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机器人标准缺失遭遇产业瓶颈 深成立联盟攻坚

http://www.gkong.com 2015-12-24 16:06 来源:深圳特区报

随着相关产业链的日渐完善以及智能制造市场的迅速扩容,深圳在机器人领域积累起了雄厚的产业实力,机器人和自动化产业的产值超过200亿元。然而,由于标准缺失,目前产业重复建设、制造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较突出。有鉴于此,深圳21家机器人龙头企业及机构发起成立工业机器人标准联盟,以求在标准研制、技术支持、服务保障等方面发挥整体优势,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与升级,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深圳构建机器人产业链

会弧焊、搬运的“大黄蜂”,是来自配天集团的AIR16ARC。它是一款多功能六轴工业机器人,采用中空臂设计,适用于弧焊、搬运、码垛等多种场合。

大吞吐量的“变速箱”,则是来自深圳市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SD700六自由度机器人,它在搬运过程中具有高速性能的最大化吞吐量。

而定位精确的焊接手“救护车”,是来自深圳市恒科通机器人有限公司的SS-A40L40C四轴SCARA工业机器人,可轻松实现搬运、包装、锡焊、点胶等工序。

此外,能喷涂的“擎天柱”,是深圳市远荣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IRB5400喷涂机器人家族,拥有喷涂精确、正常运行时间长等优势……

目前,一大批工业机器人正在进入深圳人的工作和生活。作为创客天堂,深圳完整的产业链吸引着全球创客。依托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先进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基础支撑,深圳在机器人产业上取得了长足进展,整个行业由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与智能家电、特种机器人、教育机器人企业以及科研单位组成。其中,工业机器人企业就占42%,机器人和数控装备企业近千家,已形成科研单位、企业及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体系,知名企业包括众为兴、固高、富士康、福士、银星等,开展包括系统集成、多传感融合、信号处理、智能音视频监控、视觉、语音、人机交互、控制、认知、驱动、能量管理、虚拟现实等方面的基础和共性技术研发,取得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成果。

工业机器人企业聚集宝安

连日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宝安区作为深圳的经济大区、产业大区和重要制造基地,为加快培育发展机器人产业提供了优良的土壤。宝安区产业集中度高、产值占比大,集聚深圳2/3的工业机器人企业。

据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宝安局标准计量科统计,目前宝安区从事机器人、智能装备行业的企业数量较多,产品涵盖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臂、自动化生产设备等,年产值过亿的企业有中源科技、劲拓、创世纪等7家。

在技术创新方面,众多企业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代表性企业包括生产光学检测工业机器人的中源科技、生产线路板生产自动化设备的劲拓公司等。另外宝安企业已自主研发出工业机器人、国内领先的机械手系统、全球首台油电混合无人机等,全方位展现出宝安在智能装备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成立联盟推动标准化战略

据IFR统计,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3.66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高达5.6万台,同比猛增54%,大幅超出市场预期;预计2020年前,行业需求、景气度、催化剂将持续超预期。

尽管深圳工业机器人企业众多、规模较大,但由于缺乏标准,总体来说质量参差不齐。企业间缺乏沟通,各自进行技术难题和专项攻关,没有形成合力,也浪费了资源。从宝安区几家较大的工业机器人企业来看,各企业产品应用的领域不尽相同,企业的目标市场也存在差异,在不同程度上也抑制着宝安区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发展。面对国外巨头的打压,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有必要发展“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组建联盟互助共赢的方式,加强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创新,显著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可靠性。否则,下一步的发展会陷入瓶颈。

今年9月,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宝安局组织21家龙头企业成立了工业机器人标准联盟。据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宝安局标准计量科负责人介绍,成立工业机器人标准联盟,有利于整合区域内的研发资源;有利于推进产业标准化战略,杜绝无标生产;有利于推动技术标准与品牌的相互融合,引导相关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检测机构整合资源,推动技术标准与品牌的相互融合与成果转化;有利于促进企业间优势互补,鼓励系统集成商和机器人本体企业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助共赢。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圳市中科伺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鹏表示,工业机器人标准联盟期待更多企业加入,共同制定联盟标准,提升整体竞争力,把机器人产业做强做大。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