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isee-

任红军“传感”第四度空间

http://www.gkong.com 2016-09-12 16:03 来源:企业观察家

从单一传感器到多门类传感器,从仪器仪表再到物联网行业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任红军与他的汉威电子在传感世界的三维空间中渐行渐远,直指未来……

海是平的,无边无际。BAT的大佬们湿过身后,已经上岸。一头潜行的蓝鲸,闯进物联网的世界里,隐隐翻卷着巨浪。

大幕徐徐拉开,任红军已然挺立潮头。

与马云的阿里巴巴一样,任红军的汉威也是从新经济而来,却脱胎于一个旧的世界。传感器,这个面相已略显苍老的玩意儿,很少有人会料到,竟然直指未来,成为打开智能时代的密匙。从单一传感器到多门类传感器,从仪器仪表再到物联网行业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任红军和他的汉威在传感世界的三维空间中渐行渐远。

在现实的尽头,任红军的一只脚已经迈了出去。

专注一点

一开始,生活并没有给任红军一个最好的位置。

大学毕业后,任红军进入郑州一家国有企业——郑州晶体管厂工作,工资不高,要干的活却不少。任红军人老实,又极好面子,加班加点地干,不懂就问,不会就扒拉资料,业余时间更是玩命读书。这么拼到第七年,任红军也才是个小组长,不过,数年后工厂倒闭时,任红军已经站到副厂长的位置上了。

十年一剑。从研发到工艺,从生产到管理,从销售到采购,任红军兢兢业业地画了一个圆,工厂倒了,任红军却站了起来。

1998年,任红军白手起家,创办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那是个家电、MP3、MP4等电子产品跑马圈地的时代,空气中处处弥漫着烧钱的味道。任红军没有赶那个潮,从背阴处把传感器拉了出去。

这个选择很要命。其时,家电类电子产品国内外发展基本同步,国内企业参与竞争至少占有本土优势,而传感器技术却内外有别,相去甚远,核心技术与主流产品都来自于英、美、日、德,大型企业自不必说,即使块头稍大一些的国内用户对国货基本也都是不闻不问。

在这样的格局中抢饭吃,并不容易。但任红军看中的恰恰就是这个——差距大,企业未来提升的空间就大,辗转腾挪就不会太困难。

如果不是源于心底的骄傲,任红军或许并没有想到优先把气体传感器做到极致。

在一次产品展会上,一家国外公司的巨幅图片广告让任红军深受刺激:美国航天飞机上使用该公司的气体检测仪表来确保宇航员安全健康,那中国的航天飞机、飞船难道也要借助别人来保障自身安全?

这怎么说也是国内从业者的耻辱。

任红军不接受耻辱,汉威从此转向,聚焦气体传感器。

任红军不是那个一锄头下去就见到水的掘井人。但他和他的锄头都很倔强,倔强到认定一个方向就不停地锄下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从单个产品到气体、压力、流量、湿度、热释电等多门类传感器的散点开花,汉威的研发从来就没有停过,传感器的产品、型号越来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到2003年,创业仅5年,任红军就一举揽下国内传感器王者的桂冠。

五年生聚,五年教训,传感之王国内已无人能及,顺产业链而下,延及仪器仪表,汉威遂得成就一个完整的系列。至此,汉威建立了完善的气体探测技术、产品体系,覆盖了主流技术品种,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行业。

这样的汉威与国内同行一起,让国外厂家在中国的暴利时代成为历史。

2008年,世界五百强巨头霍尼韦尔向汉威伸出橄榄枝,表达了收购意愿,任红军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彼时,任红军已握有两大利器——传感器全国第一,全球亦名列前茅;仪表仪器生产国内首屈一指。

所有的国际同行都知道,汉威很厉害,不容轻视。

2009年,汉威成为创业板第一批上市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就此步入产业和资本双轮驱动时代。

专业,专注,专心让任红军为汉威找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聚焦传感,连点成线,在不断巩固上游优势的同时,一直往下走,有选择地深入下游产业内部并进行智能化改造,在促成产业升级的同时获取大量的数据,使“汉威云”的“云”应用与“云”服务成为可能,最终完成其产业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转换。

顺着这条线,任红军清晰地看到了传感器背后无限的伸展性。

多跑道起飞

像阿甘一样,任红军一直在奔跑。

智慧城市、智慧环保、智慧安全、智慧消防、智慧公用、智能家居,任红军的身影同时出现在六条跑道上。

以传感器为核心,选定六大专业领域实现重度垂直,任红军倾力打造的是六大产业应用的物联网产业生态圈。

这一次,任红军正跑在风口上。

在互联网悄然从消费端向产业端转移之前,任红军已经在自己的专业垂直领域实现了重度互联网化,先人一步完成了物联网的拼图布局,在国内公用事业领域、安全生产信息化领域、环保信息化领域已经无人能与之比肩。

当智慧与产业融合,任红军在行业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完整成熟的“智慧水务管控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让汉威主导的郑州高新供水成为行业内第一个真正智慧的水务。GIS平台,数据采集终端、远传水表、水质水压表、水厂调度……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整个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行状态都处于实时监测之下。

水源地打通了,水厂打通了,城市供水管网、水司、客户,所有的环节都打通了,每一环节之间都无缝相连,闭环中的所有问题都一目了然。

安全、节能、智慧,任红军给自己的每一个智慧公用项目都贴上这样的标签。

出于对城市生存环境的担忧,也为了找到一个系统解决城市环境污染的方案,任红军在郑州市区布置了数百个气体传感器,以实时监测市域内每一区域的大气污染情况。

汉威电子总部的大气监测屏上,郑州市域每一监测点上空的空气质量都一目了然。甚至一家饭馆、一间干洗店对于空气质量的“贡献率”也“历历在目”。

在任红军的气体传感器下,每一个大气污染的责任主体都无处遁形。通过大数据分析,城市空气环境污染的整体治理方案也随之而出……

在城市一些公共领域尽一份力,任红军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份意愿。

智能燃气、智能热力、智能安全……

深入这些专业垂直领域,寻找痛点,集中精力打攻坚战,进行智能化改造。任红军相信,只有按照这一路径走下去,汉威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布局才能真正得以展开,而汉威在这一领域的布局一旦全面铺开,汉威很多用户的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像今天的BAT一样,一旦有了腾讯,就没有人用别的即时软件,一旦有了阿里巴巴,就没有使用其他电商的意愿了,一旦有了百度,其他的搜索引擎就很难形成使用习惯。

真正的智能化改造必须精益求精,务求极致,只有这样,汉威的产业物联网才能成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智能网络,汉威也才能在未来成为物联网行业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的最佳提供者,在智慧经济时代一骑绝尘。

在每一个智能化的跑道上,任红军都这样鼓励自己。

收购、收购、收购,在每一个跑道上,任红军也都在不断地完善自己。

2014年以后,任红军开启收购、投资模式,鞍山易兴、郑州高新供水、嘉园环保、沈阳金建、广东龙泉、雪城软件、开云健康、风向标科技等纷纷加入战队……

为了让集团每一个产业板块都能全速奔跑,任红军在集团内部实行事业部群制,在集团的统一管理下,对每一个部群充分授权,去除不必要的牵制与束缚,让它们轻装上阵。

“跑吧,像冠军一样。”任红军对无数个自己说。

创新的底座

没有谁比任红军对创新的渴求更强烈。

创业之初,任红军只有一个单品传感器,风来也死,雨来也死,根本不具备抗风险能力。任红军跟研发工程师们一心,为了生存,都憋着一股劲拼命往前冲。一个产品不行就两个,两个产品不行就三个,一口气搞了几十个产品,搞到后来,2003年,把汉威推到了国内传感器的王者之位。

从传感器到仪器仪表,从专业垂直领域的互联网化到汉威云、物联网行业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任红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汉威电子整个基业的原动力。

“尽责、创新、快乐”,任红军一直抱着开放的心态,激励技术人员创新,在创新中得到快乐,实现自我价值。

创客、极致,任红军一直为激发汉威人的创新热情加着底火。

作为一个“技术流”企业,汉威电子的创新创业氛围一直都很浓郁。曾经,一些研发工程师有了新的点子和想法,在上班时间不敢公开研究,就在晚上下班后自己搞开发。与公司管理层忧心忡忡,食不甘味不同,任红军听说后很兴奋:工程师热衷搞创新那是好事,不能光让他们在地下搞,光线不好,把他们拉到地上来,给他们足够的创新空间,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旦他们搞成功了,也能够纳入汉威体系内,给公司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公司更快更好发展。

“创新在公司之外。”深悟此理的任红军在汉威创新团队推行创新机制,在内部挖掘好的苗子培育创新创业团队,独立于汉威电子体制之外。汉威电子只是以技术参股的股东,大部分资金优先在汉威电子创新团队内部众筹完成。在经营决策上汉威电子不进行干涉,只充当保姆的角色。

2013年,任红军正式启动淘青春梦之队的创业计划,鼓励技术人员创业实现自己的青春梦。

任红军对“追梦人”鼎力支持。作为国内主业从事传感器生产、研发的唯一上市公司,可以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公司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备较完善的研发软硬件平台,支撑科研开发没问题;创业者需要管理、经营等方面培训服务和科学指导也没问题,和君商学院河南教学基地就在园内;作为全国传感器和物联网行业龙头企业,汉威能为创业团队能够提供丰富的技术、市场、政策、行业发展方向、前沿动态等资讯,为其走向更大的市场提供便利条件……

计划推出之后,大量基层人员选择自主创业,郑州易度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及北京威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脱颖而出。

为更有效地支持创新创业,任红军特意成立了一个以汉威电子母体企业为依托,以“传感器+”为行业导向的专业孵化器公司——河南漫威众创空间。

河南漫威众创空间的第一使命就是实现精准孵化,选择能够补全汉威产业生态圈的项目进行孵化,拓展产业多样性,创建产业生态体系。对内,激励技术创新员工自主众筹创业;对外,积极寻找和吸纳与汉威产业相关、能够形成产业互补和引领未来传感器及物联网领域尖端技术的创新型公司。

立足汉威,任红军要构建的是一个专业研发资源共享平台——集入孵企业办公、孵化器管理、产业沙龙、商务洽谈、电子商务、金融、法律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孵化体。一站式、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对入孵企业迅速进入状态,顺势而起极为有利。

构建这一平台,任红军还有一个目的——针对内部创业,建立容错试错机制。简单地说,就是解决创新创业员工的后顾之忧。作为上市公司,汉威需确保新立项的研发项目尽快产生收益,内部工程师的创新项目不可能全部在董事会上立项。任红军就鼓励工程师独立于汉威体系外对这些项目进行创业,并以个人身份对项目进行投资,在办公场地及研发条件等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持。创业成功,汉威能够以股权等方式,对创业团队进行投资,一旦失败,工程师仍能够回到原工作岗位继续工作。

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汉威智慧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威宇讯科技有限公司、英森电气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截至2016年,汉威成功孵化的企业已经累计达到37家。

这个名单,任红军相信,只是一篇大文章的起笔部分。

远方的心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任红军喜欢这句诗,喜欢它的质朴与单纯,也喜欢它的清澈与明朗,但他更喜欢的,是把诗句中的“大海”替换成“未来”,对,汉威的未来。

未来,在远方。任红军一直有一颗远方的心。

刚参加工作时,任红军干得多得的少却毫无怨言,沉得住气,也耐得住寂寞,一个岗位一个岗位的磨练,一个职位一个职位的打拼。

“今天的你,是你五年前,甚至十年前奠定的!”任红军喜欢对员工们这样说,“往后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当下,明天的硕果就是今天种的因。”

创业之初,汉威走得并不好,常常颠沛流离,经常搬家。厂房条件简陋不算,员工工作、生活更是十分不便。2005年,任红军想建自己的园区,于是就找人设计。规划图出来后,任红军拿着图问员工,将来要给大家建厂房、职工宿舍、餐厅,大家说好不好,大家都说好,问大家信不信,大家都说信。

信,也不信。员工们没有明说,任红军心知肚明。当年,任红军拿了一块地,360万,加上税收,基本上把公司账上的400万抹平了,钱一交上去,生产、经营都没招,更别说盖房了。

但任红军真想建园区,就跟员工商量,加把劲儿,咱盖楼的钱就有了。那一年,汉威销售收入做了3000多万,利润1000万。只用了6个月,任红军的园区从挖土方开始基建到门窗装修,再到生产线安装全部完成。

从传感器到仪表仪器,再到物联网行业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任红军展示的不仅是先见能力,更有对未来的构思能力。

任红军花大力气把郑州高新供水打造成智慧水务的样板工程,其示范效应将开启一个上千亿的潜在市场。而目前来说,国内具备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上市公司仅汉威电子与其合作伙伴青岛积成电子(002339,股吧)两家。

智慧燃气领域的标杆效应为汉威带来的发展空间丝毫不亚于智慧水务。

智慧市政、智慧环保、智慧安全、智慧家居……因为全身心投入,也因为拥有核心竞争力,每一个产业板块的前景都值得期待。

任红军已经看到汉威背后的无限可能。

一个郑州高新供水智能水务移动客户端就有6万多个绝对客户,整个郑州市是什么概念?智慧市政、智慧环保、智慧安全、智慧家居、智慧燃气,每一个产业板块物联网背后有多少这样有粘度的客户?

大数据分析与汉威云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能不能把汉威相关的一些业务打通?譬如,智能水务的客户端上,除提供水务之外,可不可以把汉威监测的天气污染指数发上去,能不能再把智能交通监测的数据——每条街道的拥堵情况公布上去,不同社区的一些公益活动能否分别推送……

任红军同时把自己的触角伸向了海外……

精准、全面、智能……任红军遥见的是一个帝国,属于未来的帝国。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