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从通用到细分:中国国产特色机器人谋“变通”

http://www.gkong.com 2014-03-11 10:33 来源:中国科学报

  

   黄色的外壳,圆滚滚的身材,前方还有一个“大眼睛”,在3月6日~9日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天津)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台“憨态可掬”的机器人。它的名字也很有特点,叫做“江豚”。

  这是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一款水下机器人。别看它只有一米左右的身长,能耐却不小。据该公司的业务经理杨柏松介绍,江豚可以用于水产养殖监控和深海捕捞,以及水库、大坝、船体等水下检修等领域。

  在本届博览会上,类似江豚这样的特色机器人还有很多。如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展出的面向建筑板材安装的辅助操作机器人系统以及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展出的高速抓放机械手等等。

  在与博览会同期举办的2014中国(天津)国际智能装备制造技术与市场对接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目前在通用机器人领域,我国和国外仍有较大差距,相比之下,针对细分领域的特色机器人,由于更符合市场需求,价格更便宜,因此是中国机器人企业应该重视的方向。

  从通用到细分

  在多方因素的助推之下,我国机器人市场的爆发已成为现实。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总量将达到35000台,占全球比重的16.9%,成为规模最大的市场。

  不过,目前中国的机器人市场大都为国外品牌占据。而从工业机器人的主要部件来看,伺服系统和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对国外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

  在上述背景下,针对细分领域市场的特色机器人,被认为是中国机器人的突破方向之一。

  天津易而速机器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天江表示,国外机器人的应用以汽车行业为主,该行业对精度和效率的要求比较高。而国内很多中小客户的需求,则是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劳动,并在一两年之内收回成本。

  因此,那些经济实用、针对细分和专业领域的机器人,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类用户的需求。比如用于冲压、热处理、上下料、搬运、喷涂、焊接等细分领域的机器人,以及用于电子行业的SCARA(选择顺应性装配机器手臂)等,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此外,在一些专业领域,通用机器人甚至不如专业机器人使用起来更方便。张天江曾经考察过一家工厂,一个简单的上下料环节使用了一个六关节的机器人,但由于空间十分狭窄,所以机器人的使用十分不便。“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使用桁架机器人或是水平关节机器人。”张天江说。

  特色机器人引关注

  在本届博览会上,针对细分领域的特色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关注。

  在电子、食品、医药等行业,操作对象往往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征,通常需要以高速度完成包装、分拣、搬运等操作。天津大学针对上述需求研发的高速抓放机器人,吸引了诸多参观者的目光。

  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则将方向聚焦在了水下机器人领域。这家2013年3月挂牌成立的公司,当年实现销售额350万元。

  据杨柏松介绍,目前该公司正与城市自来水公司合作,将水下机器人用于对供水管道壁侧漏的检查,以便在发现管道壁变薄,或是腐蚀比较严重时及时更换。

  此外,该公司的水下机器人产品还可用于水产养殖。杨柏松表示,海参生长状况对水质的要求较高,且容易受到海潮和盐碱度变化的影响。如果用潜水员探测的话,往往需要花费数千元。而采用水下机器人,则能大大节约成本。

  “水下机器人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比如搭载核辐射传感器,可以探测水下核辐射是否超标;搭载金属探矿器,可以用于探矿。因此,水下机器人相当于是一个水下的平台,帮助用户搜集需要的水文信息。”杨柏松说。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则在建筑机器人方面颇有建树。据该院院长李铁军介绍,目前我国建筑业还处于粗放型、数量型的增长阶段,效率低、能耗大,尤其是在二次装修领域,劳动生产率不足发达国家一半。

  在李铁军带领下,该院与河北建工集团联合研制出了一种面向建筑板材安装的辅助操作机器人系统。在李铁军的演示视频中记者看到,这一机器人系统由板材辅助搬运机械手、移动本体和安装操作机械手组成,在大理石壁板、玻璃幕墙、天花板等板材的安装作业中,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款机器人也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在问答环节,一家建筑领域企业的负责人和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经理,均向李铁军表示希望进一步了解该机器人的情况。

  发展应戒除浮躁

  在本届论坛上,关于我国机器人产业化的话题,也引起了与会者的热议。

  李铁军表示,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机器人从无到有,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未来的30年,我国机器人应该着重解决品质的问题。

  李铁军指出,我国机器人之所以在精度、速度和性能参数方面与国外有差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有限。

  “未来学术界、产业界,都应该沉下心来,不能急功近利。不要总想着扔2000万元下去,几年就收回成本。”李铁军说。

  而对于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李铁军强调机电一体化的概念。

  他进一步解释说,目前我们国家机器人的设计,往往是先由搞机械的人画图纸,然后由搞自动化的人配控制系统,再找搞软件的人负责相应的软件。这种“各管一段”的做法,使得机器人并非一体化的产品,也带来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重量和惯性问题怎么解决?怎样在不同的速度下实现最优控制?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们机器人的精度。”李铁军说。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础上,李铁军还强调,机器人一定要与外部环境发生交互,具有感知、认知和学习的功能。“机器人化的机电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的目标是让未来的机器都睁开眼睛,让我们的设备都装上耳朵。”李铁军说。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