于亚洲地区。苹果的生产区域聚拢在一起,也便于产品设计时生产流程的即时更改。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中国的苹果产品大规模生产才能够随着苹果的要求达成速度上最快的转变,灵活性非常出色。

  富士康已经宣布计划将生产动作扩展到北美,富士康未来更多打上“MadeinUSA(美国制造)”烙印的产品将会出现在全球市场上,同时富士康将生产线扩展到美国对整个生产来讲也是个相当大的挑战。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富士康需要尽快掌握机械自动化驱动的未来。在美国的生产,相较在中国的低成本人力资源,更需要高价值的工程学人才。

  用机械臂解决劳工冲突悬疑

  鸿海精密在大陆拥有150万名工人。雇佣童工、员工自杀,以及今年9月一家大陆工厂发生的群体性斗殴等一系列丑闻,令该公司近三年来备受困扰。与此同时,该公司在中国内陆地区的“富士康”(Foxconn)工厂还面临用工荒问题。

  实现iPhone、电视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自动化生产,或许能使富士康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困局。但鸿海精密的一些管理人士指出,一些工厂装配的机械臂只能完成诸如移动某个元件这样简单、重复的任务。打磨iPhone金属外壳等许多复杂的工序,仍需人工完成。

  鸿海精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士称,董事长郭台铭制订的配备100万台机械臂的目标就像是驴子面前挂的那根胡萝卜,该公司一直在力争开发这方面的技术。

  所谓机械臂,在大陆媒体的报道中被称为工业机器人。2011年,郭台铭曾宣布,希望到2012年底装配30万台工业机器人,到2014年装配100万台。但在今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郭台铭推后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期限,称自己希望在5到10年内看到首批完全自动化的工厂,并在数年内通过自动化消除简单重复的工序。

  知易行难,首先是资金问题。一些分析师称,建立自动化工厂所需的资本开支将非常高。SanfordBernstein分析师AlbertoMoel预计,相关年度开支至少需要21亿美元,甚至可能超过100亿美元,具体数字将取决于机器人的花费,以及自动化的程度。他说,富士康的年度资本开支历来低于30亿美元,除了该公司在中国内陆大举扩张的2011年。

  郭台铭手头看上去并不充裕。由于大陆工人薪资上涨,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鸿海精密的利润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但分析师们称,今年第三季度该公司的利润率从一年前的2.2%反弹至3.4%,原因是该公司提高了装配收费。

  除了郭台铭的声明,富士康的自动化计划一直是保密内容。但富士康深圳装配线的几位工人说,工厂正在推行一定程度的自动化。

  富士康的管理人士称,该公司正在自主开发更多机械和自动化系统。鸿海精密发言人胡国辉也说,正在购买行业内最好的工业机器人。

  胡国辉同时提到,由于大部分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周期很短,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工业机器人,对于提高效率的意义不大。“一种产品的自动化流程刚刚稳定,就已经到了该产品的生产周期的末端了,而后又将有新的产品出现。现阶段多数领域用机器人还是比人贵。要想形成明显替代关系,近三年不现实,但在十年这样的长周期里确实是个趋势。替代信心来自两方面:一是机器人价格与人力成本“此消彼长”。五年前一台焊接机器人售价50万元,现在降到15万元。与此同时,制造业的工资水平每年以10%—20%的速度递增。二是机器人不会疲劳,也不像人有情绪波动,其生产的产品质量一致性更高。实践数据显示,在电子产业打磨抛光环节引入机器人后,产品优良率从87%提升到93%。

  百万机器人计划仍障碍重重

  据报道,苹果供应商鸿海精密曾表示计划在其遍布中国各地的工厂安装机械手臂,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解决工人骚乱问题。然而,未来十年其自动化生产流程努力将面临诸多重大障碍,如高额成本和快速的技术变革。

  鸿海中国工厂的工人总数高达150万,近年已经先后遭遇多起备受关注的事故,从被指聘用童工,到一连串的员工跳楼事件,再到9月一家工厂出现大骚乱。在过去十年间,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也新建了工厂,时不时就会面临招工困难。

  对富士康来说,自动化iPhone、电视、游戏机等电子设备的生产可谓意义非凡,因为它既能提升该公司的生产效率,也能够远离2009年以来已成为其代名词的员工跳楼自杀和工厂冲突问题。不过据鸿海的一些高管称,安装在部分工厂的机械手臂只能够执行重复性的简单任务,如移动一块零部件。很多复杂的工序,如擦亮iPhone的金属外壳,仍需要人工操作。

  一名匿名鸿海高管说道,“董事长安装100万机械手臂的目标就像是挂在驴子前面的那根胡萝卜。公司一直在追逐这方面的技术。”

  2011年,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表示,他希望今年年底前机械手臂安装量达到30万,到2014年达到100万。但在6月鸿海的股东大会上,他推迟了目标的实现时间,称希望未来5到10年推出首批全自动工厂,“未来几年”通过自动化技术淘汰掉单调乏味、千遍一律的任务。

  成本危机逼使工厂制造自动化

  建设自动化工厂所需的资本支出将非常巨大。市场研究机构SanfordBernstein分析师阿尔伯托.莫尔(AlbertoMoel)表示,为此富士康需要花费的费用将在21亿美元至逾100亿美元之间,具体取决于机器人的成本和自动化程度。他说,相比之下,该公司每年的资本支出通常不到30亿美元,除了在中国内地进行扩张的2011年。富士康并没披露其资本支出预算。

  由于工人工资不断增加,鸿海利润率自2010年第二季度以来一直处于下滑。但在第三季度,由于组装费的增加,其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2.2%回升至3.4%。

  鸿海发言人胡国辉(LouisWoo)指出,鉴于大多数消费电子设备的生产周期都很短,在生产流程中引入机器人还会面临低效问题。他说,“到你熟悉生产流程或者整个流程趋于稳定的时候,产品生产周期已经结束了,开始需要生产另一款产品了。”

  胡国辉不愿意透露富士康目前的机器人使用量,以及实施全面自动生产的时间表。除了郭台铭的声明之外,富士康一直对其自动化计划三缄其口。但据富士康深圳工厂的一些工人透露,工厂正在实施一些自动化技术。一名在富士康深圳龙华工厂已经工作两年的姓张的员工称,今年早些时候工厂引入机械手臂之后,在其中的一条生产线他有同事被调职。

  他说,“以前该条生产线有大约20至30人,但增加机器人之后,人数缩减至5人,他们也只是负责开关机器按钮,以前则是负责将零部件插到主板中。”

  富士康拒绝对员工调职一事发表评论。

  富士康推动生产自动化并不受中国政府的欢迎,因为富士康相当稳定地创造了大量的岗位,为全国各地的人提供就业机会。

  中山大学教授林江称,富士康发表有关自动化的声明,也许也可以视作是其施压各地政府实施更多政策来帮助它带来稳定的劳动力的方式。富士康回应称,其自动化计划旨在帮助它生产更多精良的产品,并提高劳动力的工艺。

  富士康高管们表示,公司正在自主研发更多的机器和自动化流程。胡国辉还称,公司一直在购买“业内最好的机器人”。

  他说,富士康正试图将机器人应用于比较危险的生产工序,鸿海也在研究将自动化生产技术用于生产周期比较长的设备,如面向企业市场的产品。

  “如今年轻一代的工人不想继续从事无聊乏味的重复性工作,特别是制造行业,”胡国辉说道,“我们得开始在生产流程中增加更多的价值,否则将难以吸引到年轻一代的工人。”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