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王飞跃:新IT时代,机器仍代替不了人

http://www.gkong.com 2016-03-14 09:19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王飞跃

相当程度上,2014年可谓“机器人”的元年,而2015年可称“人工智能”的元年。一虚一实的智能热潮,加上时下风起云涌的智能无人车,2016年可算是“新IT”的元年。人类在经历了生机勃勃的“老IT”工业技术(Industrial Technology)和万物通连的“旧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之后,终于迎来了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IT”智能技术(Intelligent Technology)和智能产业的新时代。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新IT时代是历史的必然。按照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观点,世界由三部分组成: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人工世界。农业技术开发了物理世界的地面资源,使人类从追逐食物四处漂泊到安居乐业,确保了我们的生存与发展。科学的兴起,首先解放了我们的心理世界,工业技术随之涌现,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的体力和感知能力,使我们能够上天入地开发空间和矿藏资源,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今天,随着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人类面临着开发人工的“第三世界”之伟大任务,就是要解放智力,让数据资源、知识体系和社会智慧成为建设新IT时代的动力,进而把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智业”社会。

回顾人类发展历程,农业社会的历史使命,就是消灭人类之间由于社会关系而造成的不平等。而工业社会的使命,就是清除由于社会资本而产生的不平等。今天,这两项历史使命虽然仍未完成,但已经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动力,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水平不对称所形成的不平等。解决智力上的不对称以及相关社会经济等问题,就是智业社会的历史使命,也正是新IT时代的本质所在。

历史的使命太高、太大、太远,远不如“机器换人”、“超人工智能”,甚至“机器人奴役人类”、“人工智能统治世界”等“奇点理论”更吸引眼球。事实上,无论是从技术的水平现状,还是从科学的逻辑推断,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机器都无法全面取代人类,人工智能更不可能全面胜过人类智能。值得注意的是,鼓吹智能技术引发“大规模失业”和“危害人类”的人士,皆非真正从事并了解此行业技术本质的专业人士,所依据的全是语言上的文字创新和似是而非神话般的文学分析。况且,除了等待之外,根本就没有验证这些预言的手段和可能性。例如,预言“2029年人工智能超过人类智能,2045年达到奇点”,其实并不比“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雅玛神话更高明。或许,在智能技术发展的初期,这种言论有助于唤起大众对新IT的注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长久下去,将十分不利于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毫无疑问,新IT时代将产生更多更好的新职业,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参与,而不是使更多的人失业。从农业社会转型到工业社会之初,农民也曾有过类似的担心。信息时代之始,计算机被称为“电脑”,确实也“消灭”了打字员、排字工等工种,但也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新职业,从“码农”般的程序员到软件架构师、网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直到电子商务政务整个行业,成就了中国“BAT”和美国的“FLAG”等新兴企业。机器人暂时可能减少一些高劳动强度的工种,人工智能也一定会取消一些费心劳神的工作,但在人类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新IT技术开发人工世界的过程中,也一定会像使用计算机一样,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合人性的新工作岗位。否则,人类将抛弃智能技术,因为人类必须保证其自身的持续发展。

当然,理论上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奇点理论”:新IT超过人类,甚至奴役世界。在我们以技术反驳这种观点之前,不妨先“穿越”一下,设想2000年前的古人回到今天,会做何感想?对于他们,今天一个普通的人都具有“千里眼(电视)”、“顺风耳(手机)”、“日行万里(飞机)”等标准“鬼神”才具有的能力,至于更可怕的原子弹和洲际导弹,连梦里都没有想过。在他们眼里,我们甚于鬼神,难道今天就真是一个“鬼神”统治人类的社会吗?我们有今日的社会,正是工业机器的功劳,这是人类产生的机器,可人类是机器的主人。未来的智业社会,会是智能机器的天下,但人类还是主人。当今天的我们“穿越”到二千或二百年后的明天,我们可能会像二千年的古人一样惊奇社会的变化,也会认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统治了人类,但对不起,我们已经Out了,不该评述了。

“奇点理论”之类假想不可能出现的最大原因,正是智能技术从开始到今天所一直面临却无法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常识的表示,推理及应用。常识对人类再普通不过,根本不值得提及,但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却是一道凭自身能力无法逾越的巨大鸿沟。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规则明确的特定问题,利用计算机的智能技术迟早要超越人的能力,就像利用深度学习和人类知识自动化的人工智能围棋算法即将战胜人类棋手一样。然而,对于规则不明确(Uncertainty)、任务多样化(Diversity)、情况复杂(Complexity)的“UDC”问题,我们仍然无法开发出具有人类那种反应灵捷(Agile)、分析聚焦(Focus)、目标收敛(Convergence),即所谓“AFC”能力的智能技术。简言之,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目前主要集中在利用已知技术解决已知问题上,虽然已经开始了从已知手段到解决未知问题的探索过程,但十分初步,远不具有人类解决UDC问题时的AFC能力,即利用自己未知的手段,解决自己未知的问题。这正是机器智能无法超越人类智能的本质,而且,这一本质,可能并不是技术性的问题。

利用已知的知识,产生新的未知知识,解决未知的问题,将是新IT时代开发人工世界的核心科技问题,离开人无法解决。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具有“定义权”,智能技术的任务就是使定义的问题与内容更加完善,因此根本不存在什么“奇点”问题。而且,人类掌握“定义权”的唯一方式就是使物理、心理、人工三个世界平行共存,和谐发展,技术上就是老IT、旧IT、新IT并举共行,发展虚实互动的平行智能技术,并从目前的 CPS(信息物理系统,二个世界) 思维,迅速升华到CPSS(社会物理信息系统,三个世界)思维。在技术上,就是尽快建设各种赋能型的社会化智能平台,使其与自由的个人兴趣与能力紧密结合,充分解放并发挥整个社会和个人的智力。这样,就能从传统的“企业+职工”分工下的协作,迈向“平台+个人”合作下的分工,形成众包,社会协同,产销合一。当下年轻人中正在兴起的“多重职业”、“斜扛青年”趋势,正是沿着这一路线的进步。可令国人高兴的是,“多重职业”是中国人原创的“人肉搜索”之自然演化形式,这是我们目前唯一真正的网络技术创新。互联网+,全国上下的创新、创业、创客风尚,将加速这一趋势的发展。

农业技术将人类从四处漂荡的生活方式解脱出来,使我们安居在自己的土地之上;工业技术扩展了人类体力,又将我们从田野搬进工厂,形成今天的企业形态。智能技术将进一步解放人类的智力,让我们走出单一的企业,进入多姿多彩的社会平台,使我们有更多的自由和自然的个人时间,享受学习、工作、生活。这是社会的进步,是螺旋式上升式的发展,不是走向“奇点”,更不是机器主宰世界,而是走向人类主导但更加美好的世界。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