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世界工厂”转型 瞄准最前端的机器人

http://www.gkong.com 2013-04-26 10:20 来源:

  一家拥有五十年历史的老牌科研单位,上海电气自动化设计研究所以“实现现代化,需要自动化”的精神积淀和不懈追求,依靠内控管理和清晰的市场定位,为提高国家自动化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

  电气自动化所的核心竞争力:技术+人才。

  有美国科学家大胆预测,生物、3D打印和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三大技术将以三足鼎立之势统领本世纪。上海电气自动化所依托上海电气集团的强大管理、技术、资金优势,立足自动化应用核心竞争力,通过内控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并快速捕捉世界前瞻性市场信息,将机器人、环保自动化锁定为未来核心业务,实现技术创新、结构改革和资源的持续利用,提升中国“智”造水平贡献力量。

  角色定位:为集团孵化企业 

  上海电气自动化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动化所)成立于1961年,前期为享受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1978年开始,试行有偿服务,逐步减少财政拨款;2001年改制为科技型企业,实行自负盈亏;2005年,随着上海电气集团在香港上市,自动化所成为上海电气的全资子公司。

  自动化所早期主攻方向为电机及其电力拖动应用研究,并在该领域与天津(楼盘)传动研究所享誉业界,当年有“北天传南自动”之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自动化所顺应科技潮流和市场导向,将自动化工程领域内的轨道交通、桥隧自动化、环保自动化与工业机器人应用逐渐纳为公司发展的主打业务。自动化所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下,自动化所主营业务收入从1980年的86万元一路飘红到2012年的11654万元,净增长135.5倍,所部为提高国家自动化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

  “自动化所角色定位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自动化所自身优势独立开拓市场;另一方面帮助集团公司孵化企业,并作为集团重要人才补给站点。自动化所和集团形成优势互补,所部为集团孵化企业的同时,在技术突破和市场开拓方面也仰仗集团强大品牌实力以及资金、政策支持。”自动化所常务副所长、教授级工程师张玉龙告诉记者。自动化所曾经孵化了一家专门生产地铁牵引系统的公司,出于发展轨道交通业务需要,被集团收编,该公司每年可以为集团创造净利润9千万元。2012年集团与法国施耐德成立了一家建筑节能合资公司,中方技术骨干悉数从自动化所抽调。

  核心优势:技术+人才

  以上海电气为强大后盾,自动化所不断加强与高校和中科院的广泛合作,在电气自动化领域拥有一大批核心技术,并构建了自动化所核心竞争力。科研成果产品化、产品产业化步伐加快,新技术、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建所50年,累计完成科研产品开发和重大工程项目达2800多项,申请专利90余项,发明专利10项,其中有240多项成果获国家和地方科技进步奖、创新奖、新产品奖。所部现有员工近200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到总员工的72%。具有高级职称的员工35名、其中教授级高工6名、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有十多位国家级科技专家和一大批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同时自动化所与上海自动化学会主办的《电气自动化》杂志,为科学界公认的核心期刊。

  张玉龙告诉记者,自动化所视技术竞争的实质为人才竞争。历来注重人才高地的建设。为吸引人才,“两条腿”走路,一是招收应届生,并从中选拔、培优。另外从外企“挖墙角”,让人才“回流”,同时吸引海归加盟。为留住人才,2012年所部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激励和考核标准,旨在按照市场化原则实行“能者多劳”制,根据市场效应给予比例提成,鼓励科研人员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同时集团资金扶持与市科委技术基金为自动化所技术投入提供了保障。

  制度建设:加强内控管理

  早在2010年4月,五部委集中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用、审计指引,并规定上市公司自2011年1月1日起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与内部控制披露制度。上海电气积极响应,在集团上下积极推广《公司内控手册》。

  为贯彻五部委加强内控管理、降低经营风险的精神,并配合集团总体推进计划,2011年4月,自动化所成立了内控手册推行小组和推广工作组,密集展开多轮培训和召开评估会议,对照《公司内控手册》,寻找制度漏洞;细化内控要求;解决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自动化所号召各部门群策群力编写《制度汇编》,并从2012年4月15日起试运行,同时还成立内控制度检查小组。

  内控管理推行两年,目标逐步实现,“按照制度流程运营,明显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运营效率,比如市场部通过内控制度,客户和资金都得到了有效管理。但同时制度的贯彻又需要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今年所部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网络化建设,实现每一个管理节点的优化。”张玉龙告诉记者。

  错位竞争:打造个性化机器人

  依托上海电气强大的产业背景和所部的技术优势,“十二五“期间,自动化所产业聚焦在三大方向。一是通过单机自动化,助力集团自动化水平。二是通过自动化系统集成工程,做大自动化所的主营业务规模。三是通过现代服务业,提升自动化所的盈利水平。

  在具体业务上,自动化所力图在未来3到5年内,在环保自动化领域,尤其是以机器人为主的工业智能化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自动化所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智能制造领域和柔性生产线。2012年8月自动化所“空调压缩机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自动化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2012年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资金扶持。2012年9月自动化所建立了“上海智能制造装备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年自动化所加入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经信委“上海机器人产业联盟”应用单位。

  金融海啸之后,欧美纷纷提出“重回制造业”的产业构想,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将在2015年迎来“刘易斯拐点”,人力成本倒逼工业智能化建设。迹象表明,机器人将迎来一个“得宠”的时代。有国外研究表明,当下中国的机器人市场规模为50亿-80亿元,成套产业的规模达到800亿-1000亿元。

  当国内大部分机器人开发商在高呼“国产化”之时,自动化所积极寻求创新。从产品类型上,自动化所推崇差异化竞争,自动化所在标准机器人的基础上,针对装备需要,注重个性化机器人的研制,从独臂到多臂,更大程度的解放人力。张玉龙表示:“农业机器人和医院护理机器人将是自动化所未来重点发展目标。”从技术上,自动化所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扬长避短,积极寻求与海外公司合作,技术上取长补短,并实现商业上的共赢模式。”张玉龙也坦承:“要拥有前沿的核心技术,自动化所任重道远,不仅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更希望获得集团或投资者更强大的技术资金投入。”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