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gkongbbs

坚持刺猬经营学,研华三十年零亏损

http://www.gkong.com 2013-12-17 14:09 来源:台湾《今周刊》

  你能相信,一家公司成立三十年,没亏过一块钱,毛利率还能有40%,股债四年大涨480%?

  它是工业电脑龙头厂研华。

  有一个人,用三十年的青春,将占有率做到第一,还创造公司零亏损,营收规模达到三百亿元;他卖的不是消费性笔电,也不是智能型手机,而是藏在每家公司里的工业电脑。他是研华董事长刘克振。

  十一月初,中国苏州空气中以带着一丝凉意,阳光却依然刺眼。随着车子缓缓驶进昆山工业区,一片工厂林立的单调风景中,采用简洁现代风格建成的大楼,格外显眼。这里是刘克振一手打造的秘密基地——研华协同创新研发中心(Advantech PlusTechnology Center; A+TC)。

  问起研华三十年零亏损的傲人成绩,刘克振有些谦虚:“这没什么,研华比较幸运的是,碰到机会都有把握到。”

  对于刘克振来说,三十年前,他找上在惠普做业务的老同事创业,没想那么多,“那时的我们才二十七、八岁,也没这么大能耐可预见未来三十年的产业变迁。”研华总经理何春盛话说得实在。

  不是预见未来,而是抓到趋势,改变未来

  尽管如此,刘克振一路走来,他的信念却从未变过。“只有那些疯狂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会真正改变世界。”站在全球三百多位经销商面前,刘克振这么说着。

  对刘克振来说,从工业电脑起家,到今年喊出的“智能服务”,他都坚信自己能做到。比起其他大厂做的是消费性电子产品,容易被市场看见,研华做的工业电脑,却藏在你我的生活里。

  “我们走这条路,是没有石头摸的。”何春盛说。

  确实,比起笔电、智能型手机,大量又多样,工业电脑不仅少量,还得多样,甚至客制化、整合能力,难度都比消费性电子产品高出许多。这条路,是孤独的,是冒险的。

  “别人问我们为什么做自动化测试?但我们就是做这个起家的啊。”刘克振笑了。

  三十年前,个人电脑刚兴起,台湾电子产业正酝酿爆发,刘克振、何春盛与黄育明,三位在惠普电子仪器测试部门的三位同事,决定出走创业。

  草创之初,卖的产品不是别的,正是“自动化测试系统”,替每台即将出厂的PC做系统及软体检测。

  对那时年纪轻轻的他们来说,他们不是预见了未来,而是做他们会做的,就是“自动化测试系统”;而刘克振异于他人之处,就在于他坚信自动化系统能过改变未来,三十年来没放弃过这块市场。

  洞见趋势也无用,得把趋势变成可掌握的未来

  “拼凑趋势,是(研华)做的比较不错的一点。”只见刘克振拿起纸笔画出一个椭圆形,往下拉了数个箭头,这就是他带领研华三十年成功的秘诀:让趋势变成可以掌握的未来。

  为了捕捉对的趋势,每隔年举行一次的烟花全球经销商大会,成了刘克振挖宝的好时机。为期三天的经销商大会,只见刘克振穿梭其中,抓到机会就与人聊天,为的就是想知道客户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从产业发展方向,大哦创新研发中心的喷水器装设位置,刘克振都能和客户聊上几句。

  “领导者必须永远站到第一线,倾听客户的声音,他们就会告诉你该怎么走;领导者要做的就是,把客户需求掌握住,加以整合。”这些话从刘克振口中说出来,似乎轻描淡写,背后却藏着极大的专注力与执行力。

  刘克振把他看见的趋势,变成可以掌握的未来,第一步,就是要让客户知道,研华想做什么。“一定要说明很久,把我们想做的事情说清楚,然后把所有资源往这里集中。”

  例如研华喊出“智能服务”的口号,看准了未来许多家电、汽车会连上网路控制的新趋势,定下五年营收成长一倍的目标,二〇二〇年还规划在上海以A股公开发行上市;刘克振必须把研华的每颗螺丝钉都有锁到最紧,从医疗、物流、零售等每个事业下手,确认他们的核心业务都得绕着这个目标走。“拼凑愿景、确认分工,我就是不断做这些事情。”刘克振说。

  在刘克振的蓝图里,智能服务的商机,每年市场规模有15%的成长空间;因此,今年研华连续并购POS厂钧发科技、工业控制器厂元宝数控,还有英国嵌入式显示器大厂GPEG,都是为了抓只这块高达三十兆(新台币)的智慧城市大饼。

  虽然目前智慧城市的商机,像彩虹般模糊,但何春盛很笃定,“若等到市场成熟再投入,那就太慢了,因为研华总是先做好准备,在产业趋势爆发前,先在下个十字路口等待。”

  记录工作事项,让未来接班人有迹可循

  回首研华走过的三十年,因为专注如一,一路从台湾小公司做到世界第一,不仅营收规模翻涨十倍;金融海啸至今,股价更从三十四一元来到近日最高的一九八一元,涨幅高达480%,让外界对刘克振的零亏损经营手法,有着不少赞美之辞。

  这些话听在刘克振耳里,他却不以为意,“当别人说你不好,不要以为自己太坏;同样的,大家都说你好,也不要以为太好。”

  而在员工眼里,刘克振这位掌舵者有些偏执,也异常专注,只要下属事情做不好,刘克振会毫不客气的直接说:“你脑袋坏啦!”刘克振对每个细节的要求,几近苛刻,从每张简报、海报到便条纸,刘克振全部都要掌握。作为一位这样高标准的老板,对于把公司规模做大,却有独特的想法,“太想扩张就会乱,所以我一直没把‘变大’这件事作为目标。”

  这样的想法,来自于一则希腊神话,故事是这样的:狡猾的狐狸懂得很多,相处无数策略来偷袭刺猬;而刺猬则到处觅食,忙着照顾家里,遇到危险时,立刻蜷缩成长满尖刺的小球,抵御狐狸的攻击。

  对于刘克振来说,如何带领研华成为刺猬“做小”,比善于攻击的狐狸“做大”更重要。

  就像刘克振出身自惠普,研华的企业文化也承袭自惠普,即使研华已是工业电脑龙头,员工数超过五千人,但在研华,无论是董事长、总经理,还是一般职员,全都在一处员工餐厅吃饭;就连办公的地方也很阳春,就是一张办公桌,根本没有独立的办公室。

  认识刘克振超过三十年的何春盛便形容,刘克振就像是《从A到A+》书中的“第五级领导人”,苦干、实干、谦虚核对专业的坚持,对事业雄心勃勃,宛如一匹耕作马,而不是拥有明星风采的企业主。

  “企业的成功,不是创造一位明星企业家,企业的责任也不只是赚钱而已,而是搭建一个平台,让员工与股东都创造美满人生。”这些书上的金科玉律,刘克振严格的落实在工作与生活。

  以接班为例,将近耳顺之年的刘克振,也开始面临这个课题。“前三十年,董事会只要想着如何支持我们就好;但未来三十年,我们可能不在了,所以更要留下记录,留了,(接班人)可能不会照做,但我至少留下来了。”

  因为对刘克振来说,比起强化自己的光环,如何让这个自己一手拉拔的公司,王下个三十年走,更为重要。所以,研华从〇八年开始,各部门主管便将部门内工作事项逐一记录下来,不仅要让工作更制度化,更为了日后的文件交班。

  在新落成的研发中心水池中,刘克振白了一座铜牛雕像,上头刻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像他过去三十年在研华所做的,低调、朴实、做小,是为了研华再往下个三十年走。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5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