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本土PM2.5仪器有望在3至五年夺回市场

http://www.gkong.com 2013-06-17 12:03

  2013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被雾霾笼罩,催发了PM2.5监测仪器的市场;近几日,部分城市因秸秆燃烧,产生的PM2.5污染,再度成为民众担忧的问题,而PM2.5的有效监测则成了接下来该领域仪器研发的关键,尤其是国产PM2.5检测仪器的研发,亟待突破瓶颈。

  PM2.5是指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其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一部分来自工厂、城市生活和机动车直接排放的烟粉尘,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大气中的颗粒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等污染物经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究其来源,主要有机动车尾气,石化、医化及喷涂废气,火电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煤烟尘,餐饮油烟,建筑、水泥及道路扬尘等。

  PM2.5如何监测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中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气,多地PM2.5浓度直逼极值,遭受严重空气污染。面对“旷日持久”的灰霾天气,环保部要求中国各地严格检测,以防治细颗粒物为重点,严控大气污染。

  近日,一大波秸秆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席卷各农业生产大省,给民众的生命健康和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安徽一地区的PM2.5的监测仪甚至出现接近爆表的数值。那么我们无法细辨的PM2.5,相关部门的监测人员是如何得到有效数据的?以一地区的监测点为例子,让大家认知检测过程。

  我国某地区环保局监测子站的屋顶上,竖立着几根采集空气样本的采集管,采集管与监测站的监测设备相连,空气进入管道后,空气中的颗粒将被“筛选”,大的颗粒沉淀下来,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将进入仪器,这便是最近很受关注的细颗粒物PM2.5。

  PM2.5的监测原理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类似,是通过滤纸上的样本进行分析监测。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监测仪器里面的白色滤纸带上紧密排列着硬币大小的黑色圆点。PM2.5等信息会以黑点的形式打印在纸带上,纸带上的黑点每小时形成一次,通过自动分析最后转化成数据。这个数据就是特定时段内空气中PM2.5的浓度值。

  PM2.5推动环境监测仪器市场扩容

  近年来恶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增多推动环境监测产业快速发展,但外资企业长期占领以PM2.5监测为代表的高端市场的情况也引发了众多思考。

  可以看到,自从2011年PM2.5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之后,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环境监测的进程,全国各地纷纷于去年开展了PM2.5的监测工作。2012年,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曾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内要建设近1500多个PM2.5监测点位,前期投入将超过20亿元,同时PM2.5检测仪器的使用寿命为3年左右,后续还将有持续的新增需求。

  尽管PM2.5监测工作已经获得较大的进展,但目前监测PM2.5数据的主要是一些一、二线城市,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三四线城市能源消费和机动车保有量都会出现快速增长,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导致细颗粒物、臭氧、酸雨等二次污染呈加剧态势,环境监测向三四线城市覆盖的趋势将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同步推进。

  目前中国已经构建了涵盖内陆、海洋以及空间三位一体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监控了包括大气、水、土壤、辐射、噪声、海洋、区域生态环境等在内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国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也推动着环境监测仪器产业的水涨船高。

  PM2.5设备多进口五年内国产仪器或赶超

  直径不到头发丝粗细1/20的PM2.5,不仅能覆盖中国143万平方公里土地,还能拉动数十亿元PM2.5监测设备、百亿元环境监测仪器甚至万亿级别的环境治理投入。但有一个现实也不得不摆在仪器商面前,以广东为例,在广东省投入使用的PM2.5监测仪器中,美国品牌占了95%以上。

  目前广东有120个国控(省控)空气监测点,按国家要求1个站点必须配备1套PM2.5监测仪器,3个站点要备用一套。截至2012年底,已有62个点完成安装,除国控空气监测点外,部分城市根据自身需求会额外设置PM2.5监测点位,如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曾表示,根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国内要建设近1500多个PM2.5监测点位,前期投入将超过20亿元。正好印证了李苑彬的推算。此外,PM2.5监测点位的运行费用和维护成本也需考虑。李苑彬粗略估计,这两部分成本占到PM2.5监测点位配置总成本的30%到40%。

  事实上,中国PM2.5监测仪器市场的崛起仅用时两年。然而,也正由于市场来得太快太突然,国内仪器商在技术和人才配备上掉了链子。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李苑彬表示:“中国本土PM2.5仪器有望在3到5年内抢回国内市场主动权。”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