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软件国产化频吹政策暖风 五大领域成新增长点

http://www.gkong.com 2014-08-25 10:4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斯诺登事件”引发了全球信息安全大讨论,我国也在这片哗声中绷紧了神经,加之政策推手动作频频,软件国产化的风暴渐起。在此背景下,我国软件本土企业在今年上半年抱团发展趋势明显,大型企业信息系统国产化的三大新思路和原则渐明,即应用牵引、平台重构、分阶段实施,以及四条国产化路径,即直接采用、对等替换、系统性替换、平台替换。

在今年下半年的产业预判中,赛迪智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走势判断课题组指出,工业软件、信息安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将成为全产业的新增长点,预计产业增速在20%~22%。此外,产业边界将被全面打破,企业并购成为常态,各类信息技术、网络、业务之间将加速融合。

《《《

政策驱动

两条主线推波助澜 软件国产化浪潮迭起

2013年6月,美国棱镜门事件触发了全球信息安全的神经。

先是英国《卫报》抛出了第一颗舆论炸弹: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6月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披露称,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消息一夜之间扩散到地球每一个角落,舆论一片哗然。

此后,事件不断发酵,我国也掀起了 “去思科”、“去IOE”、“去SOA”的浪潮。而就在声声浪潮中,外围刺激还在轮番上演。另一方面,政策的推手也动作频频,在这样的背景下,软件国产化的呼声逐渐高涨。

外围刺激轮番上演

软件国产化的外围刺激不断上演。

2014年4月,微软公司正式结束对WindowsXP的技术支持;同月,OpenSSL一个名为 “Heartbleed”的漏洞曝光,利用这一漏洞,攻击者可以获取用户密码,或欺骗用户访问钓鱼网站。

一个月后,美国司法部宣布了对五名中国军方人员提出刑事起诉,指控他们用网络黑客攻击的方式窃取美国企业情报借以获取经济上的优势,这一指控遭到中国外交部的反驳,此外,外交部反过来指控美国网络窃密、监听、监控等;同月,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数据显示,3月19日~5月18日,2077个位于美国的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直接控制了我国境内约118万台主机,同期,IP地址位于美国的黑客对我国目标进行了5.7万次“后门”袭击和1.4万次“钓鱼”尝试。

7月,微软公司正式宣布,对Windows7的主流支持服务将在2015年1月13日结束;同月,俄罗斯又发布互联网新规,称公民数据必须存储在国内服务器上,这一切行动都在触动全世界信息安全的神经。

政策频频发力

种种刺激下,国人信息安全意识不断加深,政策层面推手动作频频。

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彰显我国在保障网络安全、推动信息化发展等方面的决心;5月16日,中央政府采购网发布《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重要通知》要求,所有计算机类产品不允许安装Windows8操作系统,虽然后续出炉的2014集采名单中,Windows8操作系统仍然入围,但这一消息令资本市场产生了不小反应。

6月,部分中央机关及下属部门内部要求停止使用Office的消息传开;一个月后,网上又开始盛传由于赛门铁克旗下的“数据防泄漏”(SymantecDLP)产品存在窃密后门和高危安全漏洞,公安部门禁止采购相关产品。7月下旬,工信部公布了首批可信云服务认证名单,19家本土云服务商的35项云服务通过了该项认证,而最新消息显示,国家工商总局对微软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肃清市场,财政部5亿支持地方科技基建国产软件。

如此背景之下,资本市场掀起一波国产化浪潮,各种概念孕育而生,国产操作系统、国产办公软件系统等概念股被市场第一时间挖掘梳理,成为一波波新的行情。

《《《

企业动作

国内软件企业加速抱团 规划国产化四大路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种角度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本土企业的努力显而易见,尤其是在政策暖风下,抱团趋势更明显。

工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工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软件业务收入16929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与前几个月基本持平。其中,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继续领先全行业发展,实现收入3085亿元,同比增长27.5%。软件业实现出口223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0.3个百分点。

也正是对发展趋势的看好,7月,上投摩根基金研究部总监王炫在上投摩根基金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会上表示,在新一轮国家扶持政策引领下,信息安全产业将保持较快增长,下半年重点关注软硬件国产化投资机会。

国产企业抱团对抗

面对强大的国外品牌,本土企业在今年上半年迅速凝聚力量。

以软件为例,今年6月18日,2014首届国产软件产业链合作峰会召开,用友软件、中标软件、神舟软件等为代表的50家重点国产软件厂商悉数参加。峰会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发布了《大型企业信息系统的国产化路径》白皮书。白皮书首次提出大型企业信息系统国产化的三大新思路和原则,即应用牵引、平台重构、分阶段实施,以及四条国产化路径,即直接采用、对等替换、系统性替换、平台替换。

据相关数据,中国财务软件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90%,ERP的国产化率也超过80%,相对很多基础软件来说,应用类软件具有较高的国产化率,包括办公系统在内、众多行业与领域的应用系统,国产软件替代的能力已经基本具备。

用友软件高级副总裁郑雨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之所以以应用牵引,原因在于,一是符合产业规律,全球产业发展都是应用带动,应用与客户距离最近;二是我国应用软件基础坚实,能与国外品牌抗衡,甚至超越国外;三是应用可以反过来促进基础软件更快地与之适应,同时国产化还要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来弯道超车。

不过,郑雨林认为,企业不能单纯为了信息安全、为了替换而国产化,要结合企业业务发展、业务需求、信息系统规划,归根结底要实现系统替换,系统、厂商、政府要共同承担替换成本。

7月29日,浪潮集团、久其软件等9家上市公司、35家软件企业高管再度抱团发声,浪潮集团副总裁胡海根作了 《携手合作共赢发展》主题报告。

需要指出的是,外企也会抱团发展。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曾表示,国外的一些产业上下游之间会适当结盟,“比如Oracle最新的数据库版本不对浪潮开放,只对IBM开放。如果国内企业需要用它的数据库,就无法选用浪潮的服务器,只能选IBM。”这也是浪潮此前发起国产主机产业联盟的原因之一。

本土产品加速攻城略地

一方面是本土企业的联盟抗敌,另一方面在种种契机下,本土企业也在不遗余力地开拓着自己的疆土。

今年以来,先后有河南安阳、重庆等地发布消息,在固定领域和区县采购国产品牌软件。河南安阳在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的技术要求上进行了明确规定,必须采用指定的国产品牌软件。重庆38个区、县(自治县)共采购操作系统、办公及杀毒三类软件10.4万套,国产软件达5.66万套,占到软件总数的54.42%,下一步,重庆党委等政府序列外机关也将推行软件正版化工作。

安信证券表示,IT系统国产化率先由政府部门切入,考虑到政府部门对信息安全的要求远高于其他行业,IT系统国产化的动力更强,同时由于政府部门大多统一采购,国产化实施效率更高,加之政府大多数部门对于IT系统性能的要求没有电信、金融等行业高,使得国产替代更为可行。

随后,6月25日,“浙江政务服务网”正式开通运行,依托阿里云计算的海量数据处理能力,浙江政务服务网整合了40余个省级部门、11个地市和90个县(市、区)政务服务资源,实现了省市县的数据直连,浙江省市县3300余个部门、6万余项审批事项,已纳入浙江政务服务网。26日下午,阿里云计算服务纳入河南省政府的协议采购目录。

此外,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商名单中,赛门铁克的相关安全产品已经被删除,其他国外杀毒软件也悉数被排除。从中央政府采购网上可以看到,杀毒软件类产品的采购名单只剩冠群金辰、江民科技、瑞星、趋势科技、金山等6家,其他安全类产品除了入侵检测及漏洞扫描产品出现了IBM的身影外,所有安全类产品全被国产厂商拿下。

与此同时,中国陆军主战装备也首次搭载国产CPU和操作系统,这标志着国产核心软硬件首次融入我国陆军主战装备。另外,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商名单中,操 作 系 统 有 阿 里 云 、Deepin、SPGnux、中标麒麟(NeoKylin)、中科方德、优麒麟、微软、龙鑫等8家,国产操作系统所占比例明显增大。

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分化

赛迪智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走势判断课题组指出,工业软件、信息安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下半年将成为全产业的新增长点,预计产业增速在20%~22%。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产业边界被全面打破,各类信息技术、网络、业务之间加速融合,企业并购在未来将成为常态,特别是国内外IT大企业纷纷跨越核心业务边界,将通过跨界并购将业务延伸到新兴领域。

不过,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分化严重。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海联讯、旋极信息、绿盟科技、东方通预计今年中期首亏,长亮科技表示不确定,有可能出现亏损,蓝盾股份、世纪瑞尔、天源迪科预减少,启明星辰、超图软件续亏。预增的则有卫宁软件、飞利信、任子行等,川大智胜、榕基软件为续盈。

不过,上海某软件行业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半年的成绩单很难对软件企业做出一个判断,因为季节性因素的存在,很多企业在三四季度时才进行收入确认。

《《《

行业弊端

国外软件存适用与成本难题缺乏统筹成国产化短板

在“斯诺登事件”之前,国内众多企业倾向于选择国外品牌,但实际上,国外软件也有不足之处。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分会秘书长、海比研究总裁曹开彬就曾指出,国外软件首先会面临本地化的问题。国外软件不注重企业的需求,不会因为企业而改变,在个性化定制方面做得没有国内好。其次就是服务问题,国外的软件实施和产品是分离的,容易造成很多问题,选择国外软件不能一次性解决问题,需要大量的人和资金维护软件产品。

就国内的产品而言,选型问题尤为重要。据海比研究估计,我国信息化项目中,因软件选型失误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95亿元,其中最主要的损失在于更换软件所带来的费用。

国外产品本土化遇阻

致远软件成都分公司常规事业部总监邹峻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内的管理软件是国情化的产物,尤其是公文处理这一环,国外的产品就没有。如同装修房子,国内产品在清水房的基础上,按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装修,软件流程该怎么跑,权限该怎么设定,都是量身定制。而国外产品不一样,它是标准化的东西,就好像精装房,虽然已经装修完毕,但不论适不适合居住,都没有办法改变。

“以前有一个海归人士,回国一定要用国外的企业管理软件,当时国外软件都测试了3个月,最终因为难以符合国情,换成了国产品牌。”邹峻表示,这种案例很多。

成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情对本土企业是利好,但同时难度也在这里,因为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需求,都会有不同的定制产品,这就对本土企业的技术有一定要求。

国外软件一方面是适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成本。致远软件人士表示,曾经有一个项目,通过甲骨文的工具把OA、档案、教务系统数据等全部打通,原厂工程师1天收费1万元,而且不保证1天就能够搞定,“如今同样的事情,我们给客户谈的费用是工程师2500元一天,是国外的四分之一”。

上海某软件行业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应用软件需要供应商与企业大量沟通不断修改,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国外产品用标准化的产品来套用,实际上会有很多问题。本土软件在与企业对接上,更了解国情,也就更灵活。而基础软件更接近标准化,国外产品优势明显,国内产品刚刚起步,技术难以与之相比,生态也脆弱。

国产品牌缺乏规划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信息化已过30多年。这30多年中,国内企业信息化项目失败率很高,其中因软件选型导致失败的比例达到35%。软件选型失误主要有三种表现:第一,选错了软件提供商或软件开发商,中标的软件开发商与甲方项目所要求的能力不匹配;第二,选择了不能满足需求的软件产品,很多甲方在选择软件产品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个性化需求的特殊性,一旦在企业实际部署和应用时,发现有很多问题;第三,选择了过于超前、复杂、高端的软件产品,即资金充裕的企业注意了品牌,却没注意实用性。

因此,90%的集团企业CIO认为,集团企业的信息化项目非常需要一套科学的软件选型方法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软件选型工具。这对于提高软件选型效率、控制选型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

成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内也有这类的系统集成商,或者咨询服务公司,但国内企业对它们的接受度无法与国外相比。比如,IBM的软硬件都很强大,但其主要收入则来源于咨询服务,就是基于软硬件给客户的一整套方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国内企业不符合规范化的表现,“一般企业今天电脑不够用,就采购一批电脑,明天需要某个软件,就安装一种软件,后天又需要上OA了,就上OA,属于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没有规划。”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国产化中,政府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据悉,政府采购制度最早形成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如今,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发展本国战略技术及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运用的国际通则。

“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很多软件个人使用非常少,都是军政在推动,而国外的国产化推进,起步更早一些,格局没那么被动。”上述上海某软件行业分析师如是说。

实际上,从近半年来高层对软件行业的支持来看,政府也正在适时扮演着 “第一客户”的角色。不过,李戈举例称,美国城市人口与中国人口数量不能相比,美国政府的采购占比看起来很大,能够很快解决企业生存扩张的第一需求,但在我国,这种采购目前看起来还远远不能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换句话说,本土软件最终走向成熟还是要靠竞争。

《《《

基础软件

“禁Win风波”推动 国产操作系统迎契机

多年来,以IBM为代表的小型机,以Oracle为代表的数据库软件和以EMC为代表的高端存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企业的IT架构。“棱镜门”事件之后,信息安全被提升到了重要高度,“去IOE”成为多个领域的共识。

今年5月,中央政府采购网“禁Win风波”消息传出后,更是在A股市场掀起一轮对于相关操作系统概念股的爆炒,一时间,软件国产化替代的呼声空前高涨。

整体来看,我国基础软件中,操作系统相对薄弱,虽然替代空间巨大,但难度也同样巨大;数据库方面,本土企业正在崛起。相比而言,我国中间件和应用软件方面本土企业实力强劲,不少领域都能够与国外品牌抗衡,甚至还更强,工业软件更是潜力巨大。

今年5月,中央政府采购网发布《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重要通知》,要求所有计算机类产品不允许安装Windows8操作系统。消息传出后,A股市场相关操作系统概念股被轮番爆炒,中国软件5月份累积涨幅超过70%。一时间,市场掀起轩然大波,软件国产化替代的呼声前所未有的高涨。

提到软件国产化,基础软件的地位不容忽视,根据《工信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2013~2014)》显示,基础软件涉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办公软件等几个重要的环节产品。

事实上,相比应用软件等,国内的基础软件显得相对薄弱,各环节产品技术参差不齐,国产化替代充满挑战,但同时替代的空间也最大。“基础软件的替代非常重要,因为涉及信息安全。”成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政府层面或成国产化切入口

所谓操作系统,即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任何其他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据公开信息显示,国内影响力较广的操作系统软件企业有中标软件和中科红旗这两家。据悉,中标软件是由中国软件、普华基础软件有限公司、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三方共同投资成立,中标软件核心产品包括中标普华office办公软件套件、中标普华Linux桌面操作系统、中标普华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以及安全增强产品;中科红旗成立于2000年6月,产品涵盖高端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集群系统、桌面版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以及技术支持服务和培训等领域。

操作系统一直以来都是信息安全的重点关注对象。“操作系统厂商很容易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包括身份、账号、位置、爱好、活动等,这些信息一旦被掌握,不但广大用户的隐私得不到保障,国家的社会活动、经济动向都没有任何秘密可言。显然,如果中国不掌握智能终端操作系统这类基础软件,信息安全就有严重风险。“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如此表示。这也是操作系统国产化的直接动力,俄罗斯、韩国等也都在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

不过,由于开发操作系统门槛很高以及研发耗资巨大,一直以来微软的操作系统在国内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市场份额在90%左右,国产操作系统地位微不足道。同时,很多企业和个人都在老操作系统上积累了大量软件和数据,迁移到新系统很可能导致软件失效、数据丢失,这种替换成本高到即使是该系统的原有生产商都很难说服用户切换新操作系统。

李戈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软用了7年研发DOSWindows,之后从Windows1.0版本到Windows95,微软用了4年,平均来看,微软推出一个新的Windows版本起码需要2到3年;谷歌推出安卓1.0版本至少也用了5年。

不过,业内人士对此还是比较乐观。据倪光南描述,过去国产操作系统搞不出来并不是因为缺人才、缺市场、缺资金,而是没有形成国家意志,缺乏顶层设计。如今,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采用产业联盟这类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以举国之力去做,还是可以产业化的。据倪光南预计,桌面操作系统国产化替代趋势下,三五年内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将实现国产化替代。企业方面,中标软件副总裁高巍也曾发表演讲,表示替代Windows已准备就绪;武汉深之度科技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欢也预计,政府层面可能会成为一个切入口,3~5年内在国内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可能会逐步普及自主操作系统。

新型数据库 本土企业脱颖而出

作为基础软件的重要一环,国产数据库和国产操作系统的市场境遇差不多。简单来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赛迪顾问发布的报告显示,虽然2013年我国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规模达到了61.54亿元,同比增长15.79%,但市场仍以国外品牌为主,其中前三强Oracle、IBM、微软所占份 额 分 别 为40.88%、18.56%,14.41%,合计所占份额达73.85%。在国产数据库品牌方面,成都欧冠、南大通用、武汉达梦、神舟通用、人大金仓以及山东瀚高为国产数据库品牌前五强,合计市场份额仅为5.49%,力量悬殊可见一斑。据赛迪顾问预计,未来三年数据库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1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9.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22%。

当然,国产数据库与国外产品相比,差距是多方面的。赛迪顾问软件事业部副总经理姚珊珊曾对媒体坦言,与国外数据库软件相比,国产数据库软件在系统体系结构、复杂查询优化、并发控制机制、故障恢复机制等重要的数据库核心技术方面还存在差距;在功能和性能方面,国产数据库软件与国外大型通用数据库软件也存在一定差距。

据海比研究分析,从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在通用数据库方面国内厂商技术积累不足,还处于追赶者的位置;但在面向大数据处理的新型数据库,即应用行业大数据的分析场景(历史数据等)方面,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是处于同一水平上的,可以实现替换。

大数据即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当前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德国、法国、日本等都在积极推动和布局大数据战略。

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时代机遇,本土企业也在积极做着筹备。据悉,达梦公司(达梦数据库)、南大通用、华为等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数据库产品。可以看出,部分国产新型数据库领域与国外软件相比技术不落下风,而且还存在本土化优势。

成都欧冠总经理李旗(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司的产品正在替代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的组合。“现在数据量越来越大,Oracle的数据库在很多领域已经撑不住了,它们也有一些解决方案,但大多都是纵向升级,即提升单机的能力,这种做法一方面提升总有瓶颈,另一方面成本很高。而我们的产品是横向扩展,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展开去。”李旗表示,正是因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新型构架的数据库正在蚕食传统市场,从而使得国产品牌能够弯道超车。

中间件办公软件有竞争实力

相比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国产中间件和办公软件的竞争力要强得多。

所谓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机资源和网络通信,是连接两个独立应用程序或独立系统的软件。一直以来,中间件都被誉为基础软件国产化的“先头部队”,原因在于本土企业已经显示出了具备与国外大佬一争高下的实力。数据显示,虽然2010年~2012年IBM和Oracle两家公司在国内中间件市场中所占份额最高,合计占比分别为72.9%、70%和67.9%,但已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2年国产厂商份额已达20%以上。其中,2012年IBM和Oracle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6.1%、31.8%,排名前两位,而A股上市公司东方通排在第三位。根据计世资讯的报告,2010年~2012年东方通在国内中间件软件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8%、5.4%和6.8%,稳居国产品牌首位。

据广发证券介绍,东方通主要产品为“Tong”系列中间件软件产品,包括基础中间件 (消息中间件TongLINK/Q、 交 易 中 间 件TongEASY、应用服务器TongWeb、安全中间件TongSEC)、集成中间件(应用集成中间件TongIntegrator)、VSP(通用数据传输平台GTP、移动应用平台MAP)等,已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电信、交通等领域。目前已经出现了大型客户更愿意寻求与国内厂商合作的局面,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航信等大型用户的核心业务都已经规模化地采用国产中间件。2013年,在中国移动中间件软件集中采购项目中,东方通就曾中标并获得70%的份额。根据计世资讯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中间件市场销售额为24.1亿元,同比增长19.3%;2012年国内中间件市场销售额28.5亿元,年复合增值率达到18.3%;预计2013国内中间件市场销售规模为30.8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18.6%。

此外,办公软件方面的国产化案例更多。2014年5月底,八一钢铁发布 《关于统一使用WPSOffice软件的通知》,要求南疆各厂(部)统一安装使用金山WPSOffice某版本,且各单位员工自行卸载微软Office软件,并将从6月起,每月检查各厂的执行情况。早在2010年,宝钢集团已经采购金山WPSoffice软件,并明确要求集团包括所有分、子公司的电脑,要百分之百安装金山WPS。《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打开金山WPS官网看到,外交部、审计署、工信部等70多家中央部委、办、局级政府单位都安装了WPS,另外,国家电网、中国人民银行、万达集团、中国邮政等大型企业也都是金山WPS的客户。

《《《

应用软件

管理软件国产化率超八成 工业软件有待掘金

与基础软件相比,应用软件可谓种类繁多。据工信部的分类,应用软件包含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管理软件、CAD等工业软件以及动漫游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从综合的信息来看,应用软件方面本土企业实力强劲,不少领域都能够与国外品牌抗衡,甚至还更强,例如公开数据显示,ERP领域、财务软件、CRM(客户关系管理)、OA(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国产软件市场份额超过80%。不过,ERP领域虽然国产化进程靠前,但从市场占有率来说,上升的空间也会相对有限。那么,在应用软件中,哪些领域的国产软件最有前景?

部分领域已超国外品牌

首先,来看看应用软件中规模最大的类别管理软件。当“斯诺登事件”爆发之时,市场对于信息安全的关注点在操作系统、交换机等重要部位,对于管理软件是否也会有后门,是否应该同时切换管理软件,却鲜有人追究。据公开报道显示,管理软件在理论上也可能被监听者通过“后门程序”进行监听;另一方面,管理软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在线升级和服务等手段,这种“在线”也可以用来“监听”。加上企业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国外管理软件进行调整和修改,这也使得不少企业将管理软件国产化替代提上议程。

据海比研究的报告显示,管理软件主要包括ERP、财务管理、CRM、OA、HR、电子商务等帮助企业经营管理的软件。当前,管理软件的国外品牌主要有SAP和Oracle,国内品牌主要有用友软件 、金蝶、浪潮软件等厂商。长期以来,SAP等国外品牌主要应用于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以用友为代表的国内公司主要应用在中小企业。近10年来,随着用友NC等国内高端产品的不断完善,国内公司产品在大型企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在技术架构上,国内产品比国外产品有后发优势;从功能上看,除了高级排产计划等一些生产制造的核心功能外,国内管理软件已基本可以完全满足各种类型用户的需求。总体而言,以用友为代表的国内管理软件厂商可以完全替代以SAP为代表的国外管理软件。此外,在赛迪顾问和计世资讯的两份ICT行业权威报告中,致远软件均以绝对优势继续蝉联中国协同OA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桂冠,这已是自2005年以来致远软件连续第九年蝉联行业第一。

根据海比研究发布的 《大型企业信息系统的国产化路径》白皮书中数据显示,ERP、CRM、OA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80%,财务软件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90%。

当然,本土管理软件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据中国软件网ERP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国产ERP厂商都存在售前能力与实施能力不对称的问题,实施服务满意度高于售前服务,形成强烈反差,间接体现出售前人员对自身产品、用户业务、用户行业了解程度等综合售前能力存在明显短板,当具体实施的时候出乎用户的意料,这一问题虽然看起来无伤大雅,但可能在这个饱和竞争的市场中成为致命的缺陷。

“两化”促工业软件发展

管理软件之后,工业软件又如何呢?

据公开信息显示,由于历史原因,在我国工业设计领域,国外CAD软件进入中国市场较早,企业对这些国外软件过度依赖。而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特别是掌握着军民企业产品核心信息的三维设计系统,大多数都使用国外的三维CAD软件,因此信息化安全堪忧。5月,在“2014第五届中国工业软件发展高层论坛”上,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陈英就“两化深度融合给工业软件产业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进行了深入的政策解读,指明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的“自主可控”基本要求,将为我国工业软件发展带来大好机遇。

所谓两化深度融合,即两化融合(工业化、信息化)的继承和发展,这有点像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发展质量仍有待提升。从具体数据看,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6.5%,远低于发达国家35%~40%的水平;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日本的9倍、德国的6倍、美国的4倍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由此可见,工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CAD方面,中望算是本土企业佼佼者。据中望3D事业部总经理字应坤对媒体介绍,近年来国产软件发展迅速,与国外软件的差距不断缩小。很多企业并不需要很复杂的三维CAD设计系统,国产软件完全可以满足技术需求,企业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来购买三维CAD软件,避免花费太多成本购买过于高端但用不上的三维CAD软件。

不仅如此,4月份国产中望CAD+与美国AUTODESK(欧特克)公司AUTOCAD知识产权纠纷,在荷兰胜诉,中望CAD+不构成侵权。有分析指出,这次中望在荷兰打赢与欧特克公司的知识产权官司,足以说明很多国产软件企业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应对风险的综合实力。

据赛迪智库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所的研究,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将在2013年以及2014年上半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增速有所收缓,全年产业增速维持在12%~14%之间。其中,国产软件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特别是CRM、HRM、SCM(供应链管理)的SaaS产品有望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PLM等大型企业级软件则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增速将有所收缓。根据CIMData的数据,2013年中国主流PLM市场逆势增长了12.8%,广义PLM市场增长了13%,这主要得益于来自航空航天行业、汽车行业、高科技行业和机械设备行业的需求支撑。

成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戈对此称,企业通过信息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业化提升有了效果,进而促进更多的企业实现信息化。

当然,工业软件发展的瓶颈也是明显的。赛迪智库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所安琳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一来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投资能力有限,国家投资主导的重点行业面临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压力,其信息化投资也将趋缓。二来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智能自控领域的核心技术受限。高精度的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技术被少数国外公司垄断,极大地约束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总体成本,削弱了竞争力。这也是我国两化融合中存在的突出挑战。

《《《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成国家战略 巨头抢滩300亿企业市场

2013年,IT领域有两大热门关键词:一为“斯诺登”,二为“云计算”。斯诺登事件发生后,各国对信息安全问题高度关注。2014年2月,我国首次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将信息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而在云计算方面,近日,工信部针对云计算的“十三五”规划已经启动。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表示,将专项重点支持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数据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解决方案及推广项目3个领域。

信息安全、云计算领域的市场前景如何?A股上市公司中有哪些值得挖掘的相关概念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

2013年6月,“斯诺登事件”发生后,引起各国对信息安全问题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此前由工信部提出的 “去IOE”再次成为热点。2014年2月,我国首次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并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担任组长,一举将信息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而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一环,信息安全产品被工信部作为软件类别单独列出,体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在很多投资者的自选股中,都躺着几只信息安全板块的标的。那么,信息安全板块投资前景如何,又有哪些潜力公司值得关注?

国内企业市场份额上升

中央政府采购网公布的2014年入围中央政府采购、并顺利通过二审评审进入最终采购的安全产品名单显示,在新的杀毒软件类产品采购名单中,只剩冠群金辰、江民科技、瑞星、趋势科技、金山等6家企业;在其他安全类产品中,除入侵检测及漏洞扫描产品出现了IBM的身影之外,名额全部被国产厂商拿下。

据东北证券研究,目前在信息安全市场,产品采购逐步集中于技术和品牌领先的厂商。从行业领域看,在政府、能源等政策壁垒较高的领域,国内信息安全厂商竞争优势明显;在金融、电信运营商、互联网等开放度较高的领域,则形成国内外厂商共同竞争的格局。

根据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统计,2007年到2011年,国内信息安全前十大厂商中,本土厂商的份额从49%提升到63%。其中,新兴厂商发展较快,如华三通信的市场份额上升了约9个百分点;启明星辰、绿盟科技市场份额也均有明显提升。

基于2013下半年以来信息安全事故频率上升的趋势,和信息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平安证券上调了IDC在2013年对于国内信息安全产品和信息安全服务市场的预测数据,排除国外厂商的市场份额,平安证券认为未来3年国产信息安全产品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3.3%。

与此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行业的并购整合也在不断上演。给人印象深刻的如国内专业信息安全厂商启明星辰,其在2011年收购网御星云,收购完成后,启明星辰在UTM(安全网关)市场占有率超过20%,这一收购奠定了公司在信息安全市场龙头的地位。

而就在今年,启明星辰再度出手,公司表示全资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分阶段收购北京书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书生电子)100%股权,双方已于6月17日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据了解,书生电子主营数据安全领域,在安全文档软件方面有多项国际领先的技术及专利,在该市场领域处于领先位置,客户群遍及政府、金融、大企业等,拥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涉密和商密资质。

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5月末,书生电子合并报表总资产8028万元,净资产2945万元。2013年度和2014年1~5月,书生电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359万元、2178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660万元、651万元。

平安证券认为,信息安全行业专业性强,不同领域技术差异大。因此,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掌握整个领域的所有技术,市场分散度较高,而随着以绿盟科技为代表的信息安全专业厂商与资本层面的合作更为紧密,横向整合将成为行业的未来趋势。

企业级安全市场快速增长

除了传统概念上的信息安全产品市场,企业级安全市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平安证券表示,过去10年,信息安全并不为客户所重视,整体市场规模增长较慢。尤其是在企业级市场,信息安全并非企业IT投入的优先选择。与此同时,金山等个人安全厂商以“免费化”为商业模式,凭借极致的互联网精神成功挑战了江民、瑞星等老牌安全厂商,个人安全市场“免费化”已成定局。但随着携程、京东商城、如家等企业核心数据泄露、安全漏洞被曝光等事件频频发生,引领这场行业变革的将是中国的企业级信息安全市场,信息安全市场将经历一个从2C(面向个人)到2B(面向企业)的过程,“企业级安全市场拐点已经出现”。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传统信息安全厂商金山、瑞星等公司都已涉足企业级安全市场;联想等IT巨头已经展开了自己的企业级安全业务;网秦、趋势科技等公司也在2013年先后推出了各自的企业级安全产品。根据普华永道的统计,多数企业表示将采取积极主动措施,提升IT安全投入比例。数据显示,今年企业信息安全平均预算2666万元,较去年上涨了51%。

另据多家第三方机构预测,2013年国内金融行业信息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30亿元左右,整个企业级信息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160亿元左右,到2015年国内企业级安全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大关。

按照平安证券的说法,个人安全厂商普遍通过“流量变现”实现盈利,但技术低门槛与产品同质化决定了个人安全市场难以诞生中国信息安全巨头。

Gartner公司报告显示,技术仍是决定企业级安全厂商竞争地位的首要因素。高门槛和专业化决定企业级不可能重现个人安全市场那样的免费化趋势。在IT国产化和IT安全投入占比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企业级安全市场将大有可为,中国未来的信息安全巨头将出现在企业级市场。

安全产品背后的不安全因子

不过,在信息安全产品领域,安全产品本身也会存在一些技术上的短板和漏洞,这已引起业内人士高度关注。

据海比研究的报告显示,从天融信、启明星辰等企业的发展来看,目前国产安全产品已能替代国外企业的安全产品。但是,国内厂商的产品都是基于开源的Linux系统开发。

成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称,开源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核心部分是封闭的,而在封闭的核心部分,无法知道当中是否有后门之类的设置。比如说安卓就是基于Linux开发,只要使用Linux,就必须延续它的游戏规则,Linux在最底层封闭,安卓就在下面2、3层封闭,以杜绝安卓系统自身面临的安全隐患。而这样一来,在安卓系统封闭的部分,可能会存在对用户信息安全的威胁。

《《《

云计算

云计算启动十三五规划 本土企业欲“驾云”弯道超车

日前,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透露,工信部针对云计算的“十三五”规划已经启动。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部委也在近日表示,将专项重点支持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数据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解决方案及推广项目3个领域。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云计算“十三五”规划的进一步落地,产业发展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期,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这一渠道为云计算产业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甚至有观点认为,面对国际IT巨头,云计算将给中国IT企业提供 “弯道超车”的可能。

国内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千亿

云计算最早可追溯至1959年,随后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快速发展。2008年,云计算迎来发展的新高潮,这一年中国云计算起步,EMC、IBM等公司相继在中国建立云计算中心。到了2009年,阿里软件在南京率先建立了首个 “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此后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大云”、中国电信“E云”、中国联通“悦云”等相继问世,百度、腾讯、华为等公司也各自推出自己的云服务。

据ForresterResearch公司预测,2014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为72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9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这一增速是一般技术市场的4至5倍。而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2014年云计算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公有云服务市场仍处于低总量、高增长的产业发展初期。据估计,2013年我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约为47.6亿元,增速较2012年有所放缓,但仍达到36%,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如今,在全球云计算市场,美国份额最大,占比60%,欧洲居次,占比25%,中国市场占比不到3%,但发展速度惊人,每年的市场增长接近40%。

据悉,2014年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是: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兼并重组、集中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打造云计算产业链。

据IDC统计,201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为350亿元,2013年达到900亿元,3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7%,预计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00亿元,已经成为千亿级市场。

民生证券认为,正是因为云计算,中国的IT企业才更有可能 “弯道超车”。一方面,全球巨头在云计算上,并没太多领先于本土企业的技术,或者说,相比于传统架构下的难以逾越的技术鸿沟,在云计算架构下,技术差距已经大大缩小,如阿里云、紫光云机、天成云机等,其关键性能指标已经基本接近国际顶级水平,甚至部分指标领先国际水平。另一方面,云技术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变革,从海外来看,Amazon、Salesforce、Google等新兴巨头已经借力云技术超越IBM、SAP、Microsoft传统软件巨头,这给国产厂商带来极大的启示。

IT巨头加速布局云市场

7月底,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浪潮集团时提到,今后出访不仅会推销中国高铁、中国核电,也会向全球市场推荐中国的云计算。这也是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要将中国的云计算推往全球。

而在同一时间召开的2014年可信云服务大会上,首批通过可信云服务认证的云服务名单正式出炉。云主机服务、对象存储服务、云数据库服务、云引擎服务和块存储服务五大类19家云服务商的35项云服务通过了可信云服务认证,涉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阿里巴巴、新浪、腾讯、世纪互联、百度、UCloud等公司。

在此背景下,本土企事业单位等的云端布局如雨后春笋,云模式也引发了不少传统行业的思考。

今年4月,航天科技集团召开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信息系统示范工程分级保护建设方案评审会,评审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涉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和产品;5月,阿里云与中国气象局达成战略合作,海量气象数据将通过阿里云计算平台变成实时分析应用的“活数据”,中国气象局下属的台风网、天气网等将率先迁移至阿里云计算平台;6月,表现优异的UCloud完成总额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是中国IaaS(基础设施服务)领域最大单笔融资金额;7月,国内首家云计算交易平台落户新疆克拉玛依;同样在7月,百度牵头,与智能设备厂商和服务商联手推出“北京健康云”,预计在8月底,北京第一个健康云体验中心将建设落成。

与此同时,浪潮与阿里、浪潮与方物软件、东华软件与阿里等企业也在强强联手布局云计算。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阿里。据公开信息显示,阿里曾与Oracle公司谈数据购买事宜,但Oracle开价3年费用数亿元,迫使阿里着手开发自由解决方案。据悉,阿里云的云计算架构,不需要采用传统的IBM高端服务器,而是搭建在一个“飞天”云平台上,将一个个性能比较简单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变成超级计算机,进行分布式计算,运算能力也可以无限扩容。

去年6月上线的余额宝,由于用户数火爆增长,在建设周期、资金投入等综合评估之后,阿里方面最终决定将系统迁移至阿里金融云服务上,也由此,天弘基金成为国内第一个将核心系统放在 “云”上的基金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阿里云已计划向2000多家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提供服务。

据爱建证券介绍,在云计算中,软件主要分为底层软件和应用软件。在底层软件领域,华胜天成自有研发的IaaS管理平台已经成功推向市场。并且该公司与IBM在云计算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双方协同研发的IaaS整体解决方案“华胜天成蓝云平台”于2011年正式对外发布。

而在未来企业的应用软件领域,企业邮箱、在线杀毒、统一通信、在线ERP等应用都是企业重点部署对象。目前大部分应用软件开发公司都在往云应用的方向转型。天源迪科致力于开发行业专业软件,主要应用于公安行业,最终实现全国公安联网;超图软件主要着手于云地图软件的开发,未来在汽车导航、手机导航等领域都有较大的应用空间;久其软件和用友软件则主要开发企业专用管理软件如ERP和OA等。

软件是提供云计算服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并不局限于顶层面向客户应用,还涉及使硬件设备发挥协同作用,涉及面广,渗透于云计算的每一个环节。因此,爱建证券认为,软件的多元化将为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

六成企业认可云计算服务

据爱建证券的研究,国内企业对云计算的认可度已经逐步提升,超过六成的企业都认可云计算模式的IT服务系统,主要原因在于,云计算能有效降低企业的IT运营成本和运行效率。但也有对云计算存在异议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对数据安全的顾虑上。

这些企业的顾虑不无道理。2008年,亚马逊在加州北部的云计算中心发生约30分钟的宕机,导致多家企业和网站无法正常运行,由此引发了业界对公有云安全的思考。据公开信息显示,此次宕机让亚马逊每分钟损失近6.7万美元。

实际上,要让云计算在企业中普及开来,让企业对公有云有所依赖,仅仅依靠邮箱、在线文档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涉及到企业关键应用的核心,以及提供针对不同企业的特色应用。所以,通过企业已建立的基本完整的IT应用系统,将云计算的特点逐步渗透其中,体现和发挥云计算的优势,这时私有云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公有云和私有云各有千秋,预计随着公有云的不断发展成熟,更多的企业会选择混合云的形式,充分利用公有云上的丰富资源,同时利用私有云保证公司核心资源的安全性。

事实上,现有的公有云和私有云的界限已逐渐模糊,提供公有云服务的厂商主要向虚拟私有云发展,也就是使用和公有云相同的硬件设备搭建私有云,同时使用专用通道和隔离墙将私有云中的信息数据与公有云隔离开来,并提供更优的安全加密服务。

上海某行业分析师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因为私有云也需要自己买设备,需要搭建机房,只有政府等涉及较多保密信息的单位,才会选择私有云的模式。而公有云则令中小微受益,能省掉很多成本。目前来看,阿里云应该算是国内公有云服务做得最好的。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