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工业技术创新:成效显著 需解决趋同问题

http://www.gkong.com 2013-02-28 14:23 来源:赛迪智库工业科技研究所王存肃 王磊

  导读:2013年,新一轮技术创新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将为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带来重要契机;同时,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不足、对产业发展支撑不够等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将对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形成重大挑战。

   2012年,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观战略部署下,伴随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我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创新基础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一批卓有成效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3年,新一轮技术创新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将为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带来重要契机;同时,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不足、对产业发展支撑不够等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将对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形成重大挑战。

  国际技术创新新模式日渐形成

  技术创新3大特征:大企业龙头作用凸显,跨国公司构建全球化创新网络,商业模式创新力量不容忽视。

  为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技术创新成为各国渡过难关的战略选择,各国政府不约而同掀起了以抢占新兴产业科技制高点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纷纷加大科技投入。美国政府2013财年科研投入将达到1408亿美元,同比增长1%;欧盟科研框架计划将2013年预算总额由2012年的70亿欧元大幅提高到创纪录的81亿欧元。当前,国际技术创新日益鲜明地呈现出以下3个特征。

  一是越来越多的大企业依靠其技术积累、人力资本、资金规模等创新资源优势,在变革性技术以及新原理、新仪器等基础研究领域发挥先锋作用,在创新活动中的龙头牵引作用愈发凸显。二是为了整合全球资源、降低创新成本、绕过贸易壁垒障碍,跨国公司积极通过遍布世界各地的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构建全球化创新网络组织,来实现技术创新。三是技术创新价值的实现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良性互动,商业模式创新的力量不容忽视。2013年,以上技术创新的新特征将愈加凸显,新的技术创新模式日渐形成。

  国内技术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

  过去10年来,我国R&D投入保持了年均20%的增长,2013年预计将突破10000亿元。

  2012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提供战略支撑。在上述国家战略的部署和推动下,2013年各部门和地方将集中出台一批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及具体实施措施,为工业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

  我国在资金、人才和研发机构等创新要素的总量已达到世界前列,技术创新基础明显增强。

  第一,企业的技术创新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大。过去10年来,我国研发投入保持了年均增长20%以上的高水平,已成为全球研发投入总量第二的国家。未来一段时间我国R&D经费投入总量仍需继续保持不低于20%的增长速度,2013年R&D经费投入总量预计将突破10000亿元。

  近年来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研发投入比例一直在70%以上,从2007年的72.3%提高到2011年的75.7%。可以预见,在即将集中出台的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引导下,这种增长态势在2013年将进一步加大。

  第二,企业研发人员规模不断扩大。2004~2011年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在全国企业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这一比值由2004年的47.01%提高到了2011年的67.26%。从趋势看,2013年将会有新的增长,研发人员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第三,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开始组建研发机构。预计2013年,这种增长态势将一直持续,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组建企业内研发机构。2013年,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会更加坚实,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会进一步加强。

  技术创新产出将大幅度增长

  我国发明专利的授权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近几年增长幅度明显加大,预计2013年将达到18万件。

  进入“十二五”以来,国家着力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我国工业技术创新产出成效显著。2013年,我国将发射神舟十号飞船,并与天宫一号再次对接;北斗二代导航卫星、TD-LTE等新技术网络将在商用化方面迈出坚实步伐等等,重大专项将取得一系列新的突破。

  在专利方面,我国发明专利的授权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近几年增长幅度明显加大。2012年前9个月发明专利的授权数量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国内授权发明专利达到10.80万件,同比增长30.6%,预计全年将突破15万件,2013年将达到18万件。

  在技术市场的交易情况方面,2004年至2011年我国技术市场交易额以平均19.9%的速度增长。可以粗略估算,2012年我国技术市场交易额将达到5700亿元,2013年仍将保持20%的增长速度。

  在新产品销售方面,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2008~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速度为25.2%,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6个百分点。内外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差距大。2008~2011年全行业(含内外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0.26%、10.69%、10.45%和11.95%,而外资企业同期分别为16.04%、15.91%、16.78%和15.73%,明显高于内资企业。另外,国有企业的表现不尽如人意,4年中有两年的占有比重低于全行业平均值。

  研发投入强度需进一步增强

  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仍然明显滞后于美国3.2%、日本2.7%、经合组织2.2%的水平。

  我国研发投入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但相比于GDP的较快增速,近几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一直低于所设定的目标。考虑到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GDP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要实现研发投入强度到2020年达到2.5%的目标,仍然面临不小压力。

  从企业研发投入角度看,也存在投入总量增长态势良好,投入强度明显不足的状况。其原因在于:一是近两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工业企业普遍资金紧张,增加了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困难。二是我国创新环境整体欠佳,影响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三是政府科技项目支持比例仍很低,有限的政府资金投入未能起到带动和引导作用。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数量增长迅速,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国际科技论文数于2011年均分别跃居世界第一和第二,已成为名符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但知识产权对于工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仍然十分有限。造成这一问题的突出原因在于:一是企业不能创造和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二是实现知识产权经济价值的能力较弱,三是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不强。

  目前,相当多的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过于注重技术的先进性,致使研发投入后获得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一,内资企业尚未走上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发展的道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未能与生产经营战略实现有机结合,因此纯粹性研发工作完成后不能转化为市场需求。第二,我国众多工业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大多数创新活动仍定位于简单模仿和稍有改进,技术创新能实现的附加值十分有限,大大削弱了创新获利能力。

  产业趋同化问题亟待解决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把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的新兴产业,产业发展趋同带来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在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推动下,各地政府积极响应,部署了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但随之产生的问题是各地产业发展方向趋同化现象严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几乎都把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600多个城市中有300个提出要重点发展光伏太阳能产业,100多个城市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这种现象在近期很难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产业发展方向的趋同带来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研发经费、人员、场地设备等的重复投入和巨大浪费。

  造成发展趋同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的强势干预。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方官员不顾地区的比较优势而投资于能创造较大产值、解决就业的产业,导致产业结构趋同。二是国家在空间布局、政策引导、产业准入等方面的宏观调控力度不足,不能有效遏制部分地区不顾客观条件盲目上马的势头。

  对策建议

  持续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

  针对工业技术创新领域研发投入强度不够,知识产权对工业技术创新支撑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技术创新与质量品牌结合不够紧密,新兴产业趋同、技术创新资源浪费等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将技术创新水平纳入各省市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各省市技术创新的绩效考核,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地方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将技术创新投入及产出的相关指标纳入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考核评价体系之中,确保将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任务。加强对技术创新财税政策落实的监督和检查,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二,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一是提高企业在国家科技项目中的参与程度。鼓励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牵头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建设的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进一步向企业倾斜,提高企业在立项论证阶段的参与程度。产业目标明确的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组织实施。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制定和完善分行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指导性标准,对研发投入超过标准的企业给予一定鼓励支持。三是完善落实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加快落实国家扩大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抵扣范围的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和金融支持,拓宽企业技术获取技术创新资金的渠道,鼓励各地政府设立技术创新基金,以入股、知识产权共享等多种形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第三,政企合力,加强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提升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将知识产权质量和知识产权实施和转让数量、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实现情况等纳入相关企业考核和评价体系,积极引导企业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质量,重视知识产权价值实现。选择示范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能力培育和提升试点,推广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获取、运用知识产权和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时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注重获取应用价值大、具备实现经济价值条件和易于产业化的知识产权。提升产业知识产权预警应急能力。

  第四,注重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抓住当前实施技术创新的有利时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围绕开发品种、提高质量、建设品牌、改善服务,切实提高技术创新效益。鼓励企业以技术进步提升质量,以质量保障品牌,以品牌创造较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提高的良性互动。

  第五,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积极建设共性技术开发平台。解决各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方向趋同的问题,一是要强化国家对地方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产业空间布局、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来规避某些重要产业的重复立项。二是加强总体性规划的实施,引导地方政府在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立足于各地区自身条件和优势,科学合理定位,差异化分工,使其真正成为培育区域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三是结合各地有优势和基础的产业,在不同地方建设不同方向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变企业个体研发为共同研发,成果共享,尽量减少重复研发和趋同研发。

  微观点

  @中国科学院大学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发明专利数量是发明专利质量的基础,也是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数量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我国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充分显示了发明专利指针的确定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

  @一路向西的增原:在企业层面,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通常不到1%,而日本企业早已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企业的研发费用一般水平都在5%~10%以上。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