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机器换人实现制造蜕变

http://www.gkong.com 2015-10-13 17:47 来源:大公网

图:在自动化车间里,工人的踪影显得稀疏

在机器“排排坐”的空调车间内,没了传统生产线上那样攒动的忙碌者。每名蓝制服女工可以操作两座“大块头”自动转盘机,将游戏机芯片格式化;而此前,这一流程需要9人逐件手动操作完成。这是记者在东莞港企龙昌数码科技公司看到的“智能车间”,类似景象近年在珠三角代工厂中亦愈加常见。

2015年,被视为人口红利消失后的中国机器人工业元年。在“世界工厂”珠三角,一台台机器人轮番上岗,一群群车间工人渐退二线,“机器换人”的“新常态”扑面而来。不过,相比内地许多大企业的“大手笔”,以中小型代工厂为主打的珠三角港企仍属“小动作”。从“机器换人”到“智能工厂”乃至“无人工厂”,港企要走的路还很长。

改变劳动密集模式

“一台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往往是工人的数倍。”港企鹏驰五金製品公司董事长助理裴玉华透露,公司去年起投入20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用于生产线和仓储的自动化改造。仅产品“进包─打包”环节,便由40多人减至8人,一年的人工开支节省数百万元。

给惠普、佳能等做代工的港企嘉辉五金塑胶公司,繁重且重复的工序亦被231台六轴机器人手臂取代,用工仅需180人,锐减近70%。公司负责人赵凯称,现在单个作业班组的产量激增逾四倍。

“‘机器换人’不单改变劳动密集模式,还提升产品含金量。如玩具採用‘切水口模’后用工由5人减到1人,良品率则由91%升至98%。”龙昌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陈育川说,龙昌高峰期员工有8000人,现在仅3000多人。

随?“机器换人”浪潮来袭,资本狂欢亦不断。据广东省经信委统计,今年上半年工业技改共投入逾1220亿元,同比增80%,刷新广东20年来的纪录。而其背后潜藏的,则是用工成本和城市人口结构的大变样。

“如今珠三角的劳动力、土地等承载已摸到天花板。”香港工业总会有关负责人直言,招工难几乎成了所有企业的困扰,而今年用工成本又增长20%左右。除非企业外迁,否则“机器换人”已是刻不容缓。

钱紧技穷成约束

不过,相比内地许多大企业先行一步,像美的、格兰仕等动辄数亿打造“智能工厂”乃至“无人工厂”,珠三角较多中小港企显得“蜻蜓点水”。

现时1名工人每年成本约6万元,而一台机器可能一次性投入20万元左右。“这么贵?”不少利润已很微薄的中小企带?疑问,在“机器换人”的纾困药方前踌躇不前乃至打退堂鼓。

除了“钱紧”外,不少中小企还遭遇“技穷”。广东省经信委总经济师王月琴指出,“机器换人”非简单地买回几台机器便实现,还要企业自身有应用研发的人才和能力。

对此,赵凯深有感触,嘉辉公司引入机器人的直接投资、二次开发和维护已耗资5000万元。“机器人要真正高效率地应用在工厂生产线上,还需长时间的磨合,包括角度、速度、运行轨迹的数据设计与联调联试。”

“机器换人后,从技工培训、物料供给、生产方式等,企业也都要一再调整才能适应。”香港富井机器人老闆梁想超坦言,大部分的机器现在还很“笨”,还不能灵活适应生产的变动。

“确实,目前机器人往往只适应某类大订单的固定规格产品。而小企业订单数目难达一定量,加上市场变数大,流行款式随时换季,容易造成机器闲置。”东莞市外商协会常务副会长黄日荣说。

管理思维逐渐上路

更让企业头疼的是,机器人来了,产能扩大了,但订单“缺货”了。港企甜甜百利佳贸易公司董事局助理林浩全嘆道:“订单‘蛋糕’就这么大,但随?越南、孟加拉等东南亚的人工成本仅是东莞的五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很多订单已被分流了,珠三角不少工厂都吃不饱。”

“‘机器换人’过程繁复,且充满挑战。”不过,香港工业总会有关负责人却看好前景,“机器换人”高效且坏件率低,直接带来产品成本下降,在市场竞争中以优质低价形成强大的话语权。“而‘智能工厂’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小企宜从生产线的不同工序试行。”

陈育川认同此做法,他认为:“转型升级需要时间沉淀和积累。如针对特定生产量较多的产品,龙昌才会进行生产线改造;至于款式更新快的产品,则有所保留。而且,较多机器人亦由我们自主研发,可应变的空间更大。”

正如龙昌公司歷经“单一动作─多工位─整线─全厂”自动化的多维变化,“机器换人”亦开始改变?“世界工厂”。在吹响智能化时代的号角下,珠三角“厂佬”们的整个管理思维的调整,也在逐步上路。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