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拥抱制造业变革良机 东莞机器人异军突起

http://www.gkong.com 2015-10-19 16:52 来源:东方日报

10月18日,央视著名财经类节目《对话》播出《“机器换人”的东莞样本》,就“机器换人”议题,与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以及当地企业界、科学界、员工代表展开对话,真实、鲜活、系统地讲述了东莞力推“机器换人”的成效与启示。虽然此前央视《对话》栏目也曾聚焦东莞迎战金融危机、中国制造等话题,但直接将录制现场搬到东莞工厂车间还是首次。

作为在全省率先启动“机器换人”并出台相应扶持政策的城市,过去一年,东莞的企业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市“机器换人”申报项目达622个,远超过去10年技改资助项目的数量总和。

袁宝成表示,东莞机器换人并不是头脑发热,而是大势所趋,随着中国制造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制造业的拐点即将到来,面对劳动力短缺、技术升级等实际情况,东莞政府顺势而为鼓励企业进行机器换人,在为“东莞制造”培育智能制造新动力(310328,基金吧)的同时,也已经在有意识地培育壮大当地机器人产业,加快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转型升级。

“机器换人”成效显著

前不久,总部位于东莞长安镇的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劲胜精密”),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国家移动终端配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这家以手机精密组件为核心业务的大型制造企业,在过去一年启动了规模浩大的“机器换人”工程。未来数年,劲胜精密将投入超过5亿元进行智能工厂打造,企业也将因此获得来自国家以及省市各级政府鼓励“机器换人”的相关奖励。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加速消失,以东莞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产业工人的紧缺和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加速蚕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机器换人”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已是箭在弦上。

为鼓励企业加快“机器换人”,从2014年开始,东莞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出台包括《东莞市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计划(2014—2016年)》在内的一系列创新性扶持举措,鼓励企业大范围进行“机器换人”。

这一系列政策扶持与鼓励,让曾经犹豫不决的众多企业激发了空前高涨的参与热情。

据统计,自2014年9月至今年9月底,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的622个有效项目,总投资达53.2亿元,申报项目数量远超过去10年技改资助项目的数量总和。“机器换人”的成效可谓立竿见影。今年1-8月,东莞全市工业技改完成投资额134.98亿元,同比增长217.1%,“机器换人”拉动了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快速增长。

据估算,上述所有“机器换人”项目完成后,相关企业劳动生产率将平均提高65%;产品平均合格率将从88.2%提高至94.6%,减少用工37726人,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0.87%。

“人机共舞”拥抱制造业变革良机

面对这一趋势,从2014年开始,东莞在全省范围内率先举起“机器换人”大旗,创新性地出台一系列扶持举措鼓励企业大范围进行“机器换人”。

2014年伊始,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关于进一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推广机器人应用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工作之一。

2014年6月25日,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东莞市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东莞提出,要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和智能制造示范城市。

2014年8月14日,东莞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东莞市“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2014—2016年,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预算2亿元资助企业利用先进自动化设备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在东莞市电子、机械、食品、纺织、服装、家具、鞋业、化工、物流等重复劳动特征明显、劳动强度大、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领域企业中,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全面推动实施“机器换人”。

这一系列政策红包很快在东莞制造业技能改造中激起一波碧水,让企业参与技改的热情空前高涨。

据统计,自2014年9月至今年9月底,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的622个有效项目(其中2014年438个),总投资达53.2亿元,申报项目数量远超过去10年技改资助项目的数量总和。涉及东莞市五大支柱产业及4个特色产业,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两个支柱产业项目最多,约占总数33%、37%;特色产业中以包装印刷业项目最多,约占6%。

“机器换人”的成效可谓立竿见影。东莞经信局局长叶葆华透露,今年1—8月,东莞全市工业技改完成投资额134.98亿元,同比增长217.1%,“机器换人”拉动了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的快速增长。

对于企业而言,“机器换人”意味着企业用人成本的降低,但更为关键的是对企业生产工艺的提升和人才结构的提升。

据估算,上述所有“机器换人”项目完成后,相关企业劳动生产率将平均提高65%;产品平均合格率将从88.2%提高至94.6%,减少用工37726人,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0.87%。

与此同时,包括长盈精密和劲胜精密在内的众多参与“机器换人”企业,在加大力度招聘机器人系统软件架构师、工程师、实施师等智能制造高端人才的同时,已经与东莞理工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展开合作,正在加快对传统制造岗位工人进行适应智能工厂生产需求的技能培训,帮助更多产业工人顺利转岗,让“人机共舞”,拥抱制造业变革良机。

机器人产业异军突起为转型领航

“现在机器人太火了,只要是稍微跟机器人沾边的股票,稍微有点好消息就分分钟涨停。”前不久,一场机器人专题高峰论坛在松山湖举办,作为演讲嘉宾,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会长蒋仕龙的开场颇为接地气,引起数百名到场者的关注。

最近两年,随着“机器换人”专项资金扶持等政策的出台,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机器人产业在东莞异军突起,目前,东莞已经聚集了不少于270家与机器人相关的企业,这一数据较两年前已呈现翻倍式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提出建设或者正在建设的机器人产业园区、基地的城市及地区超过30个。面对国内外强手如林的竞争者,东莞在发展机器人产业上充分结合自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际,坚持围绕自主创新能力及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紧密结合主要支柱产业的技能改造升级需求,从产业链上下游布局,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机器人产业版图。

截至目前,东莞已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搭建起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并成功引进以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为代表的“运动控制与先进装备技术创新团队”、中组部“千人学者”、乔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教授李国民为学术带头人的“智能感知创新团队”等两支广东省国际创新团队;引进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系统控制技术主题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迪,中央“千人计划”专家、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博士庄德津,电子科技大学“精密机电测试与控制”学术团队责任教授李迅波及其团队。

这些平台的搭建和业界领袖的加入,在带动了一大批极具潜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和企业先后进驻东莞的同时,也鼓励着更多新型研发机构及企业牵手合作,不断投身到区域机器人产业的蓝海当中。

更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包括长盈精密和劲胜精密在内的传统制造企业,如今也已经在智能制造领域有所布局,以自身工厂智能改造为契机,通过产学研合作和自主团队介入机器人研发制造领域,并提出未来将从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服务商逐步转变。

又值丹桂飘香季,正是扬帆起航时。东莞的机器人产业,正迎着以“机器换人”为代表的制造业发展潮流,向智能制造的金字塔顶端阔步向前。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